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0350篇
  免费   14450篇
  国内免费   9599篇
电工技术   32773篇
技术理论   13篇
综合类   30709篇
化学工业   43269篇
金属工艺   16400篇
机械仪表   49960篇
建筑科学   125461篇
矿业工程   19910篇
能源动力   8228篇
轻工业   50278篇
水利工程   28291篇
石油天然气   18187篇
武器工业   4882篇
无线电   49358篇
一般工业技术   45503篇
冶金工业   13717篇
原子能技术   2969篇
自动化技术   64491篇
  2024年   229篇
  2023年   6571篇
  2022年   6170篇
  2021年   8603篇
  2020年   12036篇
  2019年   16291篇
  2018年   4798篇
  2017年   8427篇
  2016年   10078篇
  2015年   15791篇
  2014年   39632篇
  2013年   30145篇
  2012年   35163篇
  2011年   34616篇
  2010年   30331篇
  2009年   34149篇
  2008年   46402篇
  2007年   40598篇
  2006年   26904篇
  2005年   30755篇
  2004年   24510篇
  2003年   23360篇
  2002年   18628篇
  2001年   15750篇
  2000年   13098篇
  1999年   10455篇
  1998年   8705篇
  1997年   7996篇
  1996年   7451篇
  1995年   7002篇
  1994年   5969篇
  1993年   5253篇
  1992年   5052篇
  1991年   4463篇
  1990年   4301篇
  1989年   3573篇
  1988年   383篇
  1987年   220篇
  1986年   133篇
  1985年   86篇
  1984年   72篇
  1983年   71篇
  1982年   35篇
  1981年   48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6篇
  1965年   24篇
  1953年   10篇
  1952年   8篇
  1951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酪胺(Tyramine,TYR)属于生物胺的一种,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含氮低分子量有机化合物,存在于发酵或腌制食品、陈年奶酪、啤酒、水果、腊肉和干肉等中,是微生物活动的副产品。当浓度较高时,会对人体产生较大的危害,因此,灵敏快速的检测食品中TYR含量并控制其产生和积累是食品行业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准确检测TYR的技术有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法,但都存在检测周期长和操作繁琐等问题,不适合对TYR进行现场快速的检测。分子印迹技术制备的印迹聚合物对目标物具有高度选择性和特异识别性且稳定性高,应用范围广,因而受到了国内外科研工作者的青睐。本文介绍了酪胺-分子印迹材料常用的制备方法,包括本体聚合、原位聚合、溶胶-凝胶法和电化学聚合等;综述了近几年来分子印迹技术在食品中检测TYR的最新研究进展,比如与固相萃取、电化学传感器、荧光传感器和质量传感器等技术的联用,并且对未来分子印迹技术在TYR检测中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基于多指标优化苦丁茶冬青瞬时高温灭菌工艺参数。采用正交设计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法优化苦丁茶冬青瞬时高温灭菌工艺参数,以灭菌温度、灭菌时间、药材粒度为考察因素,以灭菌率、1,1-二苯基-2-苦基肼(DPPH·)抗氧化活性IC50值、多酚类化合物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直观及方差分析结果评价灭菌对3个考察指标的影响;采用指纹图谱技术对灭菌前后的样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灭菌温度是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P<0.05),确定的最佳灭菌工艺条件为:灭菌温度160℃,灭菌时间10 s,粉碎粒度24目。瞬时高温灭菌对DPPH·抗氧化活性IC50值以及多酚类化合物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按优化工艺灭菌后的3批样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均符合药典规定;灭菌后3批样品的DPPH·抗氧化活性IC50值较灭菌前减少0.19,多酚类化合物含量较灭菌前增加约0.14%;灭菌前后3批样品的DPPH·抗氧化活性IC50值及多酚类化合物含量结果经t检验均无显著差异(P>0.05);灭菌前后样品指纹图谱相似度>0.9。...  相似文献   
3.
微生物学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蕴含着丰富的与科学发展、社会进步、文明健康密切相关的实践案例,可以有效折射出大学生思政培养所需的如追求真理、服务民众、追求卓越、科技报国、社会责任感等多方面的思政元素。作为生物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微生物学课程在本专业大学生的思想认知形成中具有重要地位,全面深入挖掘融合该课程相关思政案例并运用到课程教学环节,是强化本学科大学生思政教育以达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根据微生物学课程思政目标,深入挖掘整理出不同章节知识点所能融合的思政案例,通过情景带入、引导学生搜集整理、课堂展示和线上讨论、反思等改革措施将多种思政理念有机融合到教学实践中。最后,分别从学生层面和教师层面对课程思政实施前后的教学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课程思政的开展在学生层面可有效提高教学目标清晰度、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率、网络学习平台活跃度、课程满意度等指标,提升幅度在8%~50%;在教师层面,课堂教学学生抬头率、学生课堂教学参与度、课堂活跃度、教学目标达成度等指标均提高了5%~20%。本教学实践表明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可作为微生物学课程思政目标高效达成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从入户调研、遗产保护、规划编制、工程设计4个方面呈现了小西湖街区保护与再生实践的系统方法和技术;从土地征收、自主更新、资金筹措、工作协同4个方面总结了其中的政策与机制探索。在此基础上,就历史地段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的辩证关系、物质空间外在表象与内隐结构的机理认知、城市更新实践与既有规则体系的矛盾冲突等问题,提出了辩证性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阿尔托灯具设计进化史为入手点,对阿尔托所设计灯具的照明特征加以总结,探究其光环境设计的部分手段。从灯具设计结合建筑到运用局部照明形成光场,再到将灯具作为室内光环境中不可或缺的调光器;阿尔托为光赋予形态,用体积光将建筑空间分出层级,并建立了光与建筑空间之间一种慎重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介绍并分析了如何从社区支持型创新角度出发,在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所在的老旧社区里,打造一个面向未来生活方式的,由实验室、初创企业、众创空间和实验生活场景组成的创新街区的路径和策略。在此基础上思考如何利用社区更新,为社区和校区的联动创造场所,进而推动社区成为城市创新的策源地。  相似文献   
7.
陈军 《建筑学报》2022,(4):61-67
选取龙美术馆西岸馆和例园茶室作为案例,分析设计过程中建筑师与结构工程师的合作。聚焦结构设计在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非线性轨迹及其与设计情境的相互依靠性,通过两种描绘设计过程的范式——设计作为解决问题的过程及设计作为反思性实践的过程,探讨设计问题与解决方案共同演化的现象,并强调结构设计对设计过程中不确定性的因势利导。  相似文献   
8.
目前,各国结构用玻璃设计标准相对其他传统建筑材料仍欠成熟,且其中关于玻璃构件承载性能的设计方法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为此,对比分析了我国与美、澳、英、欧等国家和地区结构用玻璃设计标准在适用范围、设计理论以及构件承载性能设计模型的异同。结果表明:JGJ 113—2015《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中对结构用玻璃设计标准的适用范围和设计理论有待进一步扩大和完善;对夹层玻璃的有效厚度计算偏于保守;对玻璃的鲁棒性设计模型缺失问题亟待解决。此外,针对结构用玻璃的特性和需求,对设计标准中应进一步考虑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包括玻璃构件连接节点的应力集中、环境荷载耦合劣化以及玻璃结构在极端荷载作用下的安全等。  相似文献   
9.
为快速准确评估受拉纵筋锈蚀对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影响,采用解析方法计算受弯破坏时锈蚀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应力和应变分布,识别并定义锈蚀钢筋混凝土梁的3个界限锈蚀率和6种正截面受弯破坏模式,提出预判破坏模式再计算承载力的锈蚀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简化计算方法。采用该简化方法,计算相关文献中235根锈蚀钢筋混凝土梁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并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该简化方法的准确性。通过两个算例,分别研究初始超筋梁和初始适筋梁的正截面受弯破坏模式及承载力随受拉纵筋锈蚀率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受拉纵筋锈蚀率的增大,初始超筋钢筋混凝土梁的正截面受弯破坏模式按照从“类似超筋”、“类似适筋”、“类似超筋”到“类似少筋”依次转变;初始适筋钢筋混凝土梁的正截面受弯破坏模式按照从“类似适筋”、“类似超筋”到“类似少筋”依次转变;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近似呈多段线性降低,最终退化为素混凝土梁的开裂弯矩,转折点位置为界限及临界锈蚀率。  相似文献   
10.
文章围绕艺术门类新学科目录征求意见稿,指出作为交叉学科的设计学,将原来的设计学一斩三段,分属为理论、实践、交叉三个学科,分离了原本处于一体的设计理论、设计实践和技术交叉问题,障蔽了设计学研究的真相。文章论述了新的交叉学科设计学强行分离理论、实践、技术因素,过于强调工业设计中技术前沿对设计技术的影响和交叉融合,不利于设计学研究的整体认知,也肢解了设计学的学科属性。文章阐述了新的学科目录是对广泛设计门类研究的漠视,必然会出现设计学研究的泛技术化,助长对于设计学外延的过度解读,使得设计学迷失了设计专业的真相。进而,文章提出了设计学学科属性如何回归设计真相的路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