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70篇
  免费   1057篇
  国内免费   689篇
电工技术   843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2211篇
化学工业   353篇
金属工艺   236篇
机械仪表   451篇
建筑科学   8667篇
矿业工程   451篇
能源动力   210篇
轻工业   69篇
水利工程   1482篇
石油天然气   180篇
武器工业   79篇
无线电   38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26篇
冶金工业   220篇
原子能技术   13篇
自动化技术   543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239篇
  2021年   333篇
  2020年   310篇
  2019年   235篇
  2018年   232篇
  2017年   322篇
  2016年   398篇
  2015年   474篇
  2014年   1499篇
  2013年   816篇
  2012年   1419篇
  2011年   1461篇
  2010年   1200篇
  2009年   1367篇
  2008年   1135篇
  2007年   1341篇
  2006年   997篇
  2005年   722篇
  2004年   580篇
  2003年   512篇
  2002年   413篇
  2001年   305篇
  2000年   264篇
  1999年   188篇
  1998年   139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Herein, a novel ZnTe-based photocatalyst is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via a facile combination of water-bath and hydrothermal processes. Morphology characterization and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reveal that ZnTe presents irregular granular shape and cubic crystal structure. Moreover, Mott-Schottky measurement shows that the conduction band potential of ZnTe is ?0.84 V (vs NHE). With Eosin Y (EY) sensitization, ZnTe exhibits superior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evolution activity (223.5 μmol g?1 h?1). Meanwhile, WC-ZnTe heterojunction is constructed by depositing ZnTe nanoparticles on bulk WC and obtains the optimal H2 generation rate (559.1 μmol g?1 h?1) under EY sensitization. Electrochemical and photoluminescence results further prove that WC as electron bridge could reduce the interfacial resistance and suppress e?-h+ pairs recombination.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 of ZnTe as a newly active photocatalyst in photocatalytic water splitting, and emphasizes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dye sensitization and bridge engineering.  相似文献   
2.
3.
吕尚文 《建筑结构》2022,52(1):24-29,35
为了解决城市廊道资源的紧张和公共交通发展需求的矛盾,出现了轨道交通和快速路的共建型式,即公轨共建的复合型交通模式,以温州市域铁路S2线一期工程的人民路站为例,研究公轨共建高架车站的结构设计要点。首先,为降低浅层气体对桩基的承载力及沉降影响,对遇到局部浅层气体发育的基础设计提供了合理的解决方案。然后针对公轨共建一体化车站分别进行了多遇和罕遇地震作用分析,研究表明构件及整体指标满足规范要求。最后针对工程的一些关键技术,如快速路桥面体系的选型、超长结构温度应力的控制措施、轨道梁挠度及应力的控制、快速路桥面振动对车站的影响等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和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实时几何测距的船桥主动防撞方法。该方法对船的改动量甚微,仅需维持多项距离矩阵,通过告警逻辑矩阵进行展示与告警,能起到很好的船桥防撞提示效果。  相似文献   
5.
随着交通的日益发展,大跨度跨线连续刚构桥梁修建越来越多。本文结合潼湖特大桥跨潮莞高速(88+160+88)m连续刚构施工的成功实践,详细阐述了该桥的施工关键及其梁体施工的线型控制,跨既有公路施工防护及混凝土施工等关键施工技术,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在役公路梁式桥梁由于材料性能退化及外部环境等因素共同作用而导致承载力不足、耐久性降低等问题,开展旧桥力学性能的快速诊断试验研究。通过诊断性载荷试验的理论分析和有限元模型标定流程研究,快速、高效地完成在役公路桥梁的承载力性能测量和评估,从而为在役公路桥梁结构的养护管理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该项工程实际情况和相关技术标准、水文地质特征,对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基坑开挖、挡土墙施工、基坑监测等关键部分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为总结出一套适合矿山实际的支护方案,二里河铅锌矿在矿山生产的20余年里,引进了多种支护工艺进行试验。矿山根据井巷、硐室所处工程环境,确定了锚杆、钢筋、钢架、混凝土进行单一或组合支护的方案,特别是千枚岩内12.4 m跨度的提升机硐室支护方式与参数,对矿山软弱岩层大跨度硐室工程支护具有参考价值。采场则按照急倾斜、缓倾斜矿体上盘千枚岩支护为例,分别列举了锚杆、锚杆+锚索支护的工程方案。采场联络巷、矿房行人通道等区域利用支柱+横梁临时支护。不但提高了采场作业安全性,也使采矿损失率降低5%,贫化率降低7%。  相似文献   
9.
基于聚四氟乙烯(PTFE)微孔膜滤料扫描电镜(SEM)图像,建立PTFE微孔膜滤料微观结构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和离散单元法(CFD?DEM)耦合的方法对黏性颗粒在微孔膜滤料表面沉积特性进行模拟,引入液桥力模型,忽略范德华力的作用,统计计算域内颗粒的受力情况,分析了不同表面能条件下3~6 ?m粒径颗粒在微孔膜滤料表面的沉积特性,将模拟结果与黏附效率的经验公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黏附效率与经验值、颗粒受力与液桥力模型的相对误差均在6%以内,CFD?DEM耦合计算方法可用于模拟不同环境湿度条件下的颗粒沉积;过滤风速、粒径与黏性是影响沉积形态的重要因素,提高过滤风速及增大颗粒粒径与黏性,颗粒更易在滤料表面形成稳定的树突结构,黏附效率及含尘压降增加。环境相对湿度影响两物体间液桥体积,接触力影响颗粒沉积,当增加表面能与液桥体积时,接触力及液桥力均相应增加,根据受力平衡原理,环境相对湿度对颗粒沉积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0.
In 1913, a so-called Moon Bridge was built in the Japanese garden of the Huntington Library in San Marino, California, USA as a fruit of the Japonism in the Western world at that time. The master carpenter was Toichiro Kawai, a Japanese immigrant from Yokohama who was originally a ship carpenter.The bridge is made of wood and shaped in the exaggerated arch form, which classifies the bridge as a “drum bridge” (Taiko-bashi) in Japanese culture. However, the unique structural form of this bridge, the “woven arch,” is rare in building history.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why and how such a bridge appeared in such a place and time. For this purpose, we go from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to its construction history, from the concept of the designer to the detailed design methods. Data come partly from the author's first-hand investigation and the limited local archive. The most interesting discoveries were made during the detailed on-site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the fact that the bridge is designed to express the metaphor of “perfection” (full moon) through its geometrical features, and the design is based according to traditional Japanese metho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