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杨小林 《橡胶科技》2019,17(8):0447-0451
针对早期轮胎厂建设时生产设备工装及物流存在的问题,对轮胎部件的部分工装进行梳理统一、改进;对比工装的设计,在工厂原有设备基础上选用地面缓存库进行改造,可优化轮胎部件的储存和物流,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升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2.
3.
紫色土丘陵区小流域非点源氮迁移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长江上游紫色土丘陵区盐亭县林山乡典型的集镇小流域和农林复合小流域的非点源氮迁移过程进行了同步监测,比较分析了两不同类型小流域的径流过程及降雨-径流过程中氮素各形态浓度、负荷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了集镇小流域和农林复合小流域径流过程与非点源氮迁移过程均存在较大差异:(1)集镇小流域径流过程与降雨过程迅速响应,径流过程呈现“暴涨暴落”的特点。相反,农林复合小流域径流过程显著滞后于降雨过程,呈现出显著的“滞后效应”。(2)集镇小流域总氮(TN)、颗粒态氮(PN)以及铵态氮(NH4+-N)浓度在降雨径流初期迅速升高,而后迅速下降,呈现明显的“单峰”。相反,农林复合小流域在小雨事件中氮素浓度变化较小,但在中雨和暴雨事件过程中,初期径流中氮浓度较低,而中后期逐渐升高。(3)集镇小流域TN、PN、NH4+-N迁移过程体现了显著的“初始冲刷效应”,其中初期25%的径流量平均携带了50%的TN负荷、71%的PN负荷、64%的NH4+-N负荷,而农林复合小流域TN、可溶性氮(DN)、硝态氮(NO3--N)则体现了一定的“末期冲刷”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以长江上游紫色土区截流堰小流域(0.35 km2)和大兴小流域(4.65km2)为研究对象,应用基于水文过程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模型—改进型DNDC模型对紫色土区小流域径流、泥沙和氮流失过程进行研究。本文采用截流堰小流域2007~2009年和2010~2011年径流、泥沙和氮迁移监测数据分别对模型进行参数率定和验证,检验模型在紫色土区的适用性,然后利用大兴小流域2011年水文、水质监测数据对该模型进行拓展验证,探讨模型在具相似空间结构特征的小流域实现尺度拓展的可行性。结果显示:率定期和验证期月径流、土壤侵蚀、氮流失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Ens大多超过0.80,相对误差Re均在15%以内。拓展验证期间,月径流、土壤侵蚀、总氮(TN)和颗粒态氮(PN)的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Ens分别为0.70、0.55、0.76和0.71,相对误差Re分别为6.2%、31.2%、9.5%和30.4%,模型较好的反映了大兴小流域径流、泥沙和氮迁移过程。但是模型拓展验证期间,泥沙、颗粒态氮的模拟偏差有所增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