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4篇
水利工程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研究了不同铁铝硅摩尔比条件下新型混凝剂对氟的去除效果,并考察熟化时间对混凝剂除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混凝剂在(Al+Fe)/Si(mol/mol)=5且Al/Fe(mol/mol)=1时除氟效果最好,60 min后氟离子(F~-)浓度降至5. 3 mg/L,除氟率达81. 1%。但是,聚硅酸中单独引入铁盐或铝盐时除氟效果较差。新型混凝剂放置15 d对除氟效果影响不大。该新型混凝剂在废水除氟方面具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
应用高径比为3.67的SBR反应柱R1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结果表明,经90 d培养即可获得粒径主要分布在0.5~1.0 mm、形状规则、结构密实的好氧颗粒污泥。R1中颗粒污泥MLSS为5 500 mg/L,SVI_(30)为36 m L/g,好氧颗粒污泥沉降性能明显优于常规活性污泥。应用培养的好氧颗粒污泥处理实际集成电路工业综合废水,废水COD、氨氮、TP和TN去除率分别在85%、80%、60%和47%以上。通过污泥产率分析得出,好氧颗粒污泥比活性污泥污泥原位减量41.5%。  相似文献   
3.
针对流域水环境风险问题,归纳了国内外环境风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估研究进展。研究表明,国内水环境风险源识别方面,点源和面源识别方法比较成熟,研究案例很丰富,移动源识别有待加强。风险评估方面,富营养化研究已有适合国内水环境的方法,但是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风险评估主要停留在风险识别阶段,风险评估方法及标准主要参考国外文献,还有待深入研究,以期能提出适合国内环境的风险评价方法和标准。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对污水中氮、磷吸附效果较好的填料,选取7种在污水处理中较常用到的填料(煤渣、火山岩、活性炭、沸石、牡蛎壳、钢渣和河沙)作为研究对象,考察其吸附、解吸特性。结果表明,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均能较好地拟合填料对氨氮(NH_4~+-N)和磷酸盐(PO_4~(3-))的吸附特征。通过Langmuir模型计算,沸石、活性炭、火山岩和牡蛎壳对NH_4~+-N的理论饱和吸附量较大;钢渣、牡蛎壳、沸石和煤渣对PO_4~(3-)盐的理论饱和吸附量较大。在动力学特征研究中,沸石和钢渣分别对NH_4~+-N和PO_4~(3-)保持了较高的吸附速率,同时其解吸风险也较其他填料大。综合评价填料对NH_4~+-N与PO_4~(3-)的等温吸附过程、吸附动力学特征及解吸风险,发现沸石和钢渣分别对NH_4~+-N和PO_4~(3-)具有很强吸附能力,可针对不同浓度含氮、磷废水进行适当选择及搭配使用,牡蛎壳对NH_4~+-N和PO_4~(3-)同时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是作为人工湿地填料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5.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项正在蓬勃发展并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的新技术,在水资源开发利用领域它可在水资源利用规划、工程选址及渠线走向选择及其挖填土石方计算,工程施工及大坝截流适时处理,水库淹没范围及损失,移民安置等方面为决策者和技术人员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处理工具。在水资源保护领域它将在水质监测,城市污染处理规划,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流域(区域)水资源保护规划与评价,水环境保护管理与决策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介绍了两个应用实例,阐述了这方面的应用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深圳市某集成电路工业尾水中有机物浓度低,氨氮、硝态氮、总氮浓度高,BOD5/COD低于0.3,C/N低于1.3,属于低C/N难生物降解废水。现应用生态-A/O生物接触氧化复合系统对该尾水进行中试规模强化生物深度处理。经研究表明,C/N为2.0,HRT为12.4 h是反应系统最佳操作参数,此条件下系统运行60 d后,COD、氨氮、总氮去除率分别为82.7%、84.3%、65.9%,当中COD、总氮去除率比现有实际深度处理工程出水分别高10%、45%左右,反应系统水生植物茎叶葱绿,植物根系和生物填料微生物挂膜情况良好,微生物量较大。  相似文献   
7.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水华”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汉汉中下游近年出现“水华”的根本原因是汉江下游水体质污染严重,氮、磷等污染物浓度过高,春季枯水期流量小于一定值时,汉江下游水体成为狭长的“湖泊”,水流缓慢,当气温升高时,藻类大量繁殖形成“水华”。采用WARSQ生态模型模拟汉江水质,结果表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投入运行后,调水82亿m^3,无“引江济汉”工程方案下,由于水库调度作用,春季流量增大,满足春季“水华”发生的水文条件的年度比调水前没有增加,调水基本没有影响汉江下游“水华”的年内持续时长,其他调水方案下,由于实施“引江济江”工程,目前汉江中下游“水华”现象将基本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