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1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26篇
电工技术   12篇
综合类   35篇
化学工业   79篇
金属工艺   14篇
机械仪表   16篇
建筑科学   10篇
矿业工程   7篇
能源动力   26篇
轻工业   134篇
水利工程   15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45篇
一般工业技术   66篇
冶金工业   8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153篇
  2025年   12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在施工建设中,实时准确地观测、分析和预报建筑物的沉降变形对最后施工的成功与否有着很大的影响。在变形监测中经常遇到数据信息不完备的情况,而灰色系统理论则是用来解决此问题的有效方法。建立了灰色预测模型,并将其应用于苏南运河整治工程中新建驳岸的沉降监测分析和预测中,预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气敏材料的制备条件、相组成、电导和气敏性能。结果表明:固溶体La1–xCdxFeO3(0≤x≤0.15)呈典型的p型半导体。270℃操作温度下,掺杂x(Cd2+)为25%的LaFeO3材料(700℃下热处理4h)对浓度为4.5×10–5mol·dm–3的C2H5OH的灵敏度达81.5。有望开发为一类新型的酒敏传感器。  相似文献   
4.
安徽芡实营养特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安徽产芡实为原料,分别对其中主要营养组分、氨基酸组成和矿物元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芡实是一种淀粉基原料,其中淀粉含量为72.27%,粗蛋白质含量与大米接近,为9.72%,脂肪含量较低.芡实蛋白中必需氨基酸总量达39.9,远高于标准必需氨基酸模式27.0.矿物元素的分析结果显示,芡实中含有丰富的镁、钠、钙、钾、铁、锌、锰等矿物元素,其中镁含量高达367.10mg/kg,硒含量为0.032mg/kg,四种重金属含量均未超出食品卫生标准的限量规定.此外,芡实中还含有丰富的酚类物质(0.79mg/g).  相似文献   
5.
分子荧光光谱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安全事故经常发生,要求人们研发快速检测技术。分子荧光光谱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的分析检测技术,具有分析时间短、样品预处理少、非破坏性、无污染及成本低等特点,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从分子荧光光谱原理入手,概述了分子荧光光谱技术在控制食品质量、鉴别食品真伪、分析食品种类、追溯产品来源、检测药物残留等领域中的应用,旨在为推动分子荧光光谱技术的发展、完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相似文献   
7.
针对标准粒子群优化算法易出现早熟收敛及寻优精度低等缺陷,提出一种基于双质心和自适应指数惯性权重的改进粒子群算法(DCAEPSO)。算法使用粒子搜到的最优解和当前解构造加权的种群质心和最优个体质心,结合使用自适应指数惯性权重调整了速度更新公式。通过几个典型测试函数仿真及Friedman和Holm检验,实验结果显示DCAEPSO比其他粒子群算法寻优能力强。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种带冗余检测的磁盘在线迁移策略。采用周期同步方式保持虚拟机在源、目的节点上磁盘的数据一致性,在非同步期内,利用位图标记源节点上被写的数据块(脏块)位置,在同步期内,检测脏块与目的节点相应块的Hash值,仅将不匹配的脏块同步至目的节 点,在磁盘数据一致后,启动虚拟机在线迁移。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能减少磁盘迁移的数据量,降低磁盘迁移对高带宽的要求,虚拟机迁移时间与共享存储方式接近。  相似文献   
9.
为了准确评估堆场存储能力和合理选择疏浚泥处理工艺,以泥沙运动学为理论基础,将疏浚泥颗粒分为d0.005 mm、0.005 mm≤d≤0.01 mm和d0.01 mm 3个粒组,分析了各粒组相对含量的沿程变化规律,明确了堆场疏浚泥分选的主要原因是d0.01 mm粒组与0.005 mm≤d≤0.01 mm粒组的相对运动;以分选系数量化堆场疏浚泥分选的显著程度,以偏离系数量化原泥颗粒组成对堆场疏浚泥分选的影响,分析了分选系数、偏离系数分布与堆场疏浚泥土性分布的关系,提出了堆场疏浚泥分选特性的初步量化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离吹填口距离的增大,分选系数沿程减小,呈幂函数分布,堆场疏浚泥分选性沿程减弱,吹填口附近分选系数最大,颗粒分选显著,粒度差异大,退水口附近分选系数趋近于零,分选不明显,颗粒分布均匀;偏离系数沿程先减小后增大,呈勺形分布,反映堆场前、后段疏浚泥土性与原泥相差较大,而堆场中段疏浚泥土性与原泥接近;分选系数、偏离系数的沿程分布与堆场疏浚泥土性分区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以臭鳜鱼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臭鳜鱼发酵过程中的细菌群落结构变化,并利用PICRUSt预测细菌群落的代谢功能。结果表明,臭鳜鱼细菌群落主要由未分类鼠杆菌科菌属、卡氏伯克霍尔德菌属、乳杆菌属、嗜冷杆菌属、泛菌属、哈夫尼亚-肥杆菌属、柠檬酸杆菌属、沙雷氏菌属等组成。基于OTU水平,可将臭鳜鱼样品聚类为发酵前期(0~2 d)、发酵中期(4~8 d)和发酵后期(10~16 d)。发酵中、后期优势菌群丰度均高于发酵前期,乳杆菌属细菌在发酵中、后期占绝对优势,且以清酒乳杆菌为主,相对丰度最高达43.43%,对臭鳜鱼的风味品质形成可能起到重要作用。臭鳜鱼发酵过程中的细菌群落功能主要集中在氨基酸转运和代谢、碳水化合物转运和代谢方面,不同发酵阶段样品功能组成较为相似。通过研究臭鳜鱼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变化规律和代谢功能,以期为臭鳜鱼中微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