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69篇
  免费   2213篇
  国内免费   1427篇
电工技术   1830篇
综合类   1922篇
化学工业   2319篇
金属工艺   973篇
机械仪表   1214篇
建筑科学   1252篇
矿业工程   472篇
能源动力   388篇
轻工业   1843篇
水利工程   822篇
石油天然气   585篇
武器工业   247篇
无线电   207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25篇
冶金工业   762篇
原子能技术   241篇
自动化技术   2644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333篇
  2022年   721篇
  2021年   941篇
  2020年   608篇
  2019年   334篇
  2018年   390篇
  2017年   477篇
  2016年   431篇
  2015年   760篇
  2014年   912篇
  2013年   1185篇
  2012年   1433篇
  2011年   1542篇
  2010年   1466篇
  2009年   1384篇
  2008年   1414篇
  2007年   1392篇
  2006年   1314篇
  2005年   1011篇
  2004年   780篇
  2003年   519篇
  2002年   486篇
  2001年   460篇
  2000年   357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70年   1篇
  195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河流生态学领域,迄今仍缺乏能较好地描述河流生态系统涨落的概念模型。河流近岸带具有不同于主流带的水动力、水环境及生物特征,其位置及尺度随水文条件的改变而变化的程度较为显著,近岸带变化能较好地反映水文过程的生态学效应及河流水域空间的涨落。本文对近岸带定义进行了拓展,提炼了一种对顺直/微弯、弯曲、分汊等河型均适用、描述河流近岸带尺度变化与水位涨落之间映射关系的概念模型(“水文-近岸带涨落关系”概念模型),该模型曲线上一般具有两个近岸带尺度峰值;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提出近岸带是河流水域中时空连续性最强的沿程条带状基质,而主流带可视为流量越过临界值后出现在近岸带这一基质内的“涌现”或“突变”。本文最后以长江上游南溪-江安段为例对概念模型进行了初步的量化研究,并讨论了近岸带的界定方法及该概念模型在生态水文组分划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查清四川某尾砂充填材料理化特性和重金属毒性,以尾矿和普通水泥为原料制备井下充填材料,采用全因子试验探究尾砂粒径及灰砂比对试样物理性能及重金属稳定性的影响,SPSS 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充填材料流动度和抗压强度,运用 XRD、FTIR 和 SEM 等分析方法,揭示充填材料水化反应过程及其重金属固化机理。 试验结果表明:尾砂粒度越粗,灰砂比越大,尾矿充填料的抗压强越大,易满足井下充填材料的强度要求,但尾砂粒度过大时,片状或棱型等不规则形状颗粒导致充填料流动性能降低;粗粒级尾砂充填料水化反应充分,水化产物与重金属离子相互作用,通过沉淀、静电吸附、离子置换作用等,将重金属滞固在充填材料中,重金属浸出毒性至少满足地下水Ⅲ 类水质要求。 因此采用水泥为胶凝材料,制备尾砂井下充填材料的理化特性和重金属稳定性均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3.
页岩油压裂水平井投产前普遍先闷井,为快速评价体积压裂效果,提出基于页岩油藏闷井压力数据的压后评估方法。通过闷井数值模拟,表征压裂水平井缝网改造区域的压力扩散与流体运移规律,并建立闭合后线性流计算模型和裂缝储集控制数学模型,形成反演裂缝参数与地层压力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压裂停泵后改造区域依次经历井筒末段裂缝控制、全井段裂缝控制以及储集层基质控制下的9个流动阶段,其压降导数在双对数坐标下为不同斜率的多个直线段;应用于吉木萨尔凹陷4口典型页岩油水平井,证明了闷井压力数据能用于裂缝参数和地层压力反演,也验证了提出方法的适用性,可供评价压裂作业效果和优化平台井距借鉴。  相似文献   
4.
杂醇油是白酒中芳香成分之一,对风味和口感的影响至关重要。为探索杂醇油生成规律,改善和调控生产工艺,固态发酵试验在2年时间内进行了30轮次,采用气相色谱对糟醅中生成的异戊醇、异丁醇、正丙醇和正丁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杂醇油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正丙醇>正丁醇>异戊醇>异丁醇。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正丙醇(P<0.001)、正丁醇(P<0.01)和异戊醇(P<0.05)在不同糟层中的分布具有显著差异,分布规律为下层>中层>上层;异丁醇(P>0.05)在不同糟层中的分布无显著差异。结合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发现,正丙醇和正丁醇的生成与酸度和入窖温度呈正相关,位于主成分1的负轴;异戊醇和异丁醇的生成与乙醇发酵呈正相关,位于主成分1的正轴。该研究表明,两组杂醇油的生成规律相反。  相似文献   
5.
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和较高的充放电比容量,是一类理想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本工作研究了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NaNi1/3Fe1/3Mn1/3O2表面修饰对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采用固相球磨法在正极材料表面包覆一层纳米ZrO2,采用形貌、结构、电化学方法等研究了包覆后性能改进机理。研究结果表明,ZrO2在NaNi1/3Fe1/3Mn1/3O2表面形成一层惰性保护层,有效隔开了电解液与正极材料的接触,缓解了电解液的分解速度,抑制了金属离子的溶出速度,从而显著改善了电池的循环性能以及高温性能。在ZrO2包覆修饰后,55℃下正极材料相比于未包覆的正极材料有明显提升,1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达到83.6%,高于未包覆的75.2%。此外,包覆后的NaNi1/3Fe1/3Mn1/3O2正极材料在空气环境存储后,稳定性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以Er2O3-Mg2Si-Yb2O3为三元复合烧结助剂,制备了力学性能优异的高导热氮化硅陶瓷,研究了Er2O3-Mg2Si-Yb2O3体系对氮化硅陶瓷致密化、微观结构、力学性能、热导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当添加5%(质量分数,下同)Er2O3+2%Mg2Si+4%Yb2O3烧结助剂时,烧结助剂对氮化硅陶瓷致密度与晶界相含量的平衡效果最佳,此时氮化硅陶瓷具有最佳性能:抗弯强度为765 MPa,断裂韧性为7.2 MPa·m1/2,热导率为67 W/(m·K)。在烧结过程中,只添加5%Er2O3+2%Mg2Si的烧结助剂产生的液相量少且黏度高,不能使氮化硅陶瓷完成致密化;此外,当添加的Yb2O3含量超过4%时,烧结助剂产生大量的晶界相,降低了氮化硅陶瓷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豆渣是大豆加工的副产品,具有产量大但应用不足的特点。为提高豆渣的利用率,开发新型豆渣产品。该实验对湖南邵阳霉豆渣进行微生物分离,旨在得到能利用豆渣营养物质的菌株。共分离33株菌,分别为乳酸菌13株,戊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pentosus)、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lolii)、短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融合魏斯氏(Weissella confusa);芽孢杆菌7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葡萄球菌9株,松鼠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ciuri)、克氏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kloosii)、鸡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gallinarum)、缓慢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lentus);2株酵母菌,库德毕赤酵母(Pichia kudriavzevii)、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2株霉菌,总状横梗霉(Lichtheimia ramosa)和伞房横梗霉(Lichtheimia corymbifera)。用白地霉、总状横梗霉和伞房横梗霉固态发酵豆渣,结果表明,发酵豆渣总酚和抗氧化活性明显高于未发酵的豆渣(p<0.05),发酵6 d,ABTS清除率和总酚含量达到最高,为92.67%和134.35 mg GAE/10 g,DPPH清除率为79.98%。证实发酵豆渣可提高豆渣营养价值,有助于豆渣在食品及其副产品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国家网络强国战略及区域发展大背景下,智慧水利建设越来越成为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近年来,依托重点工程松辽流域已初步建成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水利业务应用和水利信息化保障环境组成的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但仍存在监测感知能力不完善、基础环境支撑不足、资源整合共享困难、应用系统管理分散等诸多问题,信息化水平不高。因此,大力推进松辽流域智慧水利建设是一项必要且紧迫的工作。在总结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信息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松辽流域智慧水利建设总体思路、目标与重点任务进行阐述,并提出下一步工作思考,可为推进流域智慧水利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熊军  廖晔  胡宪法  黄平 《热能动力工程》2022,37(2):122-128+159
为充分挖掘吸收式热泵的动态运行特性,考虑各部件存量工质的储热特性建立考虑传质和分布参数的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动态仿真模型。在机组各设备存量工质质量不同的情况下,分析了热源工质进口温度的提升对冷却水和冷媒水出口温度的动态影响及系统的热惯性特征,同时在热源工质进口、冷却水进口和冷媒水进口温度变化的情况下,分析了系统的性能系数(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COP)变化特性及结晶风险变化特性。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准确地模拟吸收式热泵的稳态特性和动态特性;机组的热惯性主要与机组内各设备中的存量溶液质量有关;热源工质入口温度的上限受到系统COP及结晶风险的双重影响;冷却水入口温度的下降可增大系统COP,其下限受到结晶风险的限制;冷媒水入口温度的上限不受结晶特性限制;主要受用户侧的用能需求限制。  相似文献   
10.
廖毅弘  张桂明  许静 《中国机械工程》2022,33(12):1427-1434
基于流体润滑理论,应用有限元法计算了汽轮机调节阀压力分布及泄漏量,分析了织构化可控界面对调节阀泄漏影响的规律,明确了织构化调节阀的作用机理,实现了界面调控。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亲水、疏水织构满足预期的润湿性能;微凹坑流体动压润滑效果较差,动压平衡织构具备动压楔形效应,存在明显的涡流,有效改善了阀杆阀套间隙动压润滑效应,但动压平衡织构增大了上下壁面的联通面积,不利于密封。织构的减漏率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疏水织构、组合织构、亲水织构、动压平衡织构。当调节阀所受压力超过3.5 MPa时,减漏率变化变得平缓。动压效应、密封坝效应以及凹槽内涡流能量交换与能量耗散的协同,使得组合织构在提高阀杆稳定性及降低泄漏方面优于其他织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