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An effective DOA method via virtual array transformation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A new DOA estimation method is presented for the virtual array transformation and the improved spatial smoothing algorithm. The new method not only overcomes the weakness of the ambiguity of DOA estimation of arbitrary array, but also improves the abilities of resolution and de-correlation. It is proven to be effective by theoretical analyses and computer simulations. What is more, the method can improve the estimation and resolution of DOA under the condition of sparse practical array. 相似文献
3.
地下洞室施工监测预报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地下洞室设计、施工中“力学参数给不准,信息管理混乱”的问题,有必要对岩石参数进行反演,并对反演分析及监测预报过程中需要和新产生的大量数据、图形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结合实际工程,基于数据库、面向对象、可视化三大关键技术,在Delphi集成环境中开发了地下洞室施工监测预报信息系统.该系统可实现地下洞室力学参数反演分析、开挖预报过程的可视化;以及对参数反演及地下洞室开挖监测预报过程中的大量信息进行有效管理.系统在功能和用户界面等方面都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可在同类工程中推广. 相似文献
4.
三峡工程近坝库岸滑坡变形监测方法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试验研究表明:对滑坡变形机制研究或精度要求较高时,采用测量机器人(Georobot)技术是目前最理想的方法;若只对滑坡的长期趋势进行监测或精度要求较低,且滑坡范围较大时,采用GPS技术加测地面边的方法有较大优越性。三峡工程近坝库岸野猫面滑坡宜采用Georobot监测,而黄腊石滑坡监测用GPS加测地面边的方法更好。 相似文献
5.
考虑日照的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期温度仿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前在仿真计算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场时,气温边界条件均没有考虑日照影响引起的混凝土表面温度升高.采用瞬态有限元方法严格模拟碾压混凝土实际碾压浇筑过程,就施工期考虑日照影响与不考虑日照影响两种情况进行温度仿真计算,并且将仿真计算结果与实测温度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考虑日照后的仿真温度场接近实测的温度场,并且得出了施工期日照对混凝土温度场影响很大的结论,如不考虑日照影响,计算得到的温度场将低于实际大坝的温度场. 相似文献
6.
7.
膨胀土击实样膨胀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膨胀土的膨胀特性,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阳中膨胀土击实样进行了不同起始含水率与压实度的无荷膨胀率和有荷膨胀率试验,重点研究了南阳中膨胀土击实样的膨胀特性与初始含水率、压实度、上覆荷载的规律关系.试验成果表明:在相同起始含水率下,随着压实度的增大,膨胀土无荷膨胀率与压实度呈较好的线性增长关系;在相同压实度条件下,膨胀土无荷膨胀率随起始含水率增大而减小;含水率大于最优含水率可以明显地抑制膨胀土的膨胀;较小的荷载作用就可以抑制膨胀土的大部分膨胀量;由正交分析法分析可知,当荷载较小时,含水率对有荷膨胀率的影响要大于压实度对有荷膨胀率的影响,当荷载继续增大时,压实度对有荷膨胀率的影响要大于含水率对膨胀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长江口一、二维嵌套水流盐度数学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长江大通至河口大范围的一、二维嵌套水流盐度数学模型,其中大通至江阴采用一维河网数学模型,江阴至口外段采用一般曲线坐标系平面二维数学模型.采用长江大通至江阴以及江阴至河口段的实测资料对建立的一、二维模型进行了较系统的率定,结果表明:数学模型计算与实测资料均吻合较好,验证了该数学模型运用于长江口水流盐度数值模拟的可靠性,为下一步进行长江口盐水入侵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阳江抽水蓄能电站地应力场回归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基于三维有限元正演分析、应力实测资料及将岩体自重和构造应力作为地应力的主要构成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阳江抽水蓄能电站的地应力场进行回归分析.通过拟合实测地应力资料获得对应于地应力构成因素的回归系数,进一步获得了整个工程区特别是重要工程部位的岩体应力分布.回归结果表明:工程部位岩体属中等应力水平,最大水平主应力方位随埋深的增加由EW方向至NWW方向偏转.文章最后揭示了工程局部应力场与区域应力场构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模糊逻辑推理和人工神经网络各自的优势与局限,提出模糊逻辑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基于实测数据的回归分析,找出影响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建立模糊神经网络评价模型。通过对输入知识的预处理和输出知识的后处理,将模糊逻辑推理融入神经网络的非线性计算中;将模糊规则隐含分布于神经网络中,实现了模糊映射算法。选定将整个边坡的稳定状态视为同一变形规律的评价模式,利用所建模型对施工期岩质边坡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用于岩质边坡的稳定性评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