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58篇
  免费   764篇
  国内免费   271篇
电工技术   87篇
综合类   956篇
化学工业   2816篇
金属工艺   167篇
机械仪表   78篇
建筑科学   1845篇
矿业工程   188篇
能源动力   420篇
轻工业   417篇
水利工程   223篇
石油天然气   291篇
武器工业   15篇
无线电   56篇
一般工业技术   395篇
冶金工业   410篇
原子能技术   40篇
自动化技术   28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159篇
  2021年   187篇
  2020年   216篇
  2019年   193篇
  2018年   157篇
  2017年   221篇
  2016年   260篇
  2015年   230篇
  2014年   404篇
  2013年   466篇
  2012年   640篇
  2011年   608篇
  2010年   508篇
  2009年   522篇
  2008年   474篇
  2007年   578篇
  2006年   531篇
  2005年   445篇
  2004年   340篇
  2003年   310篇
  2002年   201篇
  2001年   163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难于处理的含油污泥,本文使用擦洗剥离技术进行分离研究,擦洗剥离技术通过强化颗粒间碰撞和摩擦,使油从颗粒表面分离,达到含油污泥处理的目的。开展了擦洗剥离的条件试验,在浆体浓度、有无介质、介质与物料比、擦洗时间、搅拌速度、液体温度以及擦洗机结构方面进行参数优化,提出了最优试验条件,并进行验证试验,油泥处理后的含油率降低到0.51%,达到了油泥处理标准,为大规模油泥处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杨永斌  董寅瑞  钟强  李骞  王林  姜涛 《化工进展》2022,41(12):6419-6429
高温煤焦油沥青(high temperature coal tar pitch,HTCTP)具有优良的润湿性和黏结性,可用作黏结剂。HTCTP黏结剂能与炭质颗粒物料产生良好的固结作用,因此在不同类型炭质型材的制备中获得广泛的应用与研究,HTCTP高温过程的黏结性能及碳化固结作用效果决定了炭质型材的机械强度和理化性能。本文综述了HTCTP作黏结剂制备炭质型材的一般工艺过程和相关研究进展,梳理了不同应用领域对HTCTP碳化固结作用的共性机制和个性特点,总结了HTCTP的性能影响因素及碳化固结作用机理。通过分析HTCTP不同组分在碳化固结过程中的作用及转化过程,揭示HTCTP碳化固结作用与炭质型材机械强度的关联机制及影响碳化固结强度的关键因素,提出强化HTCTP碳化固结作用的措施,提升HTCTP黏结剂在炭质型材制备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随机游走模型能够准确预测筒仓内无摩擦颗粒系统的堵塞概率,但是对于有摩擦的颗粒系统,该模型的适用范围至今尚不清楚。搭建了基于面阵CCD相机的测量装置,通过图像法测量堵塞拱的特征参数,发现当堵塞拱上相邻两个颗粒的夹角与颗粒位置之间满足负线性关系,并且流量大于8.3 g/s时,随机游走模型可以准确预测筒仓的堵塞概率。实验结果拓展了随机游走模型的适用范围,为工业生产中筒仓装置的调控过程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The process of blending powders using stirring blades involves complicated granular flows, particle-scale mechanisms, and blade–particle interactions, which is challenging to predict and control. This article proposes a continuum-based model for such a process by incorporating the flow rheology, isotropic particle diffusion and the percolation of granular materials. A method combin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FDM), and immersed boundary method (IBM) is developed to numerically implement the continuum model and applied to a cylindrical blade mixer. The model well describes the tempo-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mall/large particles in the stirring process, such as the accumulation of small particles in the vicinity of blades. Remarkably, this model can capture the various intricate effects of blade parameters, including the blade rake angle, rotating speeds, filling level, and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of the mixer wall. It is therefore promising for optimizing the blade mixers in industries.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单一负荷或逐步提高负荷下培养颗粒污泥所需时间较长、污染物去除不稳定的问题,本文提出采用交替改变进水碳氮负荷方式,研究好氧颗粒污泥(AGS)形成过程及污染物去除效果。通过设计进水/曝气/沉淀/排水(S1反应器)和进水/曝气/停曝/曝气/停曝/曝气/沉淀/排水(S2反应器)两种运行方式培养好氧颗粒污泥,对比分析颗粒污泥形成过程中污泥形态变化、污泥沉降性能及对污染物去除情况。结果表明,S1反应器在第84天、S2反应器在第78天均可形成平均粒径为0.5mm的颗粒污泥,第115d时两个反应器内颗粒污泥的平均粒径分别为0.85mm、0.97mm。S1、S2反应器内的MLSS、SVI的质量浓度分别达到了4.94g/L-1、5.895g·L-1和80mL/g、46mL/g,S2运行方式下,形成的颗粒污泥更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使反应器内维持较高的生物量且沉降性能更优。两种运行模式下COD、NH4+-N的去除效果变化甚微,TN、PO43--P去除效果差异较明显。S1运行方式下COD、NH4+-N、TN、PO43--P去除率分别为90.0%、99.7%、74.5%和85.0%,S2运行方式下COD、NH4+-N、TN、PO43--P去除率分别为94.0%、99.9%、94.4%和95.0%,与前者相比COD、NH4+-N、TN、PO43--P去除率分别增加了4.0%、0.2%、19.9%和10.0%。因此,进水碳氮负荷同步交替变化-进水/曝气/停曝/曝气/停曝/曝气/沉淀/排水方式可在更短的时间内培养出粒径更大、污染物去除性能更优的好氧颗粒污泥。  相似文献   
6.
采用超声波协同臭氧工艺进行剩余污泥溶胞减量,考察了工艺条件对污泥减量效果的影响,并分析了处理过程中污泥性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采用超声波和臭氧同时作用工艺,在超声波频率为20 kHz,声能密度为0.5 W/mL,臭氧投加速率为100 mg/min,反应时间为60 min的最佳条件下,污泥减量率达到40.11%,并且污泥粒径由处理前的29.76 μm降至处理后的10.01 μm,沉降比由0.93降至0.11,溶解性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质量浓度依次由45,8,0.20 mg/L上升至1 242,129,12.41 mg/L,挥发性悬浮固体物与总悬浮固体物质量浓度比则由0.79降至0.63。  相似文献   
7.
针对金泽水源地雨水径流磷污染控制需求,以及现有雨水处理技术中传统填料对溶解性磷的去除率有待进一步提高的问题,开发出以给水厂污泥为基材的除磷颗粒,并通过低浓度、短时间、少用量的盐酸浸泡改性强化了除磷效果。当使用改性除磷颗粒作为主体填料,构建雨水源头处理的生态滞留池或末端处理的滤池时,过滤装置具有表面水力负荷高、出水磷浓度低的优点。中试装置运行结果表明,当表面水力负荷为0.25 m^3/(m^2·h),进水磷浓度约为1 mg/L时,出水磷浓度仍可稳定低于0.2 mg/L,溶解性磷的去除率高于80%。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稀土尾水中钇离子(Y3+)的回收,探究了好氧颗粒污泥(AGS)对Y3+的吸附-解吸附效果。考察了混合方式、初始Y3+浓度、pH、盐度、铅离子及粒径对AGS吸附效果的影响。相比于搅拌及振荡,曝气混合下AGS具有更好的吸附效果,80%以上的吸附在前10 min完成。当初始Y3+浓度<50 mg/L时,AGS能完全吸附废水中Y3+离子,此后吸附率随着Y3+浓度的增大而减小。H+、Na+和Pb2+会与Y3+竞争AGS上的吸附位点,导致吸附率减小。0.6~1.0 mm的AGS吸附容量最大,2.4~3.0 mm的AGS经人工破碎后吸附容量增大15%。对吸附过程进行动力学和热力学拟合。动力学符合伪二级模型(R2=0.9999),表明化学吸附起主导作用;Webber-Morris方程分析表明颗粒内扩散是影响吸附速率的主要因素。热力学符合Langmuir模型(R2=0.9849),表明吸附过程是一个单分子层吸附过程,拟合得到最大吸附量为Qmax=24.39 mg/gSS。利用XPS对吸附前后AGS进行表征,发现参与吸附官能团有酯基、羧基、氨基,同时与K+进行离子交换,钇在AGS表面的主要化学态是Y2(CO3)3。探究了硝酸及氯化铵对吸附饱和AGS的解吸效果。HNO3的单次解吸附率(99%)明显高于NH4Cl(64%),但五次吸附-解吸附循环后,HNO3组解吸附率降至10%,NH4Cl组解吸附率仍维持在50%。  相似文献   
9.
通过实验分别考察了满床/空床操作模式对内置颗粒床-旋流耦合分离器分离性能的影响,获得了两种操作模式下的设备压降和捕集效率。通过改变入口粉尘浓度、入口气速和粉尘颗粒种类,发现满床操作条件下的分离效率比空床操作条件下的分离效率高,且前者压降较低。通过对出口粉尘粒径的分析,含有捕集颗粒的内置颗粒床可有效提高5 μm以下的粉尘颗粒的捕集效率,弥补了离心分离的短板。引入性能指数对不同操作模式进行定量分析,验证了满床操作条件下的耦合分离设备具有更好的综合分离性能。  相似文献   
10.
采用静态重量法测定了市政污泥在30℃、40℃、50℃下的吸附等温线,选用11个常见的数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并对最佳模型进行了解析,通过净等量吸附热qst、微分熵ΔS、扩散压力π、净积分焓qin和净积分熵ΔSin等指标评价污泥的热力学性质。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恒定时,等温曲线属于Ⅱ型,GAB模型拟合效果最佳,能较好地反映平衡含水量随水分活度的变化。应用Clausius-Clapeyron方程,利用等温线模型计算净等量吸附热和微分熵,随着平衡含水率的增加,净等量吸附热和微分熵明显降低,调和平均温度Thm与等速温度Tl不等,焓-熵补偿理论成立。在一定的水活度下,扩散压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在温度恒定的情况下,扩张压力随水分活度增大而升高。净积分焓随平衡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小,而净积分熵在低平衡含水率时随平衡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小,在30℃、40℃和50℃时分别达到最小值-75.698J/(K?mol)、-78.987J/(K?mol)和-82.687J/(K?mol),然后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