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3篇
化学工业   2篇
建筑科学   9篇
矿业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3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正近期,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迫不及待,引发中日关系急剧恶化,那么,是什么原因使日本在这一问题上铤而走险呢?除了日本国内政治斗争的因素外,美国近年在亚太推行"空海一体战"作战概念,引起日本的军事焦虑和军事妄想,是日本挑起钓鱼岛争议的根本原因。美国"空海一体战"与日本2010年5月,美国的军事智库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向国会提交了《为什么运用"空海一体战"?》和《空海一体战:一个全新的作战概念》的研究报告。从报告看,美在中国方向希望建立以第二岛  相似文献   
3.
《稀土信息》2012,(9):33
随着中日关系近来的不断恶化,日本开始担心中国或利用稀土对其进行钳制,开始四面出击,寻求良策以摆脱对中国稀土资源的依赖,包括从越南等地进口稀土、开发新技术回收稀土资源、开发本国海底稀土资源,以及寻找可替代稀土的新能源。  相似文献   
4.
薛求理  孙乐 《新建筑》2012,(3):89-95
黑川纪章是日本著名建筑师,其设计作品遍布日本和世界其他城市,他提出的"共生"理论更是影响了几代学人。在其事业处于巅峰的1980年代,黑川纪章来到中国,开启了他在中国20年的设计历程。通过回顾黑川纪章在中国的3个代表性作品,试图为中国和日本当代建筑研究提供新的材料和佐证。  相似文献   
5.
微博     
财讯博客http://international.caixun.com东海油气开采方面没有必要照顾日本情绪常鸣:过去中方出于两国大局考虑,在东海油气开采上比较"克制"。但现如今,中日关系已倒退到四十年前,完全没有必要继续"照顾日本的情绪"。中国通过在东海管辖海域进行油气资源开发,对日本是一种"战略试探",也开辟了又一个"反日战场"。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10)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中共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对"东日本大震灾"震后一个月内的报道情况进行研究,主要从报道内容及特征、报道折射出的中日关系及如何引导社会心理等方面进行考察,综合分析该报报道此事件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由田桓主编的《战后中日关系史》是"战后中日关系史研究"课题的最终成果,该书对二战结束至1995年的中日关系50年的历史给予了客观深入的记述,是战后中日关系史研究的重要成果。该书视角全面、详略得当,对战后中日民间外交艰难探索的历程给予了深入的记述;并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角度对战后中日关系50年进行了立体全面的呈现。该书为战后中日关系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对当前中日关系研究也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8,(5)
对中国倭患问题的研究,以往学者多集中关注明代嘉靖大倭患,但对元代倭寇问题却缺少相应的热情。事实上,至迟在1309年,倭寇就已开始侵扰中国沿海。之后,不但东南沿海惨遭倭患,就连北方的山东、辽东等沿海各地也频受倭扰。学界多认为倭患与海禁紧密相连,然而,元代允许日商来华贸易,较少实行海禁,但倭寇活动依然猖獗。由此可见,倭患与海禁并无必然联系。在探讨倭患原因时,学界多从中、日和朝鲜半岛的政治形势、海洋政策等角度思考,却忽视了更深层次的气候与环境因素。日本频繁出现的干旱、台风、瘟疫、洪水等自然灾害是导致日本国内出现动荡局势的重要诱因,而气候变冷则导致日本粮食减产,引发饥荒,进而导致倭寇流向朝鲜半岛和中国沿海四处掠夺。如果说自然灾害、动荡的政局等是深层因素,那么庆元等地官吏的贪污腐败和勒索无度则是部分倭寇事件的直接导火线。  相似文献   
9.
17世纪的中国与日本由于不同的政治原因均采取了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两国之间的双边贸易一度繁荣.自清康熙年间起,清政府对贸易的控制由严变松,日本则由松转严.以清初两国之间的铜贸易为例,分析了这种贸易政策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中国信息界》2004,(1S):11-12
2003年12月23日,外交部长李肇星通过外交部网站“中国外交论坛”及新华网“发展论坛”与公众进行在线交流。2万多名公众参与其间,提出近2000个问题。李部长就具代表性的近40个问题进行了解答,全面介绍了2003年的中国外交工作,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孔泉主持了本次网上交流。据悉,这是中国外交部长首次通过互联网与公从直接对话,自从2003年12月18日网站发布了李肇星将与网民直接交流的消息后,收到了数千网民的留言。23日的在线交流中,网民们对中国外交表现出极大关注,李肇星更是畅所欲言,将原定一个半小时的交流增加了半个小时。以下为在线交流的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