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790篇 |
免费 | 465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47篇 |
综合类 | 694篇 |
化学工业 | 36篇 |
金属工艺 | 11篇 |
机械仪表 | 13篇 |
建筑科学 | 3040篇 |
矿业工程 | 27篇 |
能源动力 | 8篇 |
轻工业 | 12篇 |
水利工程 | 79篇 |
石油天然气 | 5篇 |
武器工业 | 1篇 |
无线电 | 9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26篇 |
冶金工业 | 21篇 |
原子能技术 | 8篇 |
自动化技术 | 18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7篇 |
2022年 | 138篇 |
2021年 | 193篇 |
2020年 | 176篇 |
2019年 | 317篇 |
2018年 | 82篇 |
2017年 | 178篇 |
2016年 | 160篇 |
2015年 | 178篇 |
2014年 | 382篇 |
2013年 | 281篇 |
2012年 | 349篇 |
2011年 | 312篇 |
2010年 | 286篇 |
2009年 | 264篇 |
2008年 | 237篇 |
2007年 | 198篇 |
2006年 | 117篇 |
2005年 | 90篇 |
2004年 | 60篇 |
2003年 | 39篇 |
2002年 | 39篇 |
2001年 | 32篇 |
2000年 | 25篇 |
1999年 | 19篇 |
1998年 | 16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5篇 |
1985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4,(5)
正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木结构房屋因建筑狭小早已经退出了我国建筑业的历史舞台,但木结构房屋的抗震性能却是混凝土建筑无法比拟的,而钢结构建筑则取众之长,既能抗震又能构造摩天大厦。两千五百年前,鲁班在山东省滕州用木材搭建房屋,两千五百年后,山东三维钢结构有限公司在东省滕州用钢材铸造建筑。山东三维钢结构有限公司位于山东省滕州市,是一家钢结构建筑施工企业,主 相似文献
2.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4,(5):86-87
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木结构房屋因建筑狭小早已经退出了我国建筑业的历史舞台,但木结构房屋的抗震性能却是混凝土建筑无法比拟的,而钢结构建筑则取众之长,既能抗震又能构造摩天大厦.两千五百年前,鲁班在山东省滕州用木材搭建房屋,两千五百年后,山东三维钢结构有限公司在东省滕州用钢材铸造建筑. 相似文献
3.
4.
目的研究复式钢管混凝土柱(CFST)与钢梁连接空间节点的抗震性能,为复式钢管混凝土结构空间节点的后续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方法运用有限元模拟软件ABAQUS建立了外加强环式复式钢管混凝土柱与H型钢梁节点的空间模型,通过选取计算单元、设定接触关系、施加载荷等一系列建模过程,建立了3种不同参数下的6个模型,考察不同加载方式、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核心混凝土的存在对空间节点的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空间双向加载制度2对空间节点的承载力、刚度、变形性能和耗能性能影响较大,与平面加载方式相比,承载力下降了14.3%,累积耗能降低15%,刚度退化明显;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节点的承载力越高,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变化对刚度退化影响越不明显;核心混凝土的存在有效地提高了节点承载力,延缓了节点刚度的退化速度.结论实心高强复式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空间节点在双向加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较平面节点试件的抗震性能要差,应加强空间节点抗震试验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6.
钢框架双钢板内填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是一种新型的双重抗侧力结构体系。应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12片钢框架双钢板内填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进行抗剪性能研究。通过改变混凝土墙板厚度、钢板厚度、混凝土强度、剪跨比等参数分析钢框架和组合剪力墙的剪力分配,并提出双钢板内填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结果表明:在峰值点时,剪力墙承担总剪力的70%~90%,说明剪力墙是主要的抗侧力构件;将提出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与有限元模拟结果对比,结果吻合得较好,说明所提出的公式合理。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部分包裹混凝土组合柱(PEC)与钢梁节点的抗震性能,进行了6个不同构造的PEC柱钢梁外伸式端板连接节点试件的低周往复荷载试验,与普通H型钢柱外伸端板连接节点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填充混凝土、端板厚度及是否添加背垫板和腹板加劲板对节点滞回性能、延性和耗能能力的影响.试验及对比结果表明:填充了混凝土的部分包裹混凝土组合柱梁柱端板连接较之普通H型钢柱外伸端板连接节点可节省用钢量,具有良好的滞回性能和延性.加设背垫板可改善宽肢薄腹组合体连接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钢框架-装配式混凝土抗侧力墙结构体系(SPW体系)的抗震性能,对2榀足尺钢框架-预制钢筋混凝土抗侧力墙结构进行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结构的破坏形态、滞回性能、延性及变形以及耗能性能等.试验结果表明:该结构体系为一种典型的双重抗侧力体系,加载过程呈现出明显的两阶段受力状态,抗侧力墙作为结构抗震的第一道防线,在加载前期承担主要的水平荷载,随着墙体退出工作,钢框架成为结构抗震的第二道防线;加载后期,由于抗侧力墙顶部连接发生破坏,钢框架承担所有的水平剪力和倾覆弯矩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预制混凝土空心模剪力墙上下层插筋连接的抗震性能,校验所取的搭接长度是否满足要求,对比不同的插筋形式,完成了4个预制混凝土空心模剪力墙试件的拟静力试验和2个试件的静力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有试件均为受弯破坏,承载力试验值与规范预测值的比值平均为1.31,试件极限位移角为1/85一1/55;试件根部水平滑移较小,对墙体整体抗震性能影响较小;由插筋及竖向分布筋的应变曲线、应变分布及试件整体抗震性能可知,采用的插筋连接及其搭接长度可以有效传递钢筋应力,满足抗震要求;采用双排插筋的试件抗震性能略好于采用单排插筋的试件.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高温下混凝土短柱的持荷和端部轴向约束对受火后混凝土短柱抗震性能的影响,进行了10根受火1h后混凝土短柱和2根未受火对比柱的拟静力试验,分析了轴向约束、持荷、轴压比和剪跨比等因素对受火后混凝土短柱的破坏形态、峰值荷载、延性和耗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下未持荷短柱、高温下持荷短柱和高温下轴向约束短柱受火1h后峰值荷载均显著降低,是未受火时的67.7% ~ 75.3%.高温下初始轴压比为0.2时,高温下轴向约束短柱、高温下持荷短柱的高温后峰值荷载分别为高温下未持荷短柱的92.0% ~ 99.9%、99.5%~102.2%.随着轴压比的增大,高温下轴向约束混凝土短柱的附加轴压力减小,高温后受剪承载力增大.当受火时间不超过1h且轴压比不超过0.3时,受火后混凝土短柱的受剪承载力评定可不考虑高温下持荷和轴向约束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