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53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42篇
化学工业   2篇
建筑科学   104篇
矿业工程   13篇
能源动力   4篇
水利工程   19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2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国宾  刘明亮  杨依  邰媛媛  张景 《电子学报》2018,46(5):1269-1273
分析了我国现行应急预案体系的特点与问题,提出了基于地域、主体和资源约束的应急预案体系超网络模型,并以汶川地震为研究案例,构建了相应的超网络模型并对此进行了超网络特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构建的超网络模型具有高的聚集系数和较小的平均路径长度,具有小世界效应,更好地揭示各层级预案间、同层级预案间的协同趋势,为同类研究提供较好的范例.  相似文献   
2.
Two types of changes in apparent resistivity (AR) have been linked to earthquake occurrence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hanges and their causes, in detail with the ultimate purpose of developing and assessing a method of earthquake (EQ) prediction. The AR changes of the first type (CFT) are considered to be precursors related to earthquakes (EQs); these appear mostly in the medium-term period before EQs and in the short-term period preceding EQs. The changes of the second type (CST) are characterized by a tur...  相似文献   
3.
汶川科钻WFSD-3孔钻遇地层极其复杂,硬脆碎地层与强水敏性等地层交替出现,给钻进施工带来极大安全隐患。针对该孔特殊地层情况,以孔壁稳定性理论分析为指导,在室内实验研究的基础上,优选出NH4-HPAN、K-PAM、SAS和KHm等抑制剂组成的泥浆体系配方,并结合室内FA无渗透实验以及ZNP-01页岩膨胀性实验对该泥浆配方进行封堵性和抑制性评价,提出了新型泥浆体系,并得以良好应用。还对现场应用遇到的泥浆粘度与切力控制、钻头防泥包技术以及钻水泥塞钙侵处理技术等进行归纳总结,对复杂地层钻进施工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工程的地层条件十分复杂,岩层破碎,膨胀缩径,不确定因素多,出现多次卡、断、落等孔内事故,但都科学诊断、成功处理。通过优化钻进方法、钻具结构及泥浆体系等多种事故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发生,保证了科学钻探工程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从汶川地震框架结构震害谈“强柱弱梁”屈服机制的实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汶川地震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主要震害现象进行了简要分析。重点针对地震中框架结构未出现抗震设计所预期的"强柱弱梁"屈服机制的现象,从填充墙等非结构构件和楼板的影响、可能导致框架梁承载力和刚度增大的原因、造成框架梁端超配筋的原因、影响框架柱承载力发挥的原因,以及结构在大震下受力状态变化和不同受力阶段的梁柱构件的可靠度差异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有关建议,为今后框架结构设计实现"强柱弱梁"屈服机制和规范修订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5·12汶川地震绵阳市区房屋震害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历次大地震的经验总结是推动建筑抗震技术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绵阳市区房屋在汶川大地震后的震害应急评估和调查,对市区各类房屋结构的震害进行了统计,总结分析各类房屋的震害特征和经验教训。得到一些启示和建议:绵阳市区按现行抗震规范设计的房屋基本经受住了地震考验;不同的结构体系表现出的抗震性能差别较大;老旧房屋始终是抗震薄弱环节,应有选择地进行抗震鉴定加固,开展砖混结构墙体抗震防裂措施研究,采取措施有效减轻框架结构中填充墙等非结构构件的震害,开展楼梯抗震设计计算与构造措施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陈建立 《四川建材》2010,36(4):266-267,270
楼梯是房屋的出入通道和重要的紧急逃生通道,本文根据对地震现场考察的情况,介绍了汶川地震中都江堰市建筑结构(多层框架结构、多层砌体结构)钢筋混凝土楼梯的破坏情况,分析了破坏原因,并对钢筋混凝土楼梯的抗震设计与施工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汶川地震发生后不久,陈村大坝坝基帷幕后部的浅层扬压力测孔和深部排水测孔水位普遍下降,坝基渗漏量显著增加,表明坝基岩体和帷幕受地震影响微细裂隙张开,渗透性增强。坝基经过丙凝化学加强灌浆的部位,测孔水位下降幅度较小,水位恢复过程较快,显示出丙凝化灌的优异防渗和抗震性能。汶川地震对陈村大坝的稳定以及坝基岩体和帷幕没有产生损坏,震后约9个月坝基整体防渗功能已基本恢复。  相似文献   
9.
汶川震区清平乡文家沟泥石流灾害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8月13日凌晨在四川省绵竹市清平乡暴发了16条泥石流,其中1条特大型(文家沟泥石流),1条大型(走马岭沟泥石流),9条中型,5条小型。清平乡场镇暴发的文家沟泥石流规模最大,泥石流冲出固体物质总量达310×104 m3,文家沟泥石流将清平乡老场镇的大部分区段淤埋。由于这场泥石流灾害发生在汶川地震高烈度区,是地震与降雨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其形成原因,对于进一步认识强震区泥石流发育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现场调查,从物源条件、地形条件、降雨条件分析了泥石流形成原因,并分析了泥石流成灾特征及成灾过程机制,以及泥石流运动特征等。  相似文献   
10.
阿坝州地震灾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汶川大地震对阿坝州地震灾区资源环境的影响分析,充分考虑灾区生态功能的重要性、生态系统脆弱性、环境容量、区域产业结构和污染物排放特征,以及地震对区域资源、生态环境、次生山地灾害等的影响,科学评估灾区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后续重建提供决策依据.经评估,地震灾区的土地资源承载力最差,对灾后重建规划布局制约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