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8篇
综合类   10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8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0篇
矿业工程   6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4篇
水利工程   6篇
石油天然气   10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冶金工业   2篇
原子能技术   10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六边形套管型燃料堆芯临界物理试验方案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验证六边形套管型燃料堆芯核设计计算程序CELL和CPLEV2的计算精度和可靠性,本文根据六边形套管型燃料堆芯临界物理试验内容,提出了11个堆芯临界物理试验方案,并进行了计算论证分析。其中,临界质量测量方案考虑了计算与实际有偏差时,可以对堆芯布置进行微调,确保全提棒有效增殖因子与临界状态的偏差在可接受范围内。论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堆芯装载方案满足堆芯核设计程序可靠性检验要求,可以作为六边形套管型燃料堆芯临界物理试验方案。   相似文献   
2.
全陶瓷微封装(Fully Ceramic Microencapsulated,FCM)燃料是一种将三结构同向性型(Tri-structural isotropic,TRISO)燃料颗粒弥散于SiC基质的先进燃料,具有良好的包容裂变产物的能力,能有效地改善核燃料在严重事故下保持结构完整性的能力,有利于降低核电站发生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的风险,是耐事故燃料(Accident Tolerant Fuel,ATF)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与传统UO_2陶瓷芯块燃料相比,FCM燃料的U装量较少,且燃料基体采用SiC,慢化能力较好,可能导致FCM燃料应用于商业压水堆时寿期初慢化剂温度系数为正,不能满足堆芯的固有安全性。本文以标准AFA3G 17×17栅格形式的UO_2-Zr合金燃料组件为参照对象,采用中核集团自主研发的NESTOR软件,分析了17×17和13×13两种栅格形式的FCM燃料(UN核芯)组件的中子学特性,评价了由13×13栅格形式的FCM燃料(UN核芯)组成反应堆堆芯的总体物理特性。研究表明:含钆可燃毒物的13×13栅格形式的FCM燃料(UN核芯)组件可满足欠慢化要求,13×13栅格形式的FCM燃料(UN核芯)用于大型商业压水堆堆芯的慢化剂温度系数可以为负,首循环堆芯可达到与参照堆芯接近的燃耗深度与循环长度,能初步满足商业压水堆堆芯的固有安全性和经济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多元热流体吞吐技术在渤海稠油油藏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然而,随着开发程度不断提高,出现了较明显的井间气窜现象,较大地影响了多元热流体的吞吐整体效果。针对渤海复杂断块稠油多元热流体吞吐过程中出现的井间非凝析气体窜逸现象,开展数值模拟表征研究,应用CMG-STARS软件,以油藏实际数据建立井间窜逸模型,从油藏基础、开发方式以及注热参数三个角度探索分析非凝析气体窜逸程度的影响因素;同时,通过多参数的敏感性分析,筛选出影响程度最大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油藏油层厚度、水平井布井纵向位置以及注入气水比大小是影响窜逸程度的关键因素,分析结果对制定非凝析气体窜逸治理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蔡云  徐锦龙  张茂 《金属学报》2018,23(8):905-911
目的: 分析接受持续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的脓毒症患者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制定更加合理有效的给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4年6月到2016年5月间入住一综合性三级乙等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接受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30 min内给予患者首剂4.5 g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对给药结束后0、15、30、45、60、90、120、180、240、360、480 min的静脉血样进行药物浓度测定,采用无房室方法进行药动学分析,DAS 3.2.1软件计算药代学参数,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患者特征及CRRT参数与药代动力学的关系。以给药后8 h内血药浓度超过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时间大于50%(f%T>MIC>50%)作为药效学达标的指标。结果: 总共纳入8名患者。CVVHDF均采用前稀释方式。哌拉西林和他唑巴坦的峰浓度(C max)分别为116.11(98.03~152.29)和21.60(15.9~29.69) mg/L,分布容积(V d)分别为1.05(0.70~1.56)和0.69(0.56~0.78)L/kg,清除半衰期(t 1/2)分别为4.79(3.30~8.27)和4.38(3.35~5.52)h,总清除率(CL)分别为7.67(5.66~9.71)和6.11(4.36~10.03)L/h。多因素分析提示哌拉西林的Cmax与置换液流速显著负相关(β:-0.854,95%CI:-0.148~-0.036,P=0.007),CL与废液流速显著正相关(β:0.883,95%CI:0.133~0.433,P=0.004)。 假设MIC≤16 mg/L时所有患者均达到药效学目标,当16 mg/L<MIC<32 mg/L时,仅有5名患者(62.5%)达标,而当MIC≥64 mg/L,则所有患者均未能达标。结论: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在脓毒症患者接受CVVHDF时无论是哌拉西林还是他唑巴坦均表现为C max明显降低、t 1/2明显延长、CL降低,哌拉西林和他唑巴坦的CL和t 1/2基本一致。对于行CVVHDF的脓毒症患者,当细菌的MIC>32 mg/L,首剂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 g可能剂量不足。  相似文献   
5.
在异步电动机发生转子断条故障时,定子电流中会出现(1-2s)f频率分量,以此作为故障特征频率分量,但相对于基频f,其幅值较小且靠近基频,容易被淹没。本文采用的一种基于小波包分解与单节点重构改进算法,可以突出故障特征频率分量(1-2s)f,避免基频影响。仿真和实验结果均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地诊断出电机转子断条故障。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微小RNA(miRNA)基因突变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聚介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银染法检测4种人类MM细胞系(KM-3、ARH-77、U266、RPMI8226)、20例MM患者及20例血液学正常者12种miRNA基因突变,实验结果结合临床分析.结果 细胞系KM-3、RPMI8226检测出miRNA-335基因突变;MM患者中检出miR-19a、miR-19b和miRNA-335基因突变各1例,总突变率为15.00%(3/20);正常对照组未检出突变.病例组突变者中1例确诊4个月左右死亡,2例取材时已处于疾病终末期.结论 miRNA基因在MM中存在较高的突变率,miR-19a、miR-19b和miRNA-335基因突变可能与MM发病机制有关;发生突变的患者(表现)临床预后差,对miR-19a、miR-19b和miRNA-335基因突变的检测可能有助于对MM病程进展和预后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西方高校师生关系的发展经历了人道主义阶段、教师中心阶段、学生中心阶段和民主平等四个阶段,目前,西方高校师生关系的特点主要有突出人性、重视平等、注重互动、强调合作四个方面.借鉴西方构建高校师生关系中有益的做法,结合我国国情和传统文化,从以人为本、重视平等、注重互动、强调合作四个方面构建我国高校和谐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掺加有机絮凝剂(纤维素类、聚丙烯酰胺)和矿物掺和料(矿渣、硅灰)对水泥壁后注浆材料的工作性、稳定性、力学性能和抗水分散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抗水分散剂种类,开发出一种新型的抗水分散壁后注浆外加剂.  相似文献   
9.
蔡云 《江淮水利科技》2012,(4):13-14,27
对工程施工环节进行控制,是确保工程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的基础。在分析滁河一级站节制闸除险加固工程概况、任务及工程特点的基础上,对施工过程中的进度、质量、投资及安全生产环节进行了分解,制定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工程完工后的试运行结果显示,除险加固效果良好。通过制定的各项过程措施,有利地保证了主体工程的按期完成,工程质量可靠,总造价处于预算范围内,整个施工期间无安全事故,对其它类似水利工程的除险加固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蔡云  黄淑珍 《纺织学报》1990,11(9):31-32,30
木文对山羊毛的性能做了测试分析,并通过纺纱、染色、织毯、洗毯等工艺过程的试验,成品质量、风格的测试、评定,初步论证了山羊毛在地毯上应用的可行性及山羊毛对地毯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