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285篇
  免费   1937篇
  国内免费   1858篇
电工技术   1652篇
技术理论   18篇
综合类   5109篇
化学工业   5553篇
金属工艺   1317篇
机械仪表   2236篇
建筑科学   8028篇
矿业工程   3060篇
能源动力   1625篇
轻工业   3584篇
水利工程   2382篇
石油天然气   3814篇
武器工业   263篇
无线电   168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415篇
冶金工业   4117篇
原子能技术   151篇
自动化技术   4073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296篇
  2022年   599篇
  2021年   943篇
  2020年   1019篇
  2019年   626篇
  2018年   581篇
  2017年   805篇
  2016年   965篇
  2015年   1076篇
  2014年   2671篇
  2013年   2406篇
  2012年   2964篇
  2011年   3551篇
  2010年   3031篇
  2009年   2924篇
  2008年   2503篇
  2007年   3336篇
  2006年   3434篇
  2005年   3147篇
  2004年   2677篇
  2003年   2395篇
  2002年   1942篇
  2001年   1685篇
  2000年   1442篇
  1999年   990篇
  1998年   732篇
  1997年   512篇
  1996年   389篇
  1995年   284篇
  1994年   217篇
  1993年   147篇
  1992年   130篇
  1991年   81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4篇
  1965年   11篇
  1963年   10篇
  1959年   11篇
  1955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瑞 《资源与产业》2022,24(1):160-171
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重要的国家战略,测算流域内9省(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方面的发展指数,分析这5个方面的空间相关性,判断各省的发展趋势,既是高质量发展的必要前提,也能够为黄河流域各省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决策提供参考。本研究以“新发展理念”为理论框架,选取黄河流域9省2016—2018年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个方面的指标,利用熵权法计算5个方面的综合指数,解释分析各省的高质量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测算黄河流域9省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个方面发展的空间相关性。结果显示:从纵向来看,多数省份的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水平呈现上升趋势,协调发展、共享发展水平呈现下降趋势。从横向来看,山东的创新发展综合指数具有相对优势,于2018年达到了9省3年来的最高值,并且山东的开放发展综合指数具有绝对优势,3年一直高居9省第一。四川的协调发展综合指数具有相对优势,2018年达到了3年间9省最高,而且四川的共享发展综合指数具有绝对优势,3年一直位列9省第一。青海在绿色发展综合指数具有绝对优势,连续3年保持了9省第一名的位置。从空间相关性分析来看,2018年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的创新发展呈现“低-低”集聚状态。2017—2018年内蒙古、四川、青海、宁夏的绿色发展呈现“高-高”集聚状态。经研究表明,黄河流域9省的高质量发展存在着协调、共享两个方面的短板,可以采取政策倾斜、加大投入、精确攻坚等措施以弥补不足,实现全面发展。另外,黄河流域上游省份在创新发展、绿色发展方面显示出较强的空间相关性,加强该区域在创新、绿色两个方面的协同合作对于推动上游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了改善当前我国皮革行业存在的发展难题,利用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皮革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格局,针对我国皮革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加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可持续发展对策,为我国皮革企业的未来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相似文献   
3.
城市河流作为城市环境要素的一部分,在城市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过去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导致河流生态环境受损,河流部分功能丧失,影响了城市的未来发展。本文通过对当前城市河流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梳理了城市河流生态修复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未来的研究重点,可为我国的城市河流治理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4.
ABAQUS 有限元软件在水利工程中应用广泛,人工粘弹性边界和等效节点荷载法是水工构筑物地震动力响应分析的常用方法。基于 ABAQUS 计算内核,采用 Python 计算机语言编写了二次开发程序,实现了人工边界处各节点的弹簧、阻尼器及等效节点荷载自动设置的功能,并具体阐述了程序编译流程和关键要素。建立的典型 SV 波底面入射模型对程序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地震波的传递及反射规律与理论解一致,程序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5.
目前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全面转向5G,4G网络建设投资大幅缩减。为保障4G网络投资效益长远、后续资本开支合理,对现阶段4G网络资源与当地市场发展情况进行合理、精准评估变得尤为重要。通过对特定区域内网络资源与业务发展匹配情况分析,结合市场发展需求,精准定位该区域网络能力提升与业务发展方向的重点。助力打造“技术先进、运营高效、质量领先”的高品质智慧精品网。进而强化“网随业动、业随网进”,驱动“网络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  相似文献   
6.
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内核的新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念的继承和发扬,极具时代精神,富含问题意识,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本文以“通信原理”为例,阐述了新发展理念在课程改革中的思路和方法,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基础课程有机融合,为深化高校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7.
自然资本、生态产品及生态产品价值,构成了存量、流量和价值三者相互依存的关系。自然资本协议是借用金融制度的一套新的工具体系,能够通过企业这种市场细胞,将存量的自然资本所转化的生态产品价值进行量化评估。本文介绍了自然资本联盟发布的自然资本协议相关内容,该协议通过企业活动的 “影响”和“依赖”两个核心概念去评估价值,规定了一套评估框架,包括四个逻辑阶段和九个步骤。四个逻辑阶段包括:架构阶段,以确定进行自然资本评估的原因;范畴阶段,定义评估中应包含的内容,度量和估值阶段,用于指导如何衡量和评估自然资本;应用阶段,帮助解释结果并确定下一步。评估方法包括多种定性、定量和货币方法。该市场化手段评估生态产品价值,以企业为最小单元,为评估找到价值之锚,可改变被动治理环境的局面,有助于形成正面激励措施,创造经济增长新动力。生态产品价值一但实现,可确立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主体,中介机构积极参与推进体系。并借助产权交易、投融资机制创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国自然资源管理部门,自然资本评估也可促进自然资产管理,并引导、考核市场主体和管理主体。  相似文献   
8.
现有开发者推荐算法通过对任务和开发者的显式信息进行挖掘,抽取任务和开发者的显式特征,完成针对任务的开发者推荐.然而,由于显式信息中的描述信息是主观的,往往是不精确的,现有基于显式特征的开发者推荐算法性能不够理想.众包软件开发平台除包含大量不精确的描述信息外,还包含客观的、较准确的“任务—开发者”成绩信息,可以有效地推断任务和开发者的隐式特征.考虑到隐式特征作为显式特征的补充,将有效缓解描述信息不精确的难题,提出一种结合显式特征和隐式特征的开发者混合推荐算法.首先,利用任务和开发者的平台可见信息充分提取显式特征,提出面向显式特征的因子分解机(FM)推荐模型建模任务、开发者显式特征和相应评分的映射关系.然后,利用“任务—开发者”成绩矩阵提取隐式特征,提出面向隐式特征的矩阵分解(MF)推荐模型.最后,融合面向显式特征的FM推荐模型和面向隐式特征的MF推荐模型,提出多层感知器融合算法.进一步,针对冷启动问题,首先,基于历史数据,构建多层感知器模型建模显式特征到隐式特征的映射关系.然后,针对冷启动任务或冷启动开发者,通过任务或开发者的显式特征求解相应的隐式特征.最后,基于已训练好的多层感知器融合...  相似文献   
9.
In the last few decades, global warming,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an energy shortage of fossil fuel may cause a severe economic crisis and health threats. Storage, conversion, and application of regenerable and dispersive energy would be a promising solution to release this crisis. The development of porous carbon materials from regenerated biomass are competent methods to store energy with high performance and limited environmental damages. In this regard, bio-carbon with abundant surface functional groups and an easily tunable three-dimensional porous structure may be a potential candidate as a sustainable and green carbon material. Up to now, although some literature has screened the biomass source,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activator dosage during thermochemical synthesis,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d a detailed discuss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aw materials, preparation methods, and the structur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carbon materials are still lacking. Hence, in this review, we first assess the recent advancements in carbonization and activation process of biomass with different compositions and the activity performance in various energy storage applications including supercapacitors, lithium-ion batteries, and hydrogen storage, highlighting the mechanisms and open questions in current energy society. After that,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preparation methods and porous carbon properties including specific surface area, pore volume, and surface chemistry are reviewed in detail. Importantly, we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re structure of prepared porous carbon with surface functional groups, and the energy storage performance in various energy storage fields for different biomass sources and thermal conversion methods. Finally, the conclusion and prospective are concluded to give an outlook for the development of biomass carbon materials, and energy storage applications technologies. This review demonstrates significant potentials for energy applications of biomass materials, and it is expected to inspire new discoveries to promote practical applications of biomass materials in more energy storage and conversion fields.  相似文献   
10.
调查全球新材料领域发展现状,明晰国外发达国家与我国在战略规划、竞争格局、市场规模等方面的差距,进一步解读国内外新材料技术创新发展趋势与特点。梳理并对比广东四市在新材料领域政策规划、技术创新、产业布局等方面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揭示广东省在新材料产业发展与创新的优势及不足。最后,针对广东省新材料领域研发创新发展面临的挑战和短板,提出推动新材料产业高质量跨越发展的对策建议:做好顶层制度设计与规划,抢占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高点;强化政策引导扶持,营造一流产业发展环境;重视新材料学科发展,激发基础研究与原始创新;优化产业链布局,推进集群化发展;夯实基础资源支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高水平新材料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信息资源高效共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