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8篇
  免费   187篇
  国内免费   119篇
电工技术   25篇
综合类   470篇
化学工业   13篇
金属工艺   28篇
机械仪表   14篇
建筑科学   2650篇
矿业工程   83篇
能源动力   18篇
轻工业   35篇
水利工程   229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89篇
冶金工业   48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248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233篇
  2011年   306篇
  2010年   256篇
  2009年   259篇
  2008年   286篇
  2007年   253篇
  2006年   255篇
  2005年   220篇
  2004年   193篇
  2003年   175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昭  王晓丽  罗浩  熊勋昌 《建筑施工》2021,43(3):472-474
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国航基地工程(机务维修一期)101号维修机库大跨度边桁架中的预应力钢绞线施工为背景,针对预应力钢绞线超长、单束钢绞线数量多、钢绞线穿束时质量大、摩擦力大等难点,提出钢绞线设计分束优化、增加增强隔板、研发穿束牵引装置等方案,通过实施该方案,减小了穿管时的牵引力,大大降低了钢绞线穿管损伤风险,同时大幅节省了穿管措施费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不同降雨条件下边坡安全系数及预应力锚索轴力变化规律,以省道S303沿线某边坡为研究对象,考虑土体饱和-非饱和渗流与非饱和强度理论,基于有限元分析,对不同降雨工况下的孔隙水压分布、锚索轴力及采用强度折减法计算的边坡安全系数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降雨量一定时,降雨入渗范围随雨强增大而减小,暂态饱和区域随雨强增加而增大; 边坡在加固前后的安全系数均随降雨量增加而不断减小,采用预应力锚索加固能有效提高边坡安全系数,并减小降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随着降雨量增加,各锚索轴力均增大,当降雨量一定时,雨强越小,对应的锚索轴力提升幅度越大,靠近底部的锚索轴力对降雨最为敏感。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1×7-15.2/1860 MPa钢绞线强度分析,对其所用原料盘条的规格、强度、拉拔道次的选择进行分析讨论,提供最优化的原料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4.
孙书伟  王卫  朱本珍 《岩土工程学报》2015,37(10):1818-1825
以昆明—曼谷国际公路k70路堤加固工程为背景,采用原位测试方法,完成了不同工况下预应力锚索桩板墙承载特性的现场试验。通过观测结构位移、土压力、桩身内力以及锚索预应力等,系统分析了预应力锚索桩板墙的受力特性与力学行为。锚索桩板墙对高路堤的加固效果显著,填筑初期结构位移随填土高度线性增加,锚索施工后增速有所减缓;初始填筑阶段,抗滑桩变形以刚性倾斜为主,随着锚索张拉和桩后填土不断增高桩身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弯曲变形。作用在抗滑桩后的土压力大致呈三角形分布,板后土压力大致呈抛物线型分布;相同埋深条件下作用在抗滑桩上的土压力明显大于挡板,原因在于相邻抗滑桩间产生了明显的土拱效应,下部相邻抗滑桩间的土拱效应更强;与解析解的对比结果表明,实测最大桩后土压力与滑坡推力接近,远小于被动土压力;实测板后土压力与主动土压力接近,工程设计中可选取Rankine主动土压力作为挡板的设计荷载,在不利位置采取增大板厚等措施避免挡板发生破坏。采用弹性弯曲梁理论对锚索桩板墙内力计算的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张拉锁定初期锚索预应力损失较大,约为设计荷载的10%,后期锚索预应力逐渐趋于稳定,锚索预应力长期损失约为设计荷载值的12%~15%。  相似文献   
5.
A new type of self‐centering beam‐column joint with installed steel arc plates is proposed in this study. First, mechanical behavior of the self‐centering joint using prestressed steel strands to provide the centering force is theoretically analyzed in detail, followed by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New joints with different arc plate parameters are designed and tested under cyclic loading.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hysteretic curve of the new joint exhibits typical characteristic of self‐centering capacity. By parametric analysis of five design parameters of the arc plate, it is found that vector height has the greatest influence on the joint's moment‐rotation skeleton curve,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experimental findings. A simplified model of the joint is built in OpenSees to simulate its hysteretic behavior, which agrees well with the tested results. To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new joint to improve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the overall structure, a series of nonlinear time history analysis on a steel frame structure with the new joint under earthquakes are conducted, which show that the joint is particularly effective in reducing the residual interstory drift response.  相似文献   
6.
对SP预应力空心板用作围护结构墙板进行了研究,参照国家建筑标准图集《SP预应力空心板》(99ZG408)的板型并结合生产工艺流程,对SP板的结构性能及配筋形式进行了分析计算和调整,使其在不同于楼板的受力情况下能满足使用要求。这样,不仅拓宽了SP板对于大型钢结构厂房的应用范围,同时也为钢结构厂房围护墙体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四个特大直径无粘结预应力水池的施工、设计监理,介绍监理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加筋土挡土墙加固预应力锚杆参数数值模拟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G104国道预应力锚杆加固加筋土挡土墙为例,运用国际流行的数值模拟计算软件FLAC模拟预应力锚杆的加固 作用机理,分析各参数对锚固作用的影响。随着锚杆长度的增大,锚杆的极限承载力相应增大,同时屈服位移量也相应降低。锚 杆间距越小,首拉锚杆轴力降低越多。锚杆簇拉拔顺序对首拉锚杆的锚固力损失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预应力锚索在加固滑坡中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邹金锋  李亮  阮波 《矿业工程》2003,1(6):18-20
根据预应力锚索在边坡加固中的主动加固机理,分别讨论了仅考虑锚固段、自由段及同时考虑该两段时锚索的最优方位角和最优锚固长度的确定方法。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它们的确定过程。经现场反馈的信息及分析表明,该设计方法较为合理,可供设计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10.
预应力锚索与挂网喷浆复合支护结构是加固岩体边坡的一种有效手段,该文以同三线青岛段十合同K36+740~K36+840左侧路堑边坡为实例,对设计参数的确定、应用及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进行了详细介绍,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