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0篇
轻工业   23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卜广玖  王震  陆前进  殷允杰  汪娇 《印染》2020,(4):27-30,34
研究了菲诺CLT型液体分散染料的粒径、扩散性、高低温分散性和储存稳定性等基本性能;分析了液体分散染料的染色上染率、移染性和提升性等应用性能;对比了常规粉状染料和液体分散染料的浸染染色残液。结果表明,CLT型液体分散染料颗粒细致均匀,扩散性、高低温分散性能和存储稳定性优异。三只液体分散染料上染曲线、移染性和提升性相近,染料组合配伍性好。  相似文献   
2.
采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乙二醇200、400、600、800(PEG200、PEG400、PEG600、PEG800)、2,2-二羟甲基丙酸(DMPA)、1-苯基-1,2-乙二醇、中和剂三乙胺(TEA)、甲乙酮肟等为原料,制备了一种阴离子聚氨酯分散剂.通过FTIR、GPC、TG表征了分散剂的结构与性能.利用自制的分散剂采用研磨法制备了液体靛蓝分散液,以液体靛蓝分散液粒径、离心稳定性、储存稳定性为指标,探讨了分散剂链长、用量对分散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磨1 h后,以PEG400为软段合成的聚氨酯分散剂用量为染料质量的60%时制备的液体靛蓝粒径为277.1 nm,1000 r/min离心稳定性达到93.98%,3000 r/min离心稳定性为51.13%,常温放置7 d后粒径变化在20 nm以内,染色后织物的颜色深度(K/S)为10左右,约是粉状靛蓝染色K/S的2倍,染色织物的颜色性能并未改变,SEM显示分散体颗粒大小分布均匀,与分散剂甲基萘磺酸钠的甲醛缩合物(MF)和木质素85A相比,其分散体系稳定性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3.
王博  凡力华  原韵  殷允杰  王潮霞 《纺织学报》2020,41(10):101-106
为赋予棉针织物导电和储电的新功能并将其用于可穿戴器件中,将吡咯单体原位聚合到棉针织物上。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红外光谱仪对棉针织物和聚吡咯的微观形貌以及化学结构进行表征,并测试了聚吡咯/棉针织物在不同拉伸应变时的表面电阻及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聚吡咯充分附着在针织棉纤维上;当拉伸应变从0%增至40%时,织物电阻值从429.2 Ω降至231.4 Ω;织物在5 mV/s条件下的储电面积容量为680.6 mF/cm 2,在2 mA/cm2 条件下为1 014.2 mF/cm2;由聚吡咯/棉针织物组装成的对称型超级电容器在1、5 mA/cm2时的面积容量分别为229.8、161.5 mF/cm2,经过10 000次恒流充放电循环后容量保留率为76.3%。  相似文献   
4.
采用1,4-二氨基蒽醌作为发色体,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反应生成紫色预聚物,与聚乙二醇600通过界面聚合法制备了氨基蒽醌紫色聚氨酯微球。考察了乳化剂种类、用量、乳化速度、发色体用量对微球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聚氧乙烯辛基苯酚醚-10、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聚氧乙烯醚(Tween80)和失水山梨糖醇单油酸酯(Span80)相比,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乳化剂更适合用于聚氨酯球的制备。SDBS质量分数3.5%(以油相为基准)的粒径分布最窄,微球粒径在350 nm左右。微球平均粒径随乳化速度增大而减小,在8000 r/min时粒径分布最集中。发色体在壳层体系中加入量为1 mmol时粒径分布系数最小,平均粒径500 nm。通过SEM和TEM表征,结果显示,聚氨酯微球粒径在500 nm左右,呈表面光滑的球形,内部呈空心结构。氨基蒽醌聚氨酯紫色微球印花织物颜色性能优异,且具有较高色牢度。  相似文献   
5.
阳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具有抗静电性、杀菌性、柔软性、可降解性等优异性能,可广泛应用于纺织印染助剂.根据联结基的不同,分别对含碳氢链、羟基亚甲基链、聚氧乙烯、氨基、芳香链、羰基、硫基、杂环等联结基的阳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工艺进行了分类与综述,同时对它们的应用和性能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司雷雷  高建  殷允杰  王潮霞 《精细化工》2021,38(12):2458-2464
以水杨醛、1,6-己二胺和邻苯二胺为原料,通过醛基与氨基的缩合反应合成了水杨醛席夫碱荧光化合物——水杨醛缩己二胺席夫碱(SSB1)和水杨醛缩邻苯二胺席夫碱(SSB2),并将化合物SSB2制成不同质量分数荧光染料的印花浆对棉织物进行印花处理.对所得化合物进行了表面形貌、化学结构、色谱及热稳定性表征,测试了SSB2荧光印花棉织物的荧光性、颜色、色牢度.结果表明,SSB1、SSB2的产率分别为88.8%和86.0%,相对最大荧光强度分别为8305 a.u.和5444 a.u.,相转变温度分别为75和165℃;所得SSB2荧光印花棉织物耐皂洗牢度最高可达4级,SSB2荧光染料质量分数为10%时,达到最佳的颜色深度和荧光强度.  相似文献   
7.
以4-苯偶氮基苯酚、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乙二醇1 000(PEG Mn=1 000)为原料合成偶氮苯聚氧乙烯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PIP-1 000)。通过红外光谱表征了产物结构,并分析PIP-1 000的表面活性。结果表明,PIP-1 000临界胶束浓度cmc为0.40 mmol/L,表面张力γcmc为43.2 m N/m,HLB值为14.12,饱和吸附量为3.0×10-6mol/m2,分子横截面积为0.55 nm2,最大起泡比为1.1,表明PIP-1 000具有优异的表面活性。研究了PIP-1 000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C12EO7)体系的协同作用,通过调节PIP-1 000用量可达到低浓度、高稳泡的效果,且泡沫半衰期较单一C12EO7溶液增加75%。偶氮苯聚氧乙烯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由于高表面活性,有利于提高泡沫液膜的表面活性剂分子密度,可作为泡沫染整的稳泡剂使用。  相似文献   
8.
为获得一种有效的温变色功能纺织品,采用溶胶微球法制备温变色染料对涤纶织物进行染色,探讨染料浓度、染色pH值及时间对织物K/S值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分析了染色织物温变色机制,考察了温变色涤纶织物的温变色可逆性、温变色响应速度及时间。结果表明:在质量浓度为6g/L,pH为6,染色90min条件下,染色织物的K/S值为11,干、湿摩擦牢度均在4级以上,水洗变色牢度为4级,沾色牢度为5级,染色性能较好。温变色染料在热作用下由于电子转移导致共轭体系减小使染色织物在30~55℃由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温度降低,织物颜色恢复深蓝色,温变色差为30,变色响应速度为17s-1 ,响应时间为1s,因此,溶胶微球法温度响应变色涤纶织物具备灵敏且可逆的温变色性能。  相似文献   
9.
以水杨醛、己二胺、邻苯二胺为原料,通过醛基与氨基的缩合反应合成了两种水杨醛希夫碱荧光化合物SSB1和SSB2,并将化合物SSB2制成不同荧光染料浓度的印花浆对棉织物进行印花处理。对所得化合物进行了表面形貌、化学结构、色谱及热稳定性能的表征;并考察了SSB2荧光印花棉织物的荧光性能、颜色性能、色牢度性能。结果表明:SSB1,SSB2的产率分别为88.8%和86%,相对最大荧光强度分别为8305和5444,相转变温度分别为75℃和165℃;所得SSB2荧光棉印花织物耐皂洗牢度最高可达4级,SSB2荧光染料用量在10%的时候,分别达到最佳的颜色深度和荧光强度。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提高聚苯胺环氧涂层的防腐蚀性能,采用腰果酚改性二乙烯三胺作为固化剂,在聚苯胺环氧树脂体系中引入石墨烯。通过改变石墨烯和聚苯胺的质量比,探究两者之间的协同防腐蚀性能。借助扫描电子显微( SEM)观察到涂层表面石墨烯片层的存在,并测试了涂层的光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石墨烯加入量的增加,涂层光泽和硬度提高,耐冲击性下降,附着力不变。通过塔菲尔曲线测试评估涂层的防腐蚀性能,石墨烯与聚苯胺在环氧树脂体系中质量比为 2∶1时,腐蚀电位最高,腐蚀电流密度最小,腐蚀速率最低,防腐蚀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