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7篇
矿业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20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驱油微生物营养组分在油藏中的消耗吸附及运移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宝力格油田整体微生物循环驱过程中产出液的长期跟踪监测发现,从油井产出液中监测到的营养液浓度要远低于对应水井的注入浓度,尤其是葡萄糖的浓度始终检测不到,而且在油井产出液中监测到的微生物数量要比注入井低2个数量级左右。为了弄清楚注入的营养液组分在地层中的运移消耗情况,文章通过室内大型物模驱油实验及现场跟踪监测来深入研究微生物、营养液不同组分及代谢产物在油藏中的消耗、吸附及运移规律,结果发现,注入的葡萄糖在地层中有较强的吸附作用,而且由于代谢很快导致其难以进入到油藏深处,这也是目前制约现场微生物驱油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代谢产物的分析表明葡萄糖主要被微生物代谢为有机酸,而葡萄糖及有机酸浓度对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有着重要影响。氯化铵和磷酸二氢钾在地层中的吸附相对较小,但磷酸根在地层中的运移速度要比铵根慢,而且在pH较高的情况下很容易与地层水中的钙镁离子结合形成沉淀。该研究结果为微驱营养液的优化及注入工艺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GC/MS分析平湖油田钻井废弃液含有烃类、酸类和酯类等23种有机污染物质。16SrRNA基因文库分子生物学方法测得的微生物生态多样性表明,废弃液中微生物种类丰富,包括γ和β变形杆菌细菌,其中γ-Proteobacteria是优势菌群,占克隆总数的78.6%。从废弃液中分离得到了一株石油烃降解菌,对废弃液有良好降解效果,COD和TOC去除率在50%以上,经鉴定该菌是Serratia marcescens。  相似文献   
3.
秦慧  叶汝强  牟伯中 《油田化学》2013,30(3):464-470
针对三次采油中常用的含碱体系,介绍了原油中的碱水乳化活性组分,主要为有机酸、起辅助作用的非酸合氧化合物和其他非酸组分。有些原油还含有影响其碱水乳化性能的特殊微量组分,如硅氧烷、氨基酸和苯胺。综述了含碱体系驱油机理,包括降低界面张力、润湿反转、乳化、增大水相黏性、改变原油流变性、增溶刚性膜和热力学分析,以及碱、盐等影响因素。图2参60  相似文献   
4.
根据宝力格油田巴19断块地质条件、水驱开发特点及目前稳产存在的问题,华北油田公司通过在该断块建立稳定微生物场来实现整体微生物循环驱。实验首先从目标油藏筛选出4株高效采油菌,室内研究表明这四种茵不但能够很好地适应油藏环境,而且对原油具有很好的降黏乳化效果。气相色谱分析表明所筛选茵种能够以原油为碳源,有效降解长链烃,尤其将这4株茵按等比例复配后效果更佳,降黏率达52.8%,在水驱(采收率49.5%)的基础上,物模驱油提高采收率为9.1%。33口注水井进行两轮次的微生物驱后地层中的茵液浓度普遍在10~5~10~6个/mL之间,注入的目标茵得到有效生长和繁殖,并且能够维持8个月以上。微生物驱后含水率被控制在85%以下,采收率明显提高,12个月累计增油15000 t,投入产出比达到1:2.5。该研究为微生物采油技术现场应用提供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5.
粘土/水分散体系的粘度方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不同分散相浓度及不同剪切速率条件下蒙脱石粘土 /水分散体系的表观粘度 ,采用将分散相浓度外推到零的方法求得分散体系的极限粘度 ,建立了体系极限粘度与分散相浓度之间关系 ,讨论了影响粘度方程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7.
1 INTRODUCTION Microorganisms have been extensively used in industry including microbial enhanced oil recovery[1], groundwater contamination cleanup[2,3], bioremedia- tion of sewage and contaminated soil[4―6]. Since most of microorganism inhabits in porous media like soil and subsurface environments, it is important to under- stand the mechanism of the microbial transport in po- rous media. The transport of microorganism in porous media is involved in both physicochemical and biological p…  相似文献   
8.
李燕  牟伯中 《油田化学》2005,22(1):89-92
细菌的扩散作用与细菌在位繁殖及微生物驱油数学模型直接相关。针对微生物驱油过程,应用改进的毛细管法,结合细菌群体的通量模型,实验测定了在微生物驱油方面有应用潜力的菌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HSO121的扩散系数。该方法是将一根含有缓冲介质的毛细管插入菌悬液腔内,经过一定时间测定扩散进毛细管的细菌个数,进而求出细菌的扩散系数Db。在实验条件下测得枯草芽孢杆菌HSO121在35℃下的扩散系数为1.2×10-6cm2/s,而文献报道的多种细菌的扩散系数值在3.2×10-7~8.3×10-6cm2/s范围。对比细菌扩散与化学物质扩散的异同,发现非能动菌的扩散类似惰性粒子的布朗扩散,而能动菌的扩散主要基于其随机运动能力,布朗运动的影响可以忽略。图1表1参20。  相似文献   
9.
屏蔽式暂堵技术中钻井液固相颗粒的最优化计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屏蔽式暂堵技术时,如何确定钻井液中固相颗粒的粒径及其所占比例是一个关键因素。分析了内、外屏蔽的形成机理。认为储层中的孔隙喉道截面和外屏蔽(滤饼)中已沉积颗粒之间的孔隙喉道截面都可处理为曲边三角形,根据曲边三角形的内切圆半径可以确定下一级颗粒的半径。钻井液中固相颗粒粒径的最佳比例关系为1,0.16,0.07,0.037,0.023,0.016,……。此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一致。给出了各级颗粒数量所占比例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物理化学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经过五年物理化学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在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模式和师资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认识和经验。只有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前提,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才能积极稳妥地推进双语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