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40篇 |
免费 | 451篇 |
国内免费 | 265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62篇 |
技术理论 | 1篇 |
综合类 | 442篇 |
化学工业 | 830篇 |
金属工艺 | 146篇 |
机械仪表 | 229篇 |
建筑科学 | 268篇 |
矿业工程 | 262篇 |
能源动力 | 85篇 |
轻工业 | 154篇 |
水利工程 | 24篇 |
石油天然气 | 18篇 |
武器工业 | 195篇 |
无线电 | 402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685篇 |
冶金工业 | 79篇 |
原子能技术 | 220篇 |
自动化技术 | 65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2篇 |
2024年 | 116篇 |
2023年 | 151篇 |
2022年 | 170篇 |
2021年 | 180篇 |
2020年 | 198篇 |
2019年 | 140篇 |
2018年 | 115篇 |
2017年 | 118篇 |
2016年 | 144篇 |
2015年 | 130篇 |
2014年 | 264篇 |
2013年 | 332篇 |
2012年 | 544篇 |
2011年 | 493篇 |
2010年 | 360篇 |
2009年 | 367篇 |
2008年 | 135篇 |
2007年 | 263篇 |
2006年 | 232篇 |
2005年 | 72篇 |
2004年 | 22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17篇 |
2001年 | 16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3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2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19篇 |
1986年 | 19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3篇 |
1980年 | 8篇 |
1979年 | 3篇 |
1974年 | 3篇 |
1972年 | 4篇 |
1966年 | 2篇 |
1964年 | 1篇 |
1963年 | 2篇 |
1962年 | 1篇 |
1961年 | 1篇 |
1959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7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In the present study, chrysotile nanofibres, obtained from physicochemical dispersion of natural chrysotile, were used to prepare nanofibre sheets by vacuum filtration. As-prepared sheets were then impregnated by UV-curable resin and cured by ultraviolet light to fabricate the flexible and transparent nanocomposite films. Observed from SEM, the transparent films showed a smooth surface and a typical sandwich structure in cross section, viz. nanofibre sheet filled with resin was sandwiched by two layers of resin. XRD patterns indicated the amorphous nature of cured resin and characteristic crystallographic structure of chrysotile in nanocomposite films. Though the nanofibre sheets were white in colour, and nanofibre contents in nanocomposites were as much as 43.4 wt%, the nanocomposite films displayed an excellent optical transparency with about 85% light transmittance in the visible light range. Tensile tests showed that the addition of nanofibres resulted in a great improvement in mechanical strength of the nanocomposite films; with the increase of nanofibre contents, the modulus and tensile strength of nanocomposite films increased gradually. 相似文献
2.
数字图像三点中值去隔行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传统三点中值去隔行算法进行改进,采用同步更新迭代的方法,提高了图像的画面质量.实验证明,该算法不仅降低了时间复杂度,保护图像边缘,而且明显改善了噪声滤波效果. 相似文献
3.
4.
5.
6.
由于记录介质的超顺磁效应,传统的水平磁记录方式已经达到理论极限。为了实现特比(Tb,1Terabit=240bit)级的超高密度存储,各种记录方案正在探索之中,其中图案化介质和热辅助磁记录技术被认为是最有发展潜力的方向,如果将两者结合则记录密度会更高。笔者结合已有的实验数据与前人的理论工作,通过有限差分法求解动力学方程和Monte Carlo随机方法,重点研究了以下几个与图案化介质及热辅助磁化技术有关的问题:(1)针对数值微磁学中矩形网格处理复杂边界时计算精度较低的问题,利用磁体本身的几何对称性和退磁张量的性质,通过在实空间求积分的方法解析地推导了等边三棱柱的退磁张量。根据这一张量表达式,可以得到任意精度的退磁因子,把这一结果应用在微磁学的网格划分当中,可以提高对复杂边界的处理能力。(2)为了能够在数值计算中高效地求出系统中的偶极作用能,解决由于偶极作用长程性带来求和速度收敛缓慢的问题,笔者通过重新定义网格求和方程,并采取分段处理的方法,解决了Lekner求和法中由于对称性降低而导致的奇异性问题,成功地把Lekner求和法从三维周期性边界条件下的库仑作用系统,推广到了二维周期性结构的磁偶极作用系统。应用Lekner求和法,可以高效地处理图案化介质这类规则排列的磁偶极子系统中、偶极作用能的计算问题。(3)为了深入理解偶极作用能对信息位稳定性与信息写入过程的具体影响,为实际设计图案化记录系统时选择合适的图案化介质提供理论指导,笔者通过求解二维系统的动力学方程,研究了有限阵列和周期性边界条件阵列磁性颗粒间偶极作用能对系统静态与动态性质的影响。发现有限阵列的静态磁学性质,诸如剩磁状态、矫顽力等与系统的大小密切相关,而磁化动力学过程则不受系统大小的影响。发现偶极作用能对系统的磁化强度翻转模式有决定性的作用。对于有限阵列来说,在平面各向异性的水平磁化翻转过程中,由偶极作用强度决定了三种翻转模式,即一致转动、成核模式及这两种模式的过渡区域;在垂直各向异性的垂直磁化翻转过程中,由偶极作用强度决定了四种翻转模式,即成核模式、非线性激发、旋卷模式以及成核与旋卷的过渡区域。对于周期性边界条件下的阵列,由磁场脉冲持续时间和偶极作用强度共同决定了中心磁矩翻转类型相图,相图可以分为五种翻转类型,即关联翻转、过冲翻转、下冲翻转、弹道翻转以及未发生翻转区。(4)为了理解偶极作用能对系统热稳定性的影响以及温度不均匀性对热辅助写入过程的具体影响,笔者运用Monte Carlo方法研究了这两个问题。发现偶极作用能的增加,会导致系统闭锁温度的升高,从而提高系统的热稳定性。在高斯分布型的稳定温度场中,发现根据温度场的半高宽,可以把翻转过程分为三类不同的成核模式,即边缘成核而后中心扩展模式、边缘成核而后边缘扩展模式以及两种模式的混合模式,并且翻转弛豫时间的对数与半高宽导数之间成分段的线性关系,其分段点受外场和中心温度的影响。而对于给定半高宽的温度场来说,弛豫时间与温度的关系与经典成核理论描述均匀温度场中弛豫时间与温度的关系相似,只是此时的能量势垒和比例系数都与温度场的半高宽有关。 相似文献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