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硅烷偶联剂(KH560)对三氧化二锑(Sb2O3)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并将其协效二乙基次磷酸铝(ADP)应用于聚酰胺6(PA6)阻燃研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热失重分析对改性Sb2O3进行表征,运用垂直燃烧、氧指数、锥形量热仪、热分析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拉曼光谱等对阻燃PA6进行了阻燃性能及机理分析。结果表明,改性 Sb2O3与Sb2O3相比,与ADP具有更好的协同阻燃效应,其作用机制主要是在气相发挥阻燃作用;当ADP含量为8 %,改性Sb2O3含量为2 %时,阻燃PA6复合材料的UL 94等级达到V?0级,极限氧指数达到33.8 %。  相似文献   
2.
以二乙基次膦酸铝(ADP)为协效剂,与聚磷酸铵(APP)/季戊四醇(PER)传统膨胀型阻燃体系复配,通过熔融共混制备了膨胀阻燃聚丙烯(PP)。采用极限氧指数(LOI)、垂直燃烧测试、锥形量热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热重分析研究了阻燃PP的性能及相关作用机制。结果表明,ADP和APP/PER具有很好的协同阻燃作用,它不但可以同时提高阻燃体系的残炭量和炭层质量,有效抑制熔滴,还可以降低燃烧过程中的生烟量,是更加绿色的阻燃体系。当阻燃体系的总添加量为24%,APP/PER和ADP的质量比为6∶1时,阻燃PP的LOI可达到29.8%,垂直燃烧等级为V–0级,且生烟性比不添加ADP的体系下降了76.9%。阻燃机理研究表明,该体系是以凝聚相为主的凝聚相和气相协同阻燃机制。  相似文献   
3.
以双酚A型苯并嗪(BOZ)为成炭协效剂,二乙基次磷酸铝(ADP)为阻燃剂,通过熔融共混制备了阻燃尼龙66(PA66)复合材料。通过垂直燃烧测试(UL94)、极限氧指数(LOI)、锥形量热(Cone)、SEM以及TGA等考察了复合材料的协同阻燃性能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BOZ和ADP具有良好的协同阻燃效应。适量BOZ的引入不但可以提高材料的阻燃性能,还可以改善材料的热稳定性,并且对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不大。添加占体系质量分数0.3%BOZ和质量分数7.7%ADP时,ADP/BOZ阻燃PA66复合材料的垂直燃烧达到UL94V-0级,LOI达到了32.8%,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分别为81.52、111.11 MPa。阻燃机理研究表明:ADP/BOZ和ADP都是以气相阻燃作用为主的气相和凝聚相协同阻燃机制。  相似文献   
4.
因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模量、生态环保、价格低廉等特点,天然纤维及其增强复合材料在民用及汽车工业中的高附加值应用越来越多。然而易燃性一直是天然纤维及其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应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诟病,因此相应产品的阻燃研究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综述了天然纤维及其聚合物复合材料阻燃改性的研究现状,并对其发展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采用硼酸锌(ZB)与二乙基次膦酸铝(ADP)协同阻燃聚酰胺6(PA6).对其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探讨,并运用垂直燃烧、极限氧指数、锥形量热、热失重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拉曼光谱对阻燃机理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ZB作为协效剂,与ADP的协同阻燃效果显著;当在PA6中添加1.5%(质量分数,下同)ZB和8.5%ADP...  相似文献   
6.
分别采用热重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X-射线粉末衍射仪和旋转流变仪研究了添加了0. 5%的4-乙基苯酚低聚物抗氧剂的聚丙烯复合材料(PP-A)的热性能和流变性能变化。热分析结果表明,加入抗氧剂后的PP-A在空气气氛下的热氧稳定性提高,其分解温度提高了9℃。结晶温度向低温区移动了5℃,结晶峰半峰宽变宽,结晶速率变慢。X射线粉末衍射仪测试表明PP-A的晶型未发生变化。流变测试结果表明PP-A的复数黏度η*、储能模量G'、损耗模量G″均较纯PP升高,随着角频率的增大,剪切稀化现象明显,呈假塑性流体变化。4-乙基苯酚低聚物抗氧剂抑制了PP的氧化降解。纯PP和PP-A的加权松弛谱表明抗氧剂的加入避免了PP轻微的氧化交联现象。  相似文献   
7.
采用硅烷偶联剂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和高分子増容剂M分别对玻璃纤维增强聚甲醛复合材料(POM/GF)进行增容改性,并通过力学性能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旋转流变仪以及差示扫描量热仪探究增容剂类型及其含量对POM/GF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界面形貌、流变行...  相似文献   
8.
基于自身低熔融黏度、固化过程不需添加催化剂、聚合过程中无小分子释放以及固化后树脂卓越的力学性能,近年来苯并噁嗪引起了学术界和诸多工业制造及生产行业的极大兴趣。尽管苯并噁嗪单体含氧、氮六元杂环结构,开环后聚合生成类似酚醛树脂的网状结构,不易燃烧,但仍无法满足高阻燃场合的应用需求。文中从苯并噁嗪的本体改性、共聚改性及物理共混改性三方面,综述了近些年苯并噁嗪树脂阻燃改性的一些研究成果,概述了其作为阻燃协效剂的应用,并对其阻燃改性方法及阻燃应用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采用双螺杆熔融共混的方法,以4种不同的混合顺序,制备了聚甲醛/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纳米碳酸钙(POM/TPU/nano-CaCO3)复合材料。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偏光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熔体流动速率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考察了nano-CaCO3的用量对POM/TPU(90/10)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共混方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4 %的nano-CaCO3与TPU预先混合制成母粒再与POM共混得到的复合材料中POM晶粒发生明显细化,缺口冲击强度高达12.5 kJ/m2,冲击性能较为优异。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近年来不同维度填料增强改性聚甲醛(POM)的研究进展,简述了粒状、纤维状、片状填料对POM增强改性效果,并对增强改性POM复合材料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