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3-巯基丙酸(MPA)包覆的Mn掺杂Zn S量子点作为室温磷光探针,基于甲硝唑对Mn掺杂Zn S量子点磷光猝灭效应,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测定甲硝唑含量的磷光检测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所建立的方法检测范围为1.16~232μmol/L,检出限为0.09μmol/L,可用于实际药品中甲硝唑的快速标定。  相似文献   
2.
室温磷光性有机物由于三重态激子的参与和相对较慢的衰变速率,使其具有较长波长及长寿命的特性,让该类型化合物在光学器件、光催化反应、生物成像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构筑室温磷光有机体系主要是通过促进自旋轨道耦合和抑制三重态到基态的非辐射衰变来完成。对近年来室温磷光有机体系的发展进行归纳和总结,针对如何设计室温磷光有机体系提出了几种方法,并分析其原理,对未来室温磷光有机体系的发展与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利用水相合成法制备了三巯基丙酸包裹的Mn掺杂ZnS量子点(MPA-Mn/ZnSQDs),基于该量子点的室温磷光性质,构建了一种定量检测盐酸洛美沙星(LFLX)的新方法。在最优实验条件下(pH7.4,反应时间10min),LFLX浓度在0.002~1.4μg/mL范围内与MPA-Mn/ZnSQDs的磷光猝灭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3),方法检出限为0.7×10-3μg/mL。该方法相对无共存物质的干扰,并适用于LFLX眼药水及人体尿样中LFLX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4.
《应用化工》2017,(12):2492-2496
在室温下,利用巯基丙酸(MPA)包裹Mn掺杂ZnS量子点的磷光信号,建立一种检测头孢克肟(CEF)的新方法。在最佳条件下(0.4 mg/L量子点溶液和pH=7.4磷酸缓冲液),CEF的加入使MPA包裹的Mn掺杂ZnS量子点的室温磷光发生猝灭,磷光强度(ΔRTP)与CEF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范围1.2~24μmol/L,最低检出限0.49μmol/L,相关系数0.993,实际样品的检测回收率为93.7%~101.3%。该方法简便快速、成本低、选择性好等,能够用于人体液中CEF含量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应用化工》2022,(3):621-624
以3-巯基丙酸(MPA)包覆的Mn掺杂Zn S量子点作为室温磷光探针,基于甲硝唑对Mn掺杂Zn S量子点磷光猝灭效应,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测定甲硝唑含量的磷光检测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所建立的方法检测范围为1.16232μmol/L,检出限为0.09μmol/L,可用于实际药品中甲硝唑的快速标定。  相似文献   
6.
文章报道了一种基于锰掺杂硫化锌量子点(Mn-ZnS QDs)的室温磷光(RTP)方法检测肝素钠。荷正电的 八胺丙基寡聚硅(OA-POSS)与荷负电的半胱氨酸包裹的Mn-ZnS QDs 在水溶液中通过静电作用自组装成纳米复 合物。Mn-ZnS QDs 在电场作用下缩短了点间距离,修复了表面缺陷、有效诱导QDs 的激发与引起表面Mn2+ 重排,增强了Mn2+的RTP 发射。当荷更高负电的肝素钠加入纳米复合物体系中,发生三组分竞争作用,旧的 纳米复合物分解,新的OA-POSS 与肝素钠聚集复合物形成,导致了Mn-ZnS QDs 的RTP 逐渐衰减,这种衰 减的RTP 信号被用来检测肝素钠。衰减的RTP 强度(ΔP)和肝素钠浓度在2.5 到70 μM 范围内存在着很好的线 性相关关系(R=0.991),检测限为2.0 μM,5 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6.9%。本文提出的方法非常适合选择性 探测复杂样品中肝素钠。  相似文献   
7.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ZnO/SiO2室温磷光材料。通过研究三个影响因素:溶剂的种类,催化方式和酸催化剂的种类,选择了乙醇作为溶剂,采用先酸后碱的催化方式,以冰乙酸和硝酸作为酸催化剂的实验条件。制备的ZnO/SiO2纳米复合物发射的室温磷光光强度强、寿命长。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在320nm和460nm。  相似文献   
8.
纯有机长余辉发光材料具有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可柔性化、环境友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防伪、信息保密、生物成像等领域。其中,基于掺杂体系的纯有机长余辉发光材料,可通过调控主客体之间的配位关系,实现长余辉时间和颜色的可调性,并可在室温下制备出性能优异的长余辉发光材料,是目前有机长余辉发光材料研究的热点。本文分别从小分子基质体系、大分子基质体系、聚合物体系等方面综述了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相关材料在信息加密与防伪、生物成像、柔性纤维薄膜等领域的应用。最后,指出了目前有机掺杂长余辉发光材料研究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在最近几年中,纯有机小分子构建的室温磷光材料因其能够同时利用单线态激子和三线态激子,且相较于重金属掺杂体系和高分子体系,具有低毒性、制备简单等优点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通过介绍近几年含有卤素的有机小分子材料的室温磷光发光类型,讨论了室温磷光小分子在分子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10.
《应用化工》2022,(12):2492-2496
在室温下,利用巯基丙酸(MPA)包裹Mn掺杂ZnS量子点的磷光信号,建立一种检测头孢克肟(CEF)的新方法。在最佳条件下(0.4 mg/L量子点溶液和pH=7.4磷酸缓冲液),CEF的加入使MPA包裹的Mn掺杂ZnS量子点的室温磷光发生猝灭,磷光强度(ΔRTP)与CEF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范围1.224μmol/L,最低检出限0.49μmol/L,相关系数0.993,实际样品的检测回收率为93.7%24μmol/L,最低检出限0.49μmol/L,相关系数0.993,实际样品的检测回收率为93.7%101.3%。该方法简便快速、成本低、选择性好等,能够用于人体液中CEF含量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