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1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9篇
化学工业   32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5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36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要评述了混凝土耐久性与孔隙率及渗透性的关系.通过采用纯酒精测试混凝土孔隙率;透氩气性能测试混凝土渗透性,并用Klinkenberg效应进行校正,试验研究了混凝土加热前后孔隙率及渗透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混凝土受高温后,:孔隙率及渗透性明显增大,从而可证明其耐久性降低.  相似文献   
2.
以水性环氧树脂乳液和水性硅溶胶作为成膜基料,添加防锈颜填料,制备了一种有机-无机水性复合防腐涂料。研究了防腐涂料的腐蚀速率以及水性硅溶胶用量对涂层在不同腐蚀介质中的耐蚀性,及其表干时间、实干时间、硬度、附着力和耐盐雾性的影响,通过电化学方法确定了涂层的最佳厚度。结果表明:当防闪锈剂添加量为1%(w)、颜基比为20%(w)、水性硅溶胶的质量占水性环氧树脂质量的15%、漆膜厚度为180μm时,所制复合水性防腐涂料具备良好的耐水、耐碱、耐盐雾性。  相似文献   
3.
首先,以全氟(2-甲基-3-氧杂己基)氟化物(六氟环氧丙烷二聚体)和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792)为原料制备一种氟化硅氧烷,用FTIR和1HNMR表征其结构.然后,将氟化硅氧烷与聚醚胺共同固化环氧树脂DGEBA(双酚A型二缩水甘油醚),测试了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性能.结果表明,与未改性环氧树脂相比,加入氟化硅氧烷使含氟量1%(以DGEBA质量计)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表面静态水接触角由72.0°增至103.2°,表面能由(42.08±2.17)mN/m降至(20.55±1.45)mN/m,40 d吸水率由1.75%降至1.38%,有效提高了材料的疏水性;介电常数由3.83降低至3.63;材料热分解5%温度由339℃升高至347℃;拉伸及弯曲力学性能分别提高了8.5%及7.7%.含氟量为1%时,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佳,差式量热扫描和动态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少量改性剂可以促进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提高固化度和交联密度;当氟化硅氧烷添加量增加时,材料内部发生显著的微相分离并导致性能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4.
以双(4–(对氟苯甲酰基)苯基)苯基氧化膦为A2单体,11,,1–三(4–羟基苯)乙烷为B3单体,通过A2+B3方法合成了含三苯基膦结构可溶性超支化聚芳醚酮(HPEKKs),有效地避免了凝胶化现象.通过改变A2/B3的比率改变HPEKKs的封端基团,并通过1H NMR和FTI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1H NMR测量羟基封端HPEKKs(HPEKK-OH)的支化度和氟原子封端的HPEKKs(HPEKK-F)支化度分别达到0.62和0.85.DSC测量HPEKK-OH和HPEKK-F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别为151℃和131℃.TGA测量HPEKKs在失重率为5%时热分解温度达到500℃以上.HPEKK-OH和HPEKK-F可以很好地溶解于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乙酰胺和二甲基亚砜等多种有机溶剂.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述了纺织品中砷含量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原子荧光光度法(AFS)、原子发射光谱法(A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以及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等检测方法,对检测方法和检测结果进行了比较,为纺织品中砷元素的测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吴靖娜  潘南  陈晓婷  陈贝  刘智禹 《食品科学》2022,43(19):174-183
本研究以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诱导的免疫力低下小鼠为模型,探究红毛藻多糖(Bangia fusco-purpurea polysaccharides,BFP)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力的影响。结果表明,BFP干预能够显著提高免疫抑制小鼠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和清除碳颗粒能力;增强T淋巴细胞增殖作用,上调CD4+ T细胞比例,降低CD8+ T细胞比例并增加CD4+/CD8+,降低辅助性T细胞17和CD3-CD19+ B细胞的比例;提高血清溶血素、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A和IgG、免疫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干扰素-γ(interferon-γ,INF-γ)的质量浓度,对免疫抑制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均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在明确BFP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具有保护作用的基础上,分析其对免疫抑制小鼠肠道相关免疫细胞表面受体的影响,发现BFP能够显著或极显著下调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2、TLR4、IL-6和TNF-α基因(P<0.05)和蛋白(P<0.01)的表达,推测BFP通过TLR2/TLR4下游相关信号通路调节轴发挥增强免疫力的功能。本研究可为深入认识海洋食品的营养价值,推进海洋食品在居民膳食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双斑东方鲀在冷藏过程中水分变化和品质劣变之间的相关性,本实验以新鲜双斑东方鲀为研究对象,将其分别置于4、0 ℃下贮藏11 d,隔天进行物理(剪切力、咀嚼性、色差值、持水性、低场核磁T2弛豫时间)、化学(pH、挥发性盐基氮值、鲜度K值)和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的测定,并运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LF-NMR)结合主成分分析评估其货架期。结果表明,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4、0 ℃组鱼肉的剪切力、咀嚼性、L*值、持水性、T21(结合水)和T23(自由水)含量均呈下降趋势;pH、菌落总数(TVC)、挥发性盐基氮值(TVB-N)和鲜度(K值)则不断增加;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21和T23含量与pH、TVC、TVB-N和K值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T22与TVC和K值显著相关(P<0.05);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分析结果显示,双斑东方鲀在0、4 ℃条件下分别于第5和第7 d开始发生腐败变质,与理化指标的分析结果一致。综上,通过LF-NMR结合PCA分析可以更直观的分析双斑东方鲀冷藏过程中的水分分布与其品质之间的相关性,可较好区分不同贮藏期间双斑东方鲀水分及品质变化情况,因此,可考虑运用LF-NMR结合PCA分析技术快速检测双斑东方鲀在冷藏期间品质及新鲜度变化。  相似文献   
8.
贾哲  陈晓婷  潘南  蔡水淋  张怡  刘智禹 《食品科学》2021,42(20):188-196
以双斑东方鲀鱼肉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子鼻及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联用技术对冷藏(0 ℃和4 ℃)过程中双斑东方鲀鱼肉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种类和相对含量进行分析,探索鱼肉在冷藏过程中挥发性物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双斑东方鲀在4 ℃和0 ℃条件冷藏1~3 d模糊数学感官评分较高,分别在7 d和9 d达到消费者可接受上限;电子鼻传感器响应值的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与线性判别分析能够对不同冷藏时期鱼肉中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差异性分析,且分析结果与HS-SPME-GC-MS检测结果具有一致性。利用HS-SPME-GC-MS技术共检出48 种挥发性物质,包括烃类、醇类、醛类、酯类、芳香族化合物和含氮含硫杂环化合物,新鲜鱼肉具有鱼腥味、清新气味,冷藏11 d后,鱼肉的腥味增强,哈喇味、酸臭味加重,醛类和含氮含硫杂环化合物是导致其风味劣变的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结合气味活性值分析发现1-辛烯-3-醇、己醛、辛醛、壬醛和2,3-辛二酮是鱼肉在冷藏过程中的主要关键风味物质;使用PCA法构建挥发性风味物质综合评价模型为T=0.83T1+0.15T2,评价结果与感官评价结果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由此可见电子鼻结合HS-SPME-GC-MS可用于双斑东方鲀在冷藏过程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区分与判别,可为研究不同冷藏时期的双斑东方鲀鱼肉风味变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1,4-二(对氟苯甲酰基)苯是合成聚芳醚酮的单体之一,采用付-克酰化反应合成了1,4-二(对氟苯甲酰基)苯,并采用红外光谱(IR)、元素分析、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核磁共振谱(1H-NMR)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0.
溶胶—凝胶法制备聚酰亚胺/二氧化硅纳米尺度复合材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正硅酸乙酯在聚酰胺酸的N,N‘-二甲基乙酰胺溶液中进行溶胶-凝胶反应,制备出一系列二氧化硅含量不同的聚酰亚胺/二氧化硅复合薄膜材料,二氧化硅质量分数低于10%的样品是浅黄色的透明薄膜;二氧化硅ω高于10%的样品是棕黄色不透明薄膜。利用IR,TG,SEM,TEC和应力应变测试等方法研究了此类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二氧硅含量较低时,可达到纳米尺度的分散。PI/SiO2复合材料与PI相比,仍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