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2篇
化学工业   35篇
金属工艺   1篇
轻工业   30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聚醚/氨基硅油的制备及其应用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以含氢硅油,烯基环氧化合物和烯基聚醚为原料,在铂催化剂存在下,通过硅氢加成反应,制成了聚醚/环氧硅油,所得产物再与有机胺反应,制得了聚醚/氨基硅油。研究了含氢硅油粘度,聚醚/氨基硅油的氨基结构,硅质量分数,pH值以及残留Si-H基对聚醚/氨基硅油性能的 影响,结果表明,与聚醚/环氧硅油柔软剂CGF相比,硅质量分数为25.95%,粘度大于10000mPa.s的哌嗪基聚醚硅油能赋予织物更好的柔软,平滑手感及白度,织物静态吸湿性为1″81。  相似文献   
2.
黄良仙  韩星星  牛育华  宋洁  王荣 《精细化工》2021,38(7):1459-1472
将聚乙烯醇(PVA)、硼酸、海藻酸钠(SA)和氯化钙结合构筑双交联凝胶网络,并负载腐植酸钾(KHA)和钙基蒙脱土(MMT)纳米粒子,成功制备了一种双交联凝胶球(PVA/SA/KHA/MMT).该凝胶球用于亚甲基蓝(MB)和Pb(Ⅱ)的去除.通过FTIR、XRD、TGA、SEM-EDS、Zeta电位分析和BET表征了凝胶球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吸附过程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实验数据与Langmuir模型吻合良好.在25℃时,MB和Pb(Ⅱ)的理论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793.65和507.61 mg/g.热力学结果表明,该凝胶球的吸附是自发吸热的,并且是由系统总体熵的增加所驱动.FTIR和XPS结果表明,Pb(Ⅱ)的吸附过程主要是通过羧基的螯合实现,而MB的吸附则通过氢键和静电相互作用发生.PVA/SA/KHA/MMT对MB和Pb(Ⅱ)具有较高的吸附选择性.经过5次循环使用后,凝胶球对MB和Pb(Ⅱ)仍表现出较高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3.
羧基化聚醚有机硅及其构筑的超分子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Si-H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HMS)与烯丙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F6)的硅氢化加成反应合成聚醚-b-聚硅氧烷中间体(PESO),再用马来酸酐对其进一步改性,合成了羧基化聚醚有机硅(CPES),用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确认了CPES的结构,然后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基于CPES及其构筑的超分子膜形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CPES与N-β-氨乙基γ-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ASO-1)在乙酸乙酯稀溶剂介质中自组装构筑的超分子膜CPES/ASO-1,其形貌完全不同于结构基元CPES与ASO-1,在其表面不仅有众多细小亮斑存在,而且还分布有一定数目形体较大、环形亮斑套有小亮斑的分子聚集体.其原因可能是离子化后的CPES胶束在ASO-1分子周围发生单层或多层吸附、团聚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4.
以再生纤维作基质,在其表面组装了N-环己基-γ-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ASO-702).分别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原子力显微镜(AFM)以及接触角测定仪对处理后的再生纤维素表面的形貌进行了观察和表征.结果表明,在再生纤维素表面,氨基聚硅氧烷ASO-702能形成均匀的疏水膜,该膜能有效降低再生纤维基质表面的粗糙度;在处理后的再生纤维表层确有聚硅氧烷膜存在,且该膜疏水.接触角达到91.5°.从而进一步证明了氨基聚硅氧烷在纤维表面的定向排列成膜方式为:硅甲基朝外、Si-O偶极键及阳离子化氨基指向纤维表面.  相似文献   
5.
含氟氨基硅油的制备及其与氨基硅油的应用性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1,3,5-三(甲基三氟丙基)环三硅氧烷(D3F)与N,N-二甲基-β-氨乙基-γ-氨丙基二甲氧基硅烷(KH-602)等进行开环聚合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织物后整理剂AFSO-1,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在应用性能上,与N-β-氨乙基-γ-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ASO-1)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AFSO-1整理织物的柔软性不及ASO-1整理的织物,但拒水性、增深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氨烃基/三氟丙基聚硅氧烷增深剂的红外表征与应用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碱性催化剂作用下,用1,3,5-三(三氟丙基甲基)环三硅氧烷(DF3)与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等进行开环聚合反应,合成了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硅氧烷/三氟丙基甲基硅氧烷共聚物(AFSO).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将其乳化后配成织物增深剂,分别用于黑色、蓝色全棉织物的处理,其增深率分别达到24.7%和13.2%,且织物的柔软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乙酸酐改性氨基聚硅氧烷的成膜性及膜形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接触角测量仪对乙酸酐改性氨基聚硅氧烷的成膜性及膜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氨基聚硅氧烷在单晶硅基底上均能成膜,但不同的氨基聚硅氧烷所形成的膜形貌不同,膜的表面形貌实际上与基团的排列方式有关,氨乙基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在单晶硅基底上可形成均匀、平薹、光滑的疏水膜,而乙酸酐改性的氨乙基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则形成凹凸不平、粗糙的具有弱亲水性的非均匀膜。  相似文献   
8.
以1,3,5-三甲基-1,3,5-三(3′,3′,3′-三氟丙基)环三硅氧烷(D3F)、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四甲基环四硅氧烷(D4H)、六甲基二硅氧烷(MM)为原料,经酸催化开环聚合制得含氟含氢聚硅氧烷(FPHMS),再和烯丙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F6)在铂催化下经硅氢加成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氟硅表面活性剂(FSS).用红外光谱(IR)对FSS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FSS的表面性能等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FSS水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1.0g·L-1,cmc处的表面张力(γcmc)为23.5mN·m-1.质量分数为0.5%的FSS水溶液的发泡力为1.53,5min的稳泡性为0.375,对苯的増溶力为13.7,对煤油、50#机油和苯的乳化力分别是9s、27s和28s,在硬水中的稳定性为5级.  相似文献   
9.
反应性氨基硅乳整理剂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用数均摩尔质量为2640g/mol的含N-β-氨乙基-γ-氨丙基的硅油与0.8%(相对于硅油的质量分数,下同)的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或0.6%的γ-(2,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在90~110℃反应1~4h;再分别用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乙二醇单丁醚和消也化,可制得反应性氨基硅乳RAS-、和RAS-2,将其用于聚酯/胶粘共混纤维织物的整理,轧余率约70%,织物经100℃烘干,180℃固化30s,可  相似文献   
10.
在铂催化剂的作用下,利用4-(β-羟基-γ-烯丙氧)丙氧基-2-羟基二苯甲酮MUV-O与含氢硅油PHMS在甲苯溶剂中的硅氢加成反应,合成了一种侧链携带有二苯甲酮类紫外吸收基团的聚硅氧烷PUVSi。对产物物化性能及其在织物整理中的应用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UVSi的相对密度和折射率随着紫外吸收基团含量的增加而增大;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变宽。用PUVSi整理所得织物柔软度提高,且随着PUVSi中紫外吸收基含量从0.045%增大至0.14%,弯曲刚度经纬总和从830mN增加至880mN;工作浴液的固含量从0.3%增至1.2%,织物的紫外光透过率从81%降至60%,而织物的弯曲刚度经纬总和则从266mN下降到234mN;将N-β-氨乙基-γ-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ASO-1和加入含氢量0·14%的PHMS所制成的PUVSi(PUVSi-1)复配,其整理织物柔软性强于单独使用PUVSi-1。乳化PUVSi时乳化剂T-55的用量(对PUVSi的质量分数)30%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