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34篇
  免费   852篇
  国内免费   637篇
电工技术   288篇
综合类   1177篇
化学工业   376篇
金属工艺   306篇
机械仪表   876篇
建筑科学   2380篇
矿业工程   538篇
能源动力   214篇
轻工业   130篇
水利工程   637篇
石油天然气   1181篇
武器工业   56篇
无线电   385篇
一般工业技术   897篇
冶金工业   162篇
原子能技术   66篇
自动化技术   55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194篇
  2021年   214篇
  2020年   252篇
  2019年   200篇
  2018年   201篇
  2017年   283篇
  2016年   284篇
  2015年   304篇
  2014年   478篇
  2013年   501篇
  2012年   639篇
  2011年   662篇
  2010年   529篇
  2009年   558篇
  2008年   506篇
  2007年   655篇
  2006年   581篇
  2005年   510篇
  2004年   406篇
  2003年   346篇
  2002年   304篇
  2001年   253篇
  2000年   215篇
  1999年   211篇
  1998年   174篇
  1997年   142篇
  1996年   118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9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决高精度的直线时栅位移传感器依赖空间超精密刻线和刻线不均匀等问题,提出一种采用多参数协同调制的新型直线时栅位移传感器。该传感器通过在PCB基板上布置阵列的激励线圈和特定形状的感应线圈,通过调制感应的面积和线圈的参数,感应出电行波信号,经过整形后用高频时钟脉冲插补得到位移量。通过仿真分析设计与样机实验,得出实验结果表明,在不改变空间极距的情况下,使得分辨力在信号源头上提高1倍且有±68μm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2.
目前盾构隧道开挖对邻近管线影响的理论研究一般基于Winkler地基模型和Pasternak地基模型,较少考虑精度更高的Kerr地基模型及管线侧向土体影响对管线变形的约束作用. 将管线简化成Euler-Bernoulli梁搁置在Kerr地基模型上,利用差分法得到盾构隧道引起上覆管线竖向位移半解析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导考虑管线侧向土体影响的Kerr地基模型差分解. 通过与已有工程案例和离心机数据对比,验证Kerr地基模型相比于其他地基模型的优越性,也验证了考虑管线侧向土体影响的Kerr地基模型计算结果更加符合实测数据. 参数分析表明, 随着隧道开挖地层损失率和土体弹性模量的增大,管线的竖向位移和弯矩均增大;随着管线与隧道夹角的增大,管线的竖向位移和弯矩均减小.  相似文献   
3.
能量回收装置是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的核心元件之一,通过回收高压盐水的压力能来降低能耗和节约成本,加强其基础研究并突破技术瓶颈是缓解我国水资源危机的战略选择。根据工作原理将反渗透海水淡化能量回收装置分成液力透平式、正位移式和泵-马达式3类,主要从结构、原理、效率和应用等方面对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和分析,并对我国能量回收装置的发展方向和关键技术进行总结展望。研究表明,液力透平式装置已逐渐被市场淘汰,占据市场主流地位的正位移式装置也存在技术缺陷,而泵-马达式装置的集成化设计和降低工作能耗是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针对致密砂岩油藏大规模体积压裂开发后能量补充困难的问题,利用自主设计制作的大型人造三维岩心物理模型和物理模拟实验舱,开展致密砂岩油藏能量补充方式优化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致密砂岩油藏压裂开发过程中,地层能量损耗严重,采取注水或注气的方式可有效进行能量补充;地层中裂缝规模越大,越有利于原油渗流,后续补充能量的传播范围越广,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从提高驱油效率和扩大波及系数方面优选吞吐渗吸介质,CO2均优于活性水,CO2吞吐开发在矿场试验中取得了显著的增油效果,因此,CO2吞吐作为一种有效的能量补充方式在致密油开发中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该文分析了致密砂岩储层水平井压裂开发的渗流规律,优选出致密砂岩储层大规模压裂开发后最佳渗吸介质,可为致密砂岩油藏开发设计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沿海区域存在大量淤泥土层,其通常表现出高压缩性、流变性及触变性等不良工程地质性质。因此,深厚淤泥土深长基坑开挖面临着极高施工风险,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显著。为进一步阐明深厚淤泥土深长基坑开挖施工力学效应,依托某深基坑工程,通过有限元三维数值模拟,揭示了淤泥土深长基坑开挖对邻近建筑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深厚淤泥土层的存在使基坑开挖影响区的水平影响区域明显增大,竖向影响区域所受影响较小,在水平距离150 m、深度85 m范围内土体皆受基坑开挖影响;基坑以及建筑轮廓凹凸部出现应力集中,在淤泥土层,地连墙以及既有隧道墙板应力集中处的水平位移存在明显突变;既有隧道水平位移和沉降曲线呈“中间大,两头小”的特征;大桥变形随开挖深度增加而变大,桥桩在淤泥土层的水平位移明显增大,最大水平位移达5.33 mm,最大沉降达9.92 mm。  相似文献   
6.
针对大庆油田外围采油厂举升扬程在1 800 m以内的低产深井存在泵效低、杆管偏磨严重、举升能耗高等问题,通过对前期潜油直驱螺杆泵机组优化升级,研制出小排量高扬程潜油直驱螺杆泵。室内试验得出,优化后的机组在额定转速300 r/min条件下、举升压力19 MPa以内,泵效均能达到60%以上。现场应用表明,该直驱螺杆泵比抽油机泵系统有更好的举升效果,平均泵效提高48.65%,吨液百米节电率最大达到65.61%; 配套的油管内除蜡系统省去了定期化学加药和热洗清蜡作业,清蜡及时、费用低。小排量高扬程潜油直驱螺杆泵的研制不仅彻底解决了举升过程中的杆管偏磨问题,还能够实现举升扬程在1 800 m以内的低产深井高效开采。  相似文献   
7.
针对中国南海典型深水油气田开采,结合陵水17-2深水油气田开发工程项目,提出一种三立柱高效大型半潜式生产储卸油平台新船型概念,具有2万t上部组块有效载荷和2万m3原油储油功能。该三立柱深水半潜式生产储卸油平台与目前四立柱半潜式生产平台船型相比,减少1组立柱-浮箱-锚链,采用大跨度三角形桁架式轻型甲板设计和自主研发油水置换高效储油技术,有效载荷比显著提高,可以大幅降低平台建造与安装工程总成本,为南海深水油气田开发提供一种高效低成本的技术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针对机器学习模型的合理选择问题,基于Gauss、Linear和Sigmoid核函数,对某拱坝径向位移利用支持向量机、关联向量机、极限学习机和传统多元线性回归法分别建立预测模型,并对比分析拟合均方差、复相关系数、最大绝对误差和预测置信带宽等模型性能评价指标。结果表明,机器学习模型的性能整体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但受核函数的影响较大,其中Sigmoid核函数所建模型的预测效果最好,且泛化能力最强,而Gauss核函数的过拟合问题非常严重;支持向量机模型的预测性能最好,且受核函数的影响相对较小,而关联向量机模型的预测置信带宽最小,能有效减少虚假警报。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纳米材料因其有吸引力的物化特性已在生物医药、电子储能、保护涂层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石油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和开采难度提高,石油勘探和提高石油采收率技术需要不断创新,以满足未来对碳氢燃料的需求。将功能化的纳米材料与提高采收率技术结合,可以改善驱替剂的流变性能,改变储层岩石的润湿性、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提高原油的流动性等,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为油田的有效、可持续开发提供新的技术手段。本文首先综述了当前在提高采收率领域中的应用较多的几类纳米材料;之后,对纳米材料在提高采收率中的作用机理做了总结;最后,讨论了纳米材料在提高采收率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刘茜 《特种油气藏》2022,29(1):128-133
针对厚层稠油油藏常规直井火驱火线超覆严重、纵向动用程度差、采出程度低等问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明确直平组合火驱中火线波及规律,分析直井、水平井在不同阶段的生产特征,明确直井、水平井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直平组合火驱的井网模式改变了原有直井的火驱流场,起到向下牵引火线作用,提高了纵向波及体积;采用直平组合式井网进行火驱开发,具有驱替与泄油双重机理,能够有效扩大火驱波及体积,提高火驱采出程度。该研究为厚层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转换开发方式提供了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