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3篇
轻工业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转杯纺纱技术具有高速高产的优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传统转杯纺因单分梳辊的配置不适合纺制纤维性能差异较大的混纺纱,而近年来双喂给双分梳(DFO)转杯纺技术的提出为这类混纺纱开发提供了可能。概述了DFO转杯纺技术的发展历程,比较了其与传统单分梳转杯纺在纺纱器气流场分布方面的异同,探讨了2路独立喂入的纤维在纱线中的混合与分布情况,指出了DFO转杯纱质量提高的原因以及DFO纱线结构的特点。此外,综述了DFO转杯纺技术在纱线产品设计和面料开发方面的进展,展望了该技术未来的发展前景,指出DFO纺纱器的完善和颜色与结构变化花式纱的开发是其研发方向。  相似文献   
2.
为减小或消除在输纤通道入口处产生的气流漩涡以降低其对纤维形态产生的不良影响,通过在输纤通道长轴一侧设置旁路通道向输纤通道补气,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设置有旁路通道的气流场分布,结合纺纱试验和纤维形态测试,研究该旁路通道对改善气流场分布及转杯成纱性能的效果。结果表明:采用旁路通道进行补气可消除输纤通道入口处的气流漩涡,提高纤维剥取区的气流速度,从而提高纤维剥离牵伸倍数;设置有旁路通道的转杯纺纱器对提高成纱断裂强度具有良好的作用,对降低凝聚槽中弯钩纤维的数量有一定的效果,说明消除气流漩涡和提高纤维剥离牵伸倍数有助于纤维形态的改善,从而提高成纱断裂强度。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使人们对居住空间的装饰效果越来越关注,而在建筑装饰中,轻质隔墙板材料作为一种美观、灵活、安装便捷的装饰材料,在建筑工程中有着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不过,近年来我国在轻质隔墙板材料的应用及推广方面却并不理想,而之所以会造成这种局面,是由多种原因共同造成的。鉴于此,本文便对轻质隔墙板材料在我国的应用现状进行探讨,分析了轻质隔墙板材料难以推广与应用的原因,并明确了轻质隔墙板材料的应用优势,对轻质隔墙板材料在建筑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期能为轻质隔墙板材料在我国建筑产业中的进一步推广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转杯纺纱机在正常工作时纺纱器中的气流场主要受气泵抽气机制和转杯旋转机制影响,为研究这2种机制对纺纱器中气流场形成的作用,设计了3种对应不同作用机制的工况,且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这3种工况中的流体域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其气流场的速度分布和压力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转杯纺纱器中的气流场是由抽气机制和旋转机制共同决定的;抽气机制为纤维输送提供了必要的气流速度和负压条件,旋转机制有利于纤维向转杯滑移面的顺利转移和纤维的有序排列,以及其向凝聚槽的凝聚;在这2种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转杯纺独特的气流纺纱环境。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型转杯纺因单分梳技术的限制只能纯纺或者混纺性能相近的纤维原料却难以生产纤维性能差异较大的混纺纱的问题,以及基于近年来双喂给双分梳新型转杯纺技术的研究,介绍了传统型转杯纺的成纱机制以及双喂给转杯纺技术的特点,并对比分析了传统型转杯纺纺纱器和双喂给转杯纺纺纱器的结构。通过数值模拟和样纱试纺实验,分析比较了传统型转杯纺和双喂给转杯纺转杯内部流场分布特征,包括转杯内涡流、气流速度以及压强分布,同时也进一步对比分析了2种转杯纺成纱系统所纺纱线的成纱结构及其成纱性能,验证了双喂给转杯纺纺纱技术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7.
近日,由世界领先的液压破拆设备和液压工作机具提供商——德国达尔达有限公司和德国金斯霍夫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的达尔达金斯霍夫(北京)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成立后的新公司将负责德国达尔达(Darda)、金斯霍夫(Kinshofer)以及丹麦空(Hycon)的品牌和产品在整个大中华地区的市场推广、产品销售、售后服务以及技术支持等工作。  相似文献   
8.
致力于将世界项级拆除设备和施工方法引进到中国的达尔达金斯霍夫(北京)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将联袂德国达尔达有限公司、丹麦海空有限公司、德国金斯霍夫有限公司和瑞典布鲁克有限公司共同展示他们领先世界的液压拆除设备和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9.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实验是植保专业的重要课程。目前面临实验内容多,学时数少;学生人数多,指导教师少;课程内容单一等问题。通过翻转课堂和个性化教学改革,丰富实验教学内容和材料,增加课前教学资源,补充实验指导人员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及其实施,明显地增加了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