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建筑科学   4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了探索铰接位置的纵向间距对桥梁铰接跨破坏状态的影响,本文采用地震工程分析软件OpenSees对美国加州Yuba桥的铰接梁跨建立纤维单元模型,对细化模型和简化模型进行Pushover分析,并且对铰接点两侧主梁的不同纵向间距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细化模型能更准确地模拟铰接位置的纵向碰撞;铰接点两侧主梁的纵向间距对结构的碰撞过程、结构的屈服过程有很大的影响;较小的纵向间距有利于延长墩梁固结处主梁的线性工作状态,当此梁段发生屈服破坏时,较小的纵向间距还能有效抑制屈服后主梁刚度下降的速率。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采用连续体模型确定既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弹性反应的简化分析方法.该模型参数:剪切刚度系数K由实测的第一自振周期反推而得,结构的自重系数M由经验估算而得.利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求得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并借助opensees计算平台对该结构进行大量的时程分析计算,得到的最大层间位移与连续体模型计算结果符合度较好,证明了此简化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抗力的计算模式不确定性对在役桥梁的可靠度评估影响显著.按照从本构到结构的分析思路,采用纤维模型进行材料非线性分析以反映梁桥的弯曲承载力;基于检测数据的概率统计结果,采用Monte-Carlo抽样技术模拟梁桥的随机特性,建立了基于纤维模型的实测弯曲抗力统计技术,编制了随机弯曲抗力分析系统(FMRA),能够充分反映既有梁桥弯曲抗力的自身随机特性,可以准确确定评估目标结构自身的计算模式不定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可靠度分析对隔震桥梁地震失效模式识别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基于IDA分析和加权秩和比法的失效模式判别方法,结合改进的Park Ang损伤模型,给出具有统计意义的隔震桥梁的地震损伤失效模式,为隔震桥梁优化设计提供依据。以某6跨隔震连续梁桥为例,基于opensees建立桥梁结构有限元模型,分析得到基于加权秩和比的失效模式,并与结构的最弱失效模式进行对比。针对最弱失效模式,分析隔震支座屈重比对结构时程响应的影响,得出该隔震桥梁的最优屈重比。结果表明:基于加权秩和比法的失效模式为中间墩支座最先失效,且所有隔震支座先于桥墩失效,与最弱失效模式的规律一致,该隔震桥梁的最优屈重比为7%,优化后桥梁的失效PGA增大了0.05g。  相似文献   
5.
鉴于工程实际中在计算钢筋混凝土构件承受荷载工作时不考虑混凝土的抗拉性能.文章着重分析在钢筋混凝土共同工作时考虑混凝土抗拉性能时的非线性曲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