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6篇
综合类   3篇
金属工艺   7篇
建筑科学   9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1篇
无线电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青岛某游艇产业园桩基工程为依托,进行桩基混凝土耐腐蚀性能试验研究。通过制备7种不同配合比的桩基混凝土试样,分析了不同龄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采用RCM法分析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并采用室内176 d模拟加速试验分析其抗硫酸盐腐蚀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桩基混凝土试样随着水灰比的减少、胶材用量的增加,混凝土耐久性得到提高,建议选用水灰比0. 34、胶凝材料用量480 kg/m3进行桩基混凝土的制备;粉煤灰掺入量为15%时可增强混凝土胶凝体系的抗硫酸侵蚀能力,混凝土掺入40%的矿粉后混凝土具有较强的抗氯离子侵蚀性能; 7种配比的混凝土试样28 d氯离子扩散系数均小于6×10~(-12)m~2/s,满足耐久性设计要求;掺高效型外加剂的混凝土试样抗硫酸盐腐蚀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2.
通过调节微合金元素的含量获得3种具有不同力学性能的银键合丝.利用拉伸试验、键合试验、焊线挑断力、焊球推力测试等手段,研究了银键合丝力学性能对键合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延伸率相同的条件下,随着微合金元素含量的降低,3种键合丝的断裂负荷降低,初始模量先减小后增大,键合后焊线挑断力和焊球推力均降低,电极金挤出率先减小后增大.银键合丝初始模量较低时在超声和压力的作用下易于变形,焊线内残余应力较低且第二焊点与引线框架结合较好,因此挑断测试时第二焊点与框架材料界面处不易发生脱离,有利于获得更高的键合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不同桩径静力压入单桩的贯入力学特性,设计了不同桩径的模型桩,基于光纤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简称FBG)传感技术,开展了黏性土中静压贯入两种不同直径单桩的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试桩的压桩力基本呈线性增加趋势,桩径越大,压桩力越大;桩径不同会影响单桩的荷载传递性能,由于桩径越大挤土效应越明显,沿深度方向的桩身轴力传递性能优于小桩径桩;桩身单位侧摩阻力随深度增大而增大,桩径越大,对土体的侧向挤压力越大,桩身单位侧摩阻力越大;同一深度,两种不同直径单桩桩身单位侧摩阻力都出现“侧阻退化”现象,“侧阻退化”现象随着贯入深度的增加越明显,且桩径越大,桩身单位侧摩阻力退化越显著;均质黏性土地层静压沉桩阻力主要为桩端阻力,沉桩结束时,试桩桩端阻力占沉桩阻力的比例分别为59.5%和66.2%,不同的桩身直径既影响桩端阻力,又影响桩侧阻力。确定静压贯入沉桩阻力时,考虑基于黏性土的侧阻退化后实际值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4.
静压管桩在实际工程中有着广泛应用,桩-土界面超孔隙水压力对静压桩的工作性能有着巨大影响。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桩周土中超孔隙水压力的分布,缺少对桩-土界面处应力的真实情况的研究。通过在桩身开孔、嵌入硅压阻式孔隙水压力传感器的方法,在黏性土体中开展了2组模型桩的室内静力压桩试验,对桩-土界面的孔隙水压力、超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利用硅压阻式传感器首次成功监测了沉桩过程中桩-土界面产生的孔隙水压力;2根试桩在沉桩过程中产生的桩-土界面孔隙水压力、超孔隙水压力均随着沉桩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同时2根试桩沉桩过程中产生的超孔隙水压力均较大,最大可达4.21 kPa,约为上覆有效土重的75%,在实际工程中需对沉桩过程中产生的较大超孔隙水压力加以重视;同一深度处的超孔隙水压力存在消散现象,随着深度的增加,消散程度逐渐减小;在实际工程中,需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超孔隙水压力过大。试验结果可为静压桩施工和桩-土界面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山楂原花青素(hawthorn proanthocyanidin,HPC)和VC联合通过Wnt/β-catenin通路减轻胰岛素抵抗大鼠氧化应激的机制。方法:80 只雄性Wistar大鼠通过高脂膳食法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10 只饲喂普通饲料作为对照组,检测大鼠造模前后体质量变化和造模后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浓度,比色法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力;随机选取50 只造模成功的胰岛素抵抗大鼠分为模型组、HPC组(56 μg/mL)、VC组(180 μg/mL)、HPC(56 μg/mL)+VC(180 μg/mL)组和二甲双胍(2 μg/mL)组,每组各10 只。连续给药12 周,测定各组大鼠血液中葡萄糖、胰岛素浓度以及肝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水平;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Wnt1、轴蛋白(Axin)、糖原合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c kinase-3β,GSK-3β)、腺瘤样息肉病蛋白(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 protein,APC)、β-catenin、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s γ,PPARγ)的mRNA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肝组织Wnt1、β-catenin和PPARγ的蛋白表达水平;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分析法检测Wnt1和Dsh蛋白结合的情况。结果:80 只大鼠给予高脂膳食喂养,有54 只造模成功,成功率67.5%。造模后,模型组大鼠的体质量以及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ALT、AST和ALP水平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大鼠(P<0.01)。与模型组相比,HPC组、HPC+VC组和二甲双胍组大鼠肝匀浆中各指标水平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HPC+VC组对肝匀浆中各指标干预效果显著优于HPC组(P<0.05);HPC+VC组Wnt1和β-catenin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Axin、GSK-3β、APC和PPARγ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HPC+VC组Wnt1和β-catenin的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PPARγ的蛋白表达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HPC+VC组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信号明显减弱,说明随着时间的延长,Wnt1与Dsh之间的结合力明显减弱,形成的异源二聚体数量明显减少。结论:HPC和VC联合可通过Wnt/β-catenin通路改善胰岛素抵抗大鼠肝脏氧化应激状况。  相似文献   
6.
短肢剪力墙由于存在很多优点受到人们的青睐。文章从受力性能、概念设计及建模与计算等方面对短肢剪力墙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指出了在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将增敏微型光纤光栅传感器(以下简称FBG传感器)、土压力传感器成功应用于静压桩室内模型试验中,对贯入黏性土地基中双壁开口试桩TP1压桩力、桩端阻力、桩身内外管轴力、内外管侧摩阻力、单位侧摩阻力等的发展变化情况进行了监测。试验结果表明:FBG传感器、土压力传感器能较好地监测沉桩过程中的桩身受力状态。开口试桩TP1的压桩力、桩端阻力、桩内外管侧摩阻力均随着沉桩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而不同贯入深度下的内外管桩身轴力逐渐递减且斜率逐渐减小。静力沉桩过程中土塞逐渐形成并趋于稳定,沉桩结束时土塞高度超过3L/100。在沉桩过程中,随着贯入深度的增加,同一沉桩深度处桩侧水平应力逐渐释放,桩侧摩阻力出现"退化效应"。沉桩结束时,外管侧摩阻力值是内管侧摩阻力值的3倍。  相似文献   
8.
对Au-20Ag-10Cu合金进行了X射线衍射、差热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合金在280~300℃时效发生有序化转变,形成AuCu有序相;在400℃时效发生调幅分解,形成富金固溶体和富银固溶体。计算获得了各物相的晶格常数,测得有序化和调幅分解反应的开始温度分别为245.4℃和321.0℃。  相似文献   
9.
采用化学沉积和粉末冶金方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石墨烯增强银基电触头材料(Ag-G),并对其微观结构、加工性能及物理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g-G材料组织致密、均匀,退火态抗拉强度与断后伸长率分别达到128 MPa和12.1%。DC 25V/15A阻性负载条件下,与传统石墨增强银基电触头材料(Ag-C)比较,Ag-G材料质量损耗、电弧参数及接触电阻均较Ag-C材料偏低,且电寿命为Ag-C材料的2.5倍左右。因其具有优异的加工性能与电接触性能,Ag-G材料有望成为一种替代传统Ag-C的新型电触头材料。  相似文献   
10.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面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电接触性能试验机等手段,研究了混粉法和包覆法制备的AgSnO_2电接触材料在直流条件下(DC 24 V/15 A),铆钉触头表面的电弧烧蚀情况。对材料的表面烧蚀机理、金属转移情况,以及电寿命等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包覆法制备的AgSnO_2电接触材料具有较强的耐电弧侵蚀能力与较少的材料转移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