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21篇
综合类   42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196篇
矿业工程   10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49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书伟  王卫  朱本珍 《岩土工程学报》2015,37(10):1818-1825
以昆明—曼谷国际公路k70路堤加固工程为背景,采用原位测试方法,完成了不同工况下预应力锚索桩板墙承载特性的现场试验。通过观测结构位移、土压力、桩身内力以及锚索预应力等,系统分析了预应力锚索桩板墙的受力特性与力学行为。锚索桩板墙对高路堤的加固效果显著,填筑初期结构位移随填土高度线性增加,锚索施工后增速有所减缓;初始填筑阶段,抗滑桩变形以刚性倾斜为主,随着锚索张拉和桩后填土不断增高桩身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弯曲变形。作用在抗滑桩后的土压力大致呈三角形分布,板后土压力大致呈抛物线型分布;相同埋深条件下作用在抗滑桩上的土压力明显大于挡板,原因在于相邻抗滑桩间产生了明显的土拱效应,下部相邻抗滑桩间的土拱效应更强;与解析解的对比结果表明,实测最大桩后土压力与滑坡推力接近,远小于被动土压力;实测板后土压力与主动土压力接近,工程设计中可选取Rankine主动土压力作为挡板的设计荷载,在不利位置采取增大板厚等措施避免挡板发生破坏。采用弹性弯曲梁理论对锚索桩板墙内力计算的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张拉锁定初期锚索预应力损失较大,约为设计荷载的10%,后期锚索预应力逐渐趋于稳定,锚索预应力长期损失约为设计荷载值的12%~15%。  相似文献   
2.
桩承土工加筋地基桩土应力比计算及其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桩承土工加筋(GRPS)复合地基的加固机理,利用carlsson的土楔理论与加筋单元的受力平衡条件,推导出桩承土工加筋地基桩土应力比的计算式;并提出了一种在桩承单层土工加筋地基中的经济合理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砂土室内模型试验中土压力、挡板水平位移等实测资料的研究 ,重点分析了填土后挡板上土压力的分布形态及土压力大小 ,探讨了挡板工作机理 ,并与平行墙土压力计算式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拟合 ,提出由于土拱的存在 ,挡板后土压力要小于库仑或朗金理论的计算值 ,挡板后土压力可用平行墙土压力计算式进行计算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林旭武  张洁  金三爱 《建筑技术》2006,37(12):898-899
排桩式结构是目前基坑支护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形式,合理选取桩距可节省支护工程造价。引用土拱概念分析基坑排桩支护结构,提出的悬臂式排桩支护结构桩净距的计算公式,通过工程实例进行验算,证明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5.
基坑支护桩间土体拱效应理论及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小春 《岩土工程学报》2006,28(Z1):1501-1504
深基坑支护桩间土体拱效应是在支护桩后一定范围内的土体上产生的。在此基础上,推导了考虑土拱效应的桩间土体承担的水平侧向土压力理论计算公式,并对土拱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支护桩间距和土体力学性质,进行灵敏性分析。结果表明:桩间土拱效应主要发生在支护桩后2.5倍桩间土宽度范围内。最后,将深基坑支护桩间土体拱效应分析简化为平面问题,通过有限元数值分析探讨了土拱效应形成机理,理论计算与数值分析结果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6.
管幕内顶进箱涵前端网格横截面尺寸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海市中环线虹许路北虹路下立交工程是目前世界上在饱和含水软土地层中施工的横截面最大的管幕法工程。为保证在管幕内顶进大断面箱涵(前端嵌固钢板制网格框架)的施工过程中开挖面的稳定性,设计合理的网格横截面尺寸十分重要。根据对网格后端开挖面处的土拱效应分析,采用静力平衡条件与土体的剪切强度条件作为基本控制条件,并结合土体的自稳条件,给出了网格横截面尺寸的合理计算方法,以使网格横截面尺寸设计更加合理,最后以实例说明了具体计算过程。  相似文献   
7.
在基坑工程的开挖工程中,存在着土拱效应。分析了桩土间的土压力情况,提出了初步见解。同时,分析了基坑工程的几种拱效应的存在形式。  相似文献   
8.
桩承式路堤的承载机制即路堤在路堤荷载以及外部荷载的共同作用下,路堤内部力的传递与分布情况,而土拱效应是路堤承载特性与各组成部分相互作用的综合反映,因此分析桩承式路堤的承载机制,最重要的就是研究其土拱效应。在对Hewlett的平面和空间土拱效应计算方法作必要阐述基础上,对Hewlett空间土拱效应下塑性点出现在桩顶时的边界条件作了改进,得到改进后的桩土荷载分担比计算式。并用改进后的计算方法、Hewlett的方法分析桩土荷载分担比随桩帽宽与桩心距之比、桩心距与路堤高度之比、路堤填料内摩擦角的变化规律,并进行比较分析。最后通过与实测数据和数值分析结果的对比,验证该改进算法的可靠性与可行性,可供工程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9.
借助FLAC3D程序,分析了基坑开挖后土体横向流动作用下坑内群桩的反应性状。研究了两桩、四桩、五桩、六桩群桩中基桩的反应性状,并与相同位置的单桩反应进行了比较,得到了受横向流动土体作用的群桩相互作用规律:桩基连线平行于边坡布置的两桩,相互影响并不明显;而在其它情况下,前排桩对后排桩遮拦、后排桩对前排桩阻挡,均使受影响的桩基内力分布改变,桩身最大变形量减小;受周围越多、越近桩基的影响,基桩的内力和变位减少得越多。根据桩间土体的成拱特征,定性解释了群桩相互作用的机理与规律,具体工程的现场量测结果也验证了此结论。  相似文献   
10.
刘忠玉  陈捷 《岩土工程学报》2016,38(12):2254-2261
以墙后为无黏性填土的刚性挡土墙为研究对象,假定破裂面为通过墙踵的平面,且墙后土体中形成圆弧形土拱,考虑滑动土楔内水平土层间的平均剪应力,修正水平层分析法,得到平动模式下主动土压力的表达式。通过与文献中模型试验结果和现有理论成果的对比分析证明了修正方法的合理性。参数分析表明,水平土层间的平均剪应力和主动土压力一样,沿墙高为非线性分布,主要受墙背倾角、墙土摩擦角、填土内摩擦角等因素的影响。对于墙背竖直或墙背较陡且比较粗糙的挡土墙,考虑水平土层间平均剪应力作用算得的主动土压力合力作用点位置高于库仑解且低于不考虑剪应力作用的理论解答,而对墙背较缓且比较光滑的挡土墙,情况则正好相反。而且,不论是否考虑水平土层间的平均剪应力,主动土压力合力作用点位置都会随墙背变缓而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