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一种新的洪水过程随机模拟方法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洪水随机模拟是防洪安全设计的新途径。利用Gumbel-Hougaard Copula构造边缘分布为PⅢ型分布的两变量联合分布,用以描述洪峰和洪量。根据该联合分布进行随机抽样同时模拟洪峰和洪量系列并转化成洪水过程线,从而建立一种新的洪水过程随机模拟方法。该方法用峰量联合分布代替单独的洪峰和洪量的分布,能够考虑洪峰和洪量之间的相关性,克服了分离处理峰、量的缺点。与现有的洪水随机模拟模型相比,如季节性一阶自回归模型和典型解集模型,文中提出的模型所模拟的洪峰和洪量统计特征的相对平均偏差和相对均方误差等指标均较优,能够更好地保持实测系列洪峰和洪量的统计特征。 相似文献
2.
基于KL-Galerkin解法的地下水流动随机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为处理二维一般区域和具有复杂协方差函数的地下水流动随机问题,需要提出有效数值方法以求解基于摄动理论的谱分析模型。建立了进行K-L(Karhunen-Loeve)展开的Galerkin有限元方法,推导出任意区域K-L展开和Fredholm方程的矩阵形式和变换公式,研究了KL-Galerkin解法的计算性态。将基于KL-Galerkin解法的水流随机模拟得到的结果与解析解法的结果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算法能够准确的模拟含水层中水头、含水量等物理量的分布,同时由于引入有限元原理和数值积分,该算法能够求解二维一般区域和任意协方差函数的随机场问题。 相似文献
3.
渠系流量主动补偿运行控制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南水北调中线干渠控制运行将主要采用下游常水位运行方式,但该运行方式与以需求型为主的下游运行概念相结合时,渠道系统响应和恢复特性较差.根据渠系下游实时水量需求进行流量主动补偿,同时利用渠池实时目标水位进行反馈控制,使渠系在流量主动补偿作用下实现下游常水位运行;结合渠道水力学特性建立该运行方式下的渠系运行控制数学模型,并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京石应急渠段作为典型渠系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新的运行控制方式,渠道系统获得了较好的响应和恢复特性,有效地解决了传统下游常水位运行方式与需求型运行概念兼容性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机模型的核心问题是构建联合分布或条件概率分布.建立了基于Copula函数的一阶非平稳时间序列模型,即季节性CAR(1)模型,并与季节性AR(1)模型进行比较.以宜昌站月径流模拟为例,研究了季节性CAR(1)模型的实用性.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能较好的模拟原序列的统计特性,尤其是偏态特性、非线性相关性和概率密度特征的保持上,为水文水资源随机模拟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三峡水库蓄水后长江中下游典型分汊浅滩河段演变趋势预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汊道兴衰、洲滩的演变与其水沙输移特性密切相关.以沙市典型分汊浅滩河段为例,从河段水沙输移特性出发,结合水流泥沙、河道地形等实测资料,分析其河床演变特点,并根据三峡建库后水沙条件变化的特点利用数学模型预测了该河段的汊道和洲滩发展趋势.研究表明:所建模型能够准确地模拟该河段的水沙输移特性及洲滩的演变规律,因而具有较好的预测功能,三峡水库蓄水后河段洲滩动态变化结果与实测结果较吻合,这对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后其它分汊浅滩河段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爆破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实质上是一种能量的传递与转化过程,这种传递与转化的过程受到爆破地震波能量分布特征的影响.利用基于功率谱的爆破地震能量分析方法,借助大量工程实测数据,针对爆源形式对爆破地震能量分布特征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对于4类钻孔爆破诱发的地震,能量随频率分布比较分散,0~10 Hz的低频段能量比例非常少;不同爆源形式的爆破地震能量分布特征存在差别,随着孔径、孔深的增大,爆破地震主振能量频带趋于集中,也更倾向低频方向;地下工程爆破地震小于40 Hz的能量比例非常小.不同爆源形式爆破地震能量分布特征上的这种差别,对于控制爆破中钻爆方式的选取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汛限水位动态控制域是水库实施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的基础与关键.考虑影响防洪调度风险的最重要风险源,即入库洪水预报误差及洪水过程线形状的不确定性,提出风险约束条件及其量化分析方法.将入库洪水不确定性、风险分析与汛限水位动态控制域的确定过程有机结合起来,利用预泄能力约束法和Monte-Carlo模拟方法推求三峡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域.在不增加防洪风险的前提下,三峡水库实施汛限水位动态控制可有效地提高中小洪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利用1~3 d的洪水预报信息,三峡水库汛期可增发电量6.99×108~14.45×108kW·h.研究方法对其他水库实施汛限水位动态控制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天然分汊河道平面二维水流泥沙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无结构化网格,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起一种适合于分汊河道的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模型采用质量集中的简化处理和预估校正的时间推进算法,较好地解决有限元计算存储量和计算速度。并以武汉天兴洲汊道段为例,进行水沙验证计算,验证结果与实际符合较好,证明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天然分汊河道的水流泥沙运动及河床变形情况,因此可为分汊型河道的整治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长江中下游河道崩岸预测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分析三峡水库蓄水后长江中下游两岸崩塌位置,通过对崩岸特征分析,提出用稳定岸坡作为崩岸判别指标,统计了长江中下游不同河型、不同河岸地质的稳定坡比,探讨了深泓冲刷深度计算公式,据此可通过计算三峡水库蓄水后两岸实际坡比,并与稳定坡比对比,进而预测两岸崩塌位置。以荆江沙质河段为例,将预测成果与三峡水库蓄水以来实测资料对比,表明该方法合理,且该方法判别指标简单,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10.
土钉抗拔试验对粘结强度估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传统的土钉设计方法经常低估了土钉的粘结强度,从而导致了不经济的设计。为此,在土钉抗拔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贝叶斯理论来估计粘结强度的新方法。建立了粘结强度的先验分布,讨论了未破坏试验、部分破坏试验和破坏试验3种情况下粘结强度的更新。结果表明,抗拔试验能够有效地提高粘结强度估计的精度。无论抗拔试验是否做至土钉破坏,更新的粘结强度变异系数都小于先验的变异系数。当抗拔试验都未做至土钉破坏时,更新的粘结强度均值大于先验的均值;当抗拔试验都做至土钉破坏时,更新的粘结强度均值小于相应的先验值。随着最大试验荷载的增加,更新的粘结强度均值逐渐增大,但更新的变异系数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