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0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57篇
综合类   201篇
化学工业   669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39篇
矿业工程   109篇
能源动力   34篇
轻工业   4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2175篇
一般工业技术   68篇
冶金工业   7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262篇
  2013年   302篇
  2012年   261篇
  2011年   270篇
  2010年   207篇
  2009年   188篇
  2008年   186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惠鑫  黄小峰  刘虎  马志峰 《化学与粘合》2022,44(3):224-228+237
为实现对注水井的酸化解堵及增注降压的效果,保障低渗油田开发的高效性与安全性,对低渗油田高压注水井在线酸化技术进行研究和试验分析。制备复合酸液体系,确定在线酸化施工中的注酸速度与强度等参数,并设计在线监测装置实时监控在线酸化施工,检验结果表明,该复合酸液具有较高的螯合性与沉淀抑制性,具有较高的岩粉溶蚀率;应用该复合酸液实施在线酸化施工,施工后试验注水井的地层吸液性及注水量显著上升,井口油压及施工压力显著下降,增注降压效果明显,可解除注水井储层的堵塞物,为提升低渗油田开发的安全性与高效性提供保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技术使井口的油压由9.11MPa降到1.71MPa、泵注压力由9.77MPa降到7.51MPa,说明能有效缓解井口油压以及泵注压力,加大整体的施工排量,实现增注降压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针对低渗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对储层微裂缝简单调驱后,注入水易沿高渗条带发生绕流造成开发效果严重受限的问题,评价了泡沫体系起泡、稳泡性能和一种改性淀粉凝胶成胶性能,开展了泡沫微观调驱和裂缝性低渗岩心复合体系协同驱油实验,并利用径向流模型模拟油藏实际井网对复合体系协同驱油适应性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起泡剂和稳泡剂最佳质量分数分别为0.5%和0.1%,改性淀粉凝胶体系成胶后具有较高强度和突破压力;注入泡沫体系后水驱,小孔隙微观驱油效果较前期水驱提高14.21%,其在渗透率级差约为30时具有更好的调剖性能;裂缝性低渗油藏水驱过程中,采用改性淀粉凝胶联合泡沫协同驱油效果最佳,其较注入单一改性淀粉凝胶或泡沫体系后水驱采收率可分别提高22.17%和46.07%,且径向流模型验证实验表明该协同驱油方法在裂缝性低渗油藏的适应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为了有效提高单一低渗透突出煤层的瓦斯抽采效率,以高压水射流冲击理论为指导,针对平煤股份八矿己组突出煤层特征建立数值模型,模拟分析水力冲孔应力分布规律,通过现场实测分析冲孔有效影响范围,进一步优化设计冲孔参数、指导现场施工。现场应用表明,水力冲孔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单一低渗透突出煤层实施水力冲孔卸压增透、提高瓦斯抽采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特低渗透油藏中,由于高渗透条带的发育,通常使其表现出渗透率各向异性特征,导致注采井间的渗流规律与常规油藏不同,对井网加密形式的适应性也存在差异。基于各向异性油藏的渗流特点及井网调整形式,利用叠加原理,得到注采平面渗流场计算公式;引入线状排驱概念,对各向异性油藏井网加密形式进行适应性分析;用驱动压力梯度表征储量动用程度,提出无因次动用提高程度概念,建立定量表征注采井间储量动用规律的方法。结果表明,将初始正方形反九点井网系统地调整为排状加密井网,形成线状排驱,可有效提升特低渗透各向异性油藏的储量动用程度;初始井网井距大于400 m时,注采井间储量动用提升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5.
陈莹 《石油地质与工程》2020,34(4):112-114,118
黄陵油区延长组长6储层物性差,属低孔、特低渗、低压、低产岩性油层,储层非均质性强,裂缝发育,常规的增产技术改造效果较差。为了提高增产改造效果,分析导致增产改造效果较差的原因,找出适合该区块储层的增产措施。多种增产技术分析机理及现场试验显示,黄陵油区长6储层改造应在主裂缝的基础上沟通更多天然裂缝。现场试验认为,暂堵压裂和组合粒径支撑剂两种改造技术效果较好,可为黄陵油区勘探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超低渗油藏在线分流酸化增注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酸化是超低渗油藏最有效的增注措施之一,但由于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等问题,造成目前常规酸化措施普遍具有施工周期长、有效率低、有效作用距离短等不足,且酸化过程中存在指进现象和储层二次伤害。针对这一问题,选取鄂尔多斯盆地环江油田三叠系超低渗油藏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在线分流酸化技术,并配套研制了一种多元缓速螯合酸COA-1S和一种新型的水溶性分流剂COA-1P。通过室内评价实验和在线分流酸化模拟实验,发现该技术在缓速性、配伍性、水溶性、螯合能力和暂堵功能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常规酸化;现场先导性实验结果表明,酸化后剖面吸水均匀程度从28.5%上升至50.9%,视吸水指数增加2倍左右,降压增注效果显著;同时,该技术还具有“不停井、不泄压、不动管柱、不返排”的特点,简化了常规分流酸化工序、降低了安全环保风险,是一种能够很好地适应超低渗油藏特征的酸化增注技术。  相似文献   
7.
8.
9.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更替,我国各领域改革迎来重大机遇。特别是对于油田行业而言,更是在这一趋势下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油田层保护技术作为油田行业中系统性极强的技术类型,会贯穿于施工的始终。从钻井阶段再到开发生产阶段,不同阶段都会涉及到注水开发方式,并且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成果。鉴于此,分析了我国油田行业中低渗油田注水过程中的储层保护情况,并进行了技术分析,旨在为更好地提高低渗油田注水中储层保护技术水平献力。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