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31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1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用基础油(30号机械油)加高分子添加剂(聚乙丁烯)构成非牛顿流体,用于含油轴承的浸渍实验研究.实验表明,在同样载荷下,用非牛顿流体浸渍的含油轴承具有更小的摩擦系数和更小的温升,而且还能提高含油轴承的极限PV值.添加剂比例的增大,对于降低轴承的摩擦系数和温升是有益的.最后对该轴承进行了润滑机理分析.  相似文献   
2.
三轴联动精密工作平台是激光显微镜机械系统中载物的关键部件。工作平台采用多层式结构,以压电陶瓷直线电机作为驱动,由双对称滚珠直线导轨带动两托板在x、y两方向上微位移精密运动;以伺服电机和滚珠丝杠配合带动载物板在z方向上运动。研究影响工作台精度的主要原因,通过误差分析与测量建立了误差补偿模型。最终验证证明,通过误差补偿工作台达到了更高的定位精度,实现了平台设计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应用于电子机箱小环境散热的换热器结构,通过温度实验对该结构换热器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换热器正常工作时具有一定的换热能力,环境温度的大小对其换热效果影响较小,输入空气的压力大小对换热效果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机器人视觉伺服系统的概念及历史背景,系统介绍了视觉伺服系统的分类方法,重点论述了基于位置和基于图像的视觉伺服系统.对摄像机校正进行了介绍,并详细阐述了智能算法在机器人视觉伺服系统中的应用.最后,对机器人视觉前沿问题做了概括,并指出机器人视觉伺服系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用PLC作为控制系统实现板式换热器生产过程中清洗工序的自动化。介绍了本自动线的机械结构及控制原理,使清洗质量和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同时保障了生产工人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6.
使用常规的D-H参数法对五自由度教学型机器人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MATLAB中的SimMechanics工具箱结合Simulink软件包,建立了机器人运动学仿真模型,仿真实验表明,该模型可以方便地得到机器人的运动轨迹及坐标参数,并可以直观地观察机器人的动态运动过程,有利于机器人的分析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摄像机标定方法标定精度低且标定可重复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麻雀搜索算法(SSA)的摄像机标定方法.首先,利用MATLAB软件中的标定工具箱,获得摄像机内参和外参的初估值,并以求出的初估值为基础,确定SSA的运行区间.然后,通过建立平均重投影误差方程,利用SSA对确定区间内的摄像机参数进行优化,获得了较小的平均重投影误差.最后,将所提标定方法与基于天牛须搜索算法、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标定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利用基于SSA的摄像机标定方法所得的平均重投影误差最小(0.0326 pixel)且方法的可重复性最好.  相似文献   
8.
机器人的机械臂设计对机器人的操作性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本文运用质量平衡原理,利用关节驱动电机自身的质量对自行研制的YJP-1型双臂冗余度机器人的操作臂进行了优化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法对减小机器臂动力系统的耦合惯量影响,减轻驱动电机负载具有良好的 效果。  相似文献   
9.
人工神经网络在机器人学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常用于机器人学中的基本网络模型,并着重探讨了人工神经网络在机器人运动学和运动控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用于泵海水对核电系统进行冷却的行星减速系统,具有输入功率大,体积重量大,要求振动噪声小,使用时间长(二十年连续运行)等特点.国内某企业为开发核电用立式行星齿轮减速箱系统新产品,对该系统进行了充分的前期技术设计和分析,用ProE软件进行了系统的三维建模和装配,加载动态仿真运行,用ProE自带的Mechanica分析软件对关键零部件的受力情况进行了有限元分析计算,并用SimulationX软件对系统的振动特性进行了分析.前期的仿真分析研究对整个系统的成功设计、制造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