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54篇
电工技术   15篇
综合类   16篇
化学工业   13篇
金属工艺   6篇
机械仪表   23篇
建筑科学   11篇
矿业工程   6篇
能源动力   11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10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12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篇
冶金工业   3篇
原子能技术   6篇
自动化技术   1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薄膜非均匀性的无损检测对于制备大面积高质量的红外透明薄膜尤为重要。针对红外薄膜光学均匀性难以获取的困难,提出了一种同时获得单层透明红外薄膜厚度和折射率均匀性的无损检测方法。实验上,通过磁控溅射法在二氧化硅衬底上制备了厚度约1.4μm红外透明Ge-Sb-Se硫系薄膜,然后在该薄膜上标定出36个80μm×80μm区域,利用显微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测得该36个区域的透射谱,通过分段滤波的方法滤除背景噪声,运用改进的Swanepoel方法计算得到了薄膜每一个区域的厚度和折射率,进而精确获得该薄膜的厚度和折射率均匀性,结果表明精度优于0.5%。  相似文献   
2.
为了验证星上遥感图像实时非均匀性校正的必要性,对TDICCD像元非均匀性对遥感图像压缩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利用FPGA设计了一套实时非均匀性校正系统。首先分析TDICCD像元非均匀性产生原因,以及非均匀性对后续图像压缩影响的原理,并根据星上实际应用的条件,提出了一种保留增益的单点非均匀性校正算法,该方法即保留了2点校正算法适应性强的优点,又克服了星上2个标准源难以实现的缺点。最后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非均匀性优于1%,并将校正前后的图像分别进行了图像压缩,对压缩效果进行了比对,无损压缩时,像元非均匀性校正后,压缩比提高1.5倍左右;有损压缩时,PSNR提高4 d B以上,表明了星上实时图像压缩的必要性,以及本文系统和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姚锦华  郑东志  姜江辉  刘婧 《红外》2018,39(7):8-13
基于辐射源的定标校正法在工程应用中易受到特殊应用场合以及仪器工作状态偏移等因素影响,输出图像质量欠佳。针对此问题,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FPGA)硬件平台实现了全变分模型场景实时校正算法,阐述了模型的应用原理及抑制图像鬼影、退化问题的相关措施。在制冷型长波红外探测器上完成了功能调试及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在20帧图像内完成校正收敛,达到良好的成像校正效果。  相似文献   
4.
化学机械抛光是集成电路制造工艺中十分精密的技术。在本文中,为了改善抛光效果,分表讨论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氧化剂在CMP过程中作用。我们主要分析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片内非均匀性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同时,我们从静态腐蚀速率、电化学曲线和剩余高低差的角度,讨论了在不加BTA条件下,不同氧化剂浓度的抛光液的钝化特性。实验结果明显地表明:加入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抛光液,更有利于改善抛光后的片内非均匀性和表面粗糙度,并确定2vol%体积分数是比较合适的浓度。当抛光液中氧化剂浓度超过3vol%,抛光液拥有较好的钝化能力,能够有效减小高低差,并有助于获得平整和光滑的表面。根据这些实验结果,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氧化剂的作用进一步被了解,将有助于抛光液性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高温煅烧石油焦排料过程余热回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实现煅烧石油焦在排料过程中余热的高效回收利用,本文利用自行搭建的高温煅烧石油焦余热回收试验系统,研究了煅后焦当量排料速度、换热管类型、换热器当量入口流速等参数变化对余热回收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利用余热回收换热器既可实现煅后焦余热的高效回收,平均余热回收效率为78.9%,又能实现煅后焦的均匀冷却,温度不均匀系数仅为0.0757;随着煅后焦当量排料速度的增加,内换热器和外换热器的传热系数均逐渐增加,余热回收效率先增加后降低;翅片型换热器比光管型换热器的换热性能明显提高,余热回收效率提高了7.4%,同时换热器出口处煅后焦的温度不均匀系数减少了32.6%;随着当量入口流速的增加,外换热器和内换热器的传热系数均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6.
刘建河  白海龙  赵玉丹 《兵工学报》2019,40(10):2161-2169
大幅面太阳全光谱辐照系统是太阳模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辐照不均匀度是其关键技术指标之一,在传统全光谱辐照系统中存在着难以达到国家标准、光源光谱匹配性差等技术难题。结合大幅面太阳模拟器的研究现状,设计了一种全光谱辐照系统。利用光学仿真软件Zemax对所设计的全光谱辐照系统辐照均匀性进行仿真,提出了辐照度衰减模式的新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对全光谱辐照系统辐照不均匀度进行了优化。光源采用瑞士Solaronix公司生产的Plasma光源,经过测试光谱达到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A级,光源谱段内辐照度用光谱辐射计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辐照度为280 W/m2时,辐照度衰减模式在未启动和启动时辐照不均匀度分别为8.4%和5.7%,参考国家标准GB/T12637—1990太阳模拟器通用规范,在2 400 mm×6 000 mm有效辐照面内其辐照均匀度满足规范C级标准,接近B级标准。  相似文献   
7.
两流程2×2棒束超临界水传热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支持欧盟2×2燃料组件入堆考核实验,开展了2×2棒束内超临界水传热实验研究。设计了两流程实验段,两流程之间通过矩形金属框隔离。2×2加热棒束通过定位格架安装在金属框中,超临界水通过第1流程向下流动然后进入第2流程冷却加热棒,第1流程通过金属框吸收第2流程流体的热量而温度升高。在2×2棒束横截面上存在明显的周向温度分布不均匀性。系统分析了实验参数包括质量流速、热流密度和实验压力对棒束平均换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参数对棒束传热的影响规律与对单管和环管的一致。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钨冶炼中钨酸钠溶液、钨酸铵溶液、解吸剂溶液三种溶液体系的非均匀化规律。结果表明,WO24-较Cl-的非均匀化程度大,且溶液体系的非均匀化速率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摩尔质量较小的OH-非均匀化现象并不明显。分析指出,WO24-、Cl-和OH-的摩尔质量/离子半径比越大,其溶液的非均匀化程度也越大;粘度大的溶液非均匀化速率较慢。  相似文献   
9.
为了对传输管道半径24mm,电子束半径19mm,厚度3mm 的环形电子束位置开展非阻拦测量,选择了BPM 技 术方案。对比研究了真空管道中环形电子束与位于束团中心的实心束在管道壁上产生的场分布,证明BPM 测量技术可以 用于电流密度均匀分布的环形电子束。采用点密度不均匀性模型,分析了环形电子束角向不均匀性对测量精度的影响。 结果显示,当环形电子束电流密度不均匀性应为10%时,对位置分辨率精度的影响为0.1mm。  相似文献   
10.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热压缩物理模拟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了接触静摩擦系数、形变量、应变速率对热压缩方向应变及应变速率均匀性的影响,对不同取样位置及分析方向的形变均匀性进行了分析,并观察相对应的原奥氏体晶粒,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试样热压缩方向的应变及应变速率由心部向端部逐步减小,距试样中心1/4位置处最接近设定的应变及应变速率;接触静摩擦系数对试样热压缩方向形变不均匀性影响显著,形变量、应变速率对形变不均匀性的影响较小;推荐自热压方向1/4位置处取样,该处应变及应变速率基本符合设定条件,且形变均匀性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