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8篇
  免费   175篇
  国内免费   48篇
电工技术   10篇
综合类   140篇
化学工业   544篇
金属工艺   68篇
机械仪表   20篇
建筑科学   30篇
矿业工程   58篇
能源动力   11篇
轻工业   1760篇
水利工程   6篇
石油天然气   147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2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6篇
冶金工业   72篇
原子能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234篇
  2011年   225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221篇
  2006年   181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Journal of dairy science》2022,105(5):3926-3938
Sensory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2 lemon-flavored beverages with 5% and 7.5% wt/wt nonfat dry milk (NFDM) at pH 2.5 were studied during storage. The 2 beverages had similar volatile compounds, but the 5% NFDM had higher aroma and lemon flavor, with a preferred appearance by consumers due to the lower turbidity and viscosity. After 28 d of storage at 4°C, lemon flavor decreased in the 5% NFDM beverage but was still more intense than the 7.5% one. During 70 d of storage, no microorganisms were detected, and the beverages were more stable when stored at 4°C than at room temperature according to changes of physical properties measured for appearance, turbidity, color, particle size, zeta potential, rheological properties,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morphology. Findings of the present study suggest that NFDM may be used at 5% wt/wt to produce stable acidic dairy beverages with low turbidity when stored at 4°C.  相似文献   
2.
以青海的黑枸杞为主要原料,以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为发酵菌种,制备黑枸杞乳酸菌饮料,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其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25(g∶mL),植物乳杆菌接种量2.0%,发酵时间6 h,装液量40%。在此最佳条件下,黑枸杞乳酸菌饮料感官评分为9.3分,总糖含量为0.17 mg/mL,总酸含量为1.69 g/L,花青素含量为52.75 mg/L、总黄酮含量为0.07 mg/mL、总酚含量为0.99 mg/mL。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制备菌种成分明确的康普茶直投式发酵剂,并对直投式发酵剂的发酵性能进行探究,解析直投式发酵剂应用于康普茶生产的理论基础。方法 通过测定菌株存活率筛选适用于发酵康普茶的巴氏醋杆菌、木醋杆菌、拜耳结合酵母的冻干保护剂,再将冻干后的菌粉接种至红茶中发酵,以前期开发的康普茶混菌发酵剂为对照,通过测定康普茶发酵过程中糖类、乙醇、有机酸和感官等指标考察直投式发酵剂的发酵性能。结果 巴氏醋杆菌、木醋杆菌、拜耳结合酵母的最优冻干保护剂分别为30 g/100 mL的菊粉、20 g/100 mL的海藻糖、30 g/100 mL的海藻糖,存活率分别为92.41±1.33%、57.61±2.29%、52.95±1.67%。在康普茶发酵过程中,直投式发酵剂与未冻干的混菌发酵剂发酵的康普茶在主要成分、电子舌评测及感官评定等各个方面均呈现相似的变化趋势。直投式发酵剂发酵后的康普茶中以酸味柔和兼具健康功效的葡萄糖酸和葡萄糖醛酸为主,醋酸仅在第二天检测到;在发酵终点康普茶的乙醇含量符合饮料的标准(< 0.5% m/V)。结论 直投式发酵剂与实验室前期获得的混菌发酵剂发酵的康普茶品质相当,可以为康普茶直投式发酵剂的制备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采用高温凝胶渗透色谱(GPC)仪、差式扫描量热(DSC)仪、偏光显微镜等分析了热灌装饮料瓶用丙丁共聚聚丙烯(牌号PB 13 HF,简称试样1)的结构与性能,并与相应的市售产品(牌号为E 980 BHF,简称试样2)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试样1与试样2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相近;与试样2相比,试样1的熔融结晶性能略有提高,热变形温度、拉伸屈服应力、弯曲应力等刚性较好,冲击强度略低,雾度相近。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合成一种二苯乙酮咪唑啉季铵盐(PPLB)化合物,研究其在0.5mol/LHCl溶液中对Q235钢的缓蚀性能,探讨其吸附动力学过程及可能的缓蚀机制。方法 以有机胺、硬脂酸、苯乙酮和氯化苄等为原料,经脱水环化、曼尼希反应和季铵化制备季铵盐。通过腐蚀失重、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电化学阻抗和表面形貌分析等手段,研究了二苯乙酮咪唑啉季铵盐在HCl介质中对Q235钢的缓蚀性能。结果 HCl溶液中PPLB对碳钢具有优异的缓蚀性能,缓蚀效率随浓度和介质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353 K下,PPLB添加量为4.8×10–4 mol/L时,缓蚀效率可达98.9%,表明缓蚀剂在高温酸性介质中仍可有效抑制碳钢的腐蚀。电化学研究结果证明,PPLB可同时降低阴阳极的腐蚀电流密度,即抑制了腐蚀的阴阳极过程,是一种通过“几何覆盖效应”起作用的混合型缓蚀剂,其在碳钢表面的吸附遵循Langmuir吸附等温规律,为典型的化学吸附。结论 合成的二苯乙酮咪唑啉季铵盐化合物是一种优异的酸性介质缓蚀剂,独特的分子结构使其通过多中心化学吸附在碳钢表面生成保护性吸附膜,从而有效抑制了HCl对碳钢的腐蚀。  相似文献   
7.
贾庆超  朱玲 《中国酿造》2022,41(10):165
以百香果、黑枸杞和纯牛奶为原料制备乳饮料,利用单因素、模糊数学评价和响应面法,优化黑枸杞百香果乳饮料的工艺条件,并测定其抗氧化性。结果表明,黑枸杞百香果乳饮料最佳工艺条件为:纯牛奶77%,百香果汁5%,黑枸杞汁11%,蔗糖7%,增稠剂0.06%,菌种接种量0.003%,发酵时间为6.5 h。此优化条件下,乳饮料呈淡黄色,无乳清析出,不分层,具有百香果和黑枸杞的清香和乳饮料特有风味,感官评分8.96分,蛋白质含量3.08 g/100 g。该乳饮料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对DPPH自由基的最大清除率为73.7%,该乳饮料各项微生物理化指标均符合相关国标要求。  相似文献   
8.
以新鲜马铃薯为原料,研究了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混合发酵制备马铃薯饮料的工艺。选取发酵过程中的菌体接种量、发酵温度、糖添加量和发酵时间作为影响因素,以感官评定分数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优化各最佳生产工艺。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马铃薯乳酸饮料的影响顺序是:菌体接种量>糖添加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响应面优化后的发酵条件为接种量5%、发酵温度42℃、蔗糖添加量4%和发酵时间12 h,在这种条件下制作的马铃薯饮料口感良好,甜度适中,风味最佳,色泽最好,感官评价最高。  相似文献   
9.
The influence of high concentration Zn2+ on the floatability of sphalerite in an acidic system was investigated via flotation experiments, zeta potential measurements, contact angle measurements, 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Zn2+ was adsorbed on the sphalerite surface and a Zn-hydroxyl complex was formed at a pH of 4 and a Zn2+ concentration of 4×10−2 mol/L. The zeta potential increased and the contact angle decreased from 84.80° to 36.48°, strongly inhibiting the floatability of sphalerite. When S2− or Cu2+ activator was used alone, sphalerite was not activated after Zn2+ was adsorbed, and its contact angle did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 However, by using a combination of S2− and Cu2+ activators, its floatability was realized after Zn2+ adsorption. This result was attributed to the removal of the Zn-hydroxyl complex on the surface of sphalerite by S2−. After this removal, Cu2+ was adsorbed on the sphalerite surface to form a Cu2S·S0 hydrophobic film.  相似文献   
10.
以同沉积型黄铁矿和中温热液型黄铁矿为研究对象, 考察了酸性培养基体系下2种不同成因黄铁矿的浸出行为和电化学性质。浸出试验结果表明: 同沉积型黄铁矿浸出率为7.59%, 而中温热液型黄铁矿浸出率仅为3.68%, 同沉积型黄铁矿的浸出活性高于中温热液型黄铁矿。电化学试验结果表明: 黄铁矿的矿物学成因不改变它的电化学溶解机制; 同沉积型黄铁矿具有较高的费米能级、较低的Tafel腐蚀电位及电子传递阻抗, 因此其电化学氧化活性高于中温热液型黄铁矿, 从电化学角度解释了同沉积型黄铁矿的浸出速率高于中温热液型黄铁矿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