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9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2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5篇
矿业工程   39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13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5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睿乔 《中州煤炭》2022,(2):220-226
为精确描述非常规气藏压裂后的复杂流动特征及定量评价储层改造体积(SRV),利用自主研发的缝网重构算法“破裂树生长法”建立压后缝网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使用拟稳态流动时特定的压力等值线来确定SRV范围的定量评价方法,最后以长宁201井区为例进行了矿场实例分析。该方法根据微地震监测点的位置,重构出微裂缝网的连通关系。在复杂微裂缝网的基础上建立离散裂缝地质模型并进行生产数值模拟,根据数值模拟结果的压力分布精确划定SRV的范围。利用该方法计算出长宁201井区的SRV体积为0.052 1 km3,以该缝网模型的数值模拟产量预测结果符合实际生产规律,方法实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水库蓄水诱发的高频次微小地震对库岸边坡稳定性存在一定影响。采用振动台物理模型试验,结合UDEC离散元分析方法,以三峡库区杉树槽滑坡为原型,研究了频发微震作用下典型上覆软弱岩体边坡的累计损伤过程、动力响应特征及破坏模式。结果表明:在频发微震作用下,模型边坡自振频率不断降低,阻尼比不断升高,完整性降低;坡体加速度响应在初始阶段和微震阶段体现出“高程效应”和“趋表效应”,而在小震加载后,坡体动力响应与上述特征出现偏离;在反复微震下,坡体的破坏演化过程可概括为“次级节理发育→次级节理扩展→上部岩体破碎→后缘裂隙扩张→滑面贯通→边坡失稳破坏”阶段;离散元数值分析结果表明,上覆软弱岩体边坡在频发微震下的变形主要发生于岩层分界面以上,后缘裂隙以下的上部岩体,随着地震次数的增加,其永久位移不断增大,边坡稳定性系数不断降低,边坡破坏特征与振动台试验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3.
王传朋 《煤矿开采》2015,(3):97-100
根据田陈煤矿微震监测系统的监测结果,分析了工作面推进速度、断层、向斜及刀把型煤柱对微震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震活动频次与推进度成正相关,推进度的剧烈变化会导致大能量事件的增多;7110工作面微震事件的分布受断层等构造影响较大。通过对微震能量分布的分析划定了高冲击危险区域,进而对田陈煤矿冲击地压的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黄四华 《城市建筑》2014,(32):282-282
近几年,我国各大城市纷纷建设地铁、铁路、公路等道路工程,隧道工程、地下工程伴随而来,爆破技术在隧道开挖中被广泛应用。本文主要结合具体工程案例,分析了破扰动效应危害性及隧道微震爆破技术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5.
微地震检测技术在工程施工、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微地震信号又有信号能量弱,易受背景噪声干扰的特性,造成微震信号的初至无法准确拾取,导致微地震事件的定位不准确.该文利用小波阀值降噪技术对微地震检测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并在Matlab平台对微震信号进行实验.通过对小波基特性的分析选出最优小波基,并使用时间序列的噪声检测方法来确定分解层数,再对分解信号通过阀值降噪去掉部分噪声干扰从而达到提高微地震信号信噪比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微地震监测仪在正常或不正常运行时都可能产生火花、电弧或危险高温,如果将用于地面监测的仪器用到井下,根据煤矿安全生产的要求,必须对它进行防爆.对井下微地震监测仪防爆机箱的主要参数进行了计算,根据弹性力学的有关结论和材料力学的超静定解法对防爆外壳进行了强度校核,使其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为了尽快消除隐患,降低空区事故发生,减少空区的危害程度,自2011年6月开始,经多次分析和论证,对D区深部1 280m复合空区以上部分,最终确定采用地表碎石充填钻孔为主,地表、地下微震监测系统24h无间断监测手段为辅的治理方案。该方案实施后提高了充填率,确保了空区再次处理的安全性,也为同类空区的处理提供了参考资料,值得借鉴与推广。  相似文献   
8.
塔河油田石炭系三角洲微地震相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塔河油田石炭系油藏是一个具有中低渗透率的三角洲沉积环境的岩性油藏,有效砂体厚度较薄,单砂体相互叠置,厚度变化较大(3~15m),储层物性变化大,非均质性强,勘探难度较大。针对这些问题,在塔河油田四区石炭系卡拉沙依组开展了微地震相研究。对石炭系卡拉沙依组的地质与地球物理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神经网络技术,对卡拉沙依组顶面(E)和三角洲前积层等时界面进行了微地震相分析。采用对地震道进行逐道对比分类的方法,细致刻画了地震波形的横向变化特征,并结合测井相解释和地质背景分析结果,对研究区的沉积相进行了解释。在该区,分布有沉积三角洲平原、前缘亚相以及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泛滥平原等沉积微相,解释结果与钻井和生产测试结果相符合。  相似文献   
9.
井下微地震裂缝测试技术在长庆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裂缝方位和几何尺寸决定了井网的部署、射孔的方位、压裂设计的优化等,直接影响着低渗透油田开发的好坏。长庆油田采用井下微地震技术进一步认识到水力裂缝延伸的复杂性,明确了压裂裂缝真实延伸情况,在指导油田开发中的井网部署、压裂优化设计、压裂后的效果评估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微震定位系统中拾震器布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微震监测中拾震器阵列进行科学有效的布置是保证微震定位系统能有效运行的一个关键条件,设计了4种拾震器阵列布设方案,使煤矿中微震定位监测系统运行得更加科学有效.首先建立复杂地质模型,利用微变网格射线追踪正演模拟出微震源起震到拾震器阵列接收信号的过程,然后在施加随机扰动的情况下,利用粒子群-神经网络算法(PSO-BP)反演推算出震源位置,最后通过震源位置的误差来分析各个布阵方案的特点,同时分析了阵列中拾震器数量的合理值.研究结果表明,在微震监测系统中拾震器利用率最高的情况下,可以给出准确、合理、有效的拾震器布阵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