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94篇
  免费   407篇
  国内免费   280篇
电工技术   1110篇
综合类   1105篇
化学工业   4007篇
金属工艺   30篇
机械仪表   94篇
建筑科学   244篇
矿业工程   66篇
能源动力   36篇
轻工业   11218篇
水利工程   44篇
石油天然气   707篇
武器工业   25篇
无线电   172篇
一般工业技术   708篇
冶金工业   73篇
原子能技术   106篇
自动化技术   136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300篇
  2022年   303篇
  2021年   260篇
  2020年   321篇
  2019年   277篇
  2018年   147篇
  2017年   245篇
  2016年   276篇
  2015年   361篇
  2014年   826篇
  2013年   760篇
  2012年   873篇
  2011年   885篇
  2010年   840篇
  2009年   885篇
  2008年   1004篇
  2007年   933篇
  2006年   895篇
  2005年   984篇
  2004年   927篇
  2003年   811篇
  2002年   681篇
  2001年   627篇
  2000年   567篇
  1999年   577篇
  1998年   507篇
  1997年   447篇
  1996年   513篇
  1995年   508篇
  1994年   437篇
  1993年   394篇
  1992年   335篇
  1991年   361篇
  1990年   361篇
  1989年   311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提取的苏木素对黏胶织物进行染色,探讨苏木素对黏胶织物染色的可行性。测试表明,最佳染色工艺为:染液质量分数4%,染液pH值=5,染色温度80℃,染色时间60 min。染色后,织物的力学性能略有下降,折皱回复性能略有上升,织物的服用性能未受影响,且耐洗色牢度良好。认为:利用苏木素对黏胶织物进行染色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张梦迪  张维  姚继明 《纺织学报》2022,43(2):196-201
为提高靛蓝染色废水电絮凝处理效率,以天然黏土矿物为协同吸附剂,采用电絮凝-吸附联合工艺处理靛蓝染色废水。探究黏土类型对絮体沉降速率和Zeta电位的影响,通过废水色度、浊度、脱色率和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评价絮凝处理效果。确定最佳黏土矿物种类并结合絮体显微观察,进一步分析黏土矿物与电絮凝的协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黏土矿物加入可降低Zeta电位绝对值;硅藻土与电絮凝协同的主要絮凝机制为网捕卷扫,同时兼具一定的电荷中和与吸附架桥作用;电絮凝反应结束后,仅需加入1 g/L硅藻土反应3 min,Zeta电位绝对值可达到最低,为15.585 mV,废水脱色率提升至94.08%。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油基钻井液降滤失剂耐温性能不足、影响体系流变等问题,基于自交联改性思路,以N-羟甲基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与丙烯酸丁酯和苯乙烯进行乳液聚合,研制了一种自交联型油基钻井液降滤失剂(BSN)。通过红外光谱仪、激光粒度仪和透射电镜表征了BSN的主要官能团、微观形貌和自交联特征。实验结果表明,BSN含有自交联功能基团羟甲基,平均粒径为247 nm,颗粒间具有明显的交联结构。热重测试结果显示,BSN热稳定性良好,初始分解温度高达355℃,显著高于非自交联型的降滤失剂BS(278℃)。在油基钻井液体系中添加1%的BSN,不仅不影响体系流变参数而且能够提高破乳电压,180℃下的高温高压滤失量仅为4 mL,滤失控制能力明显优于非交联型的降滤失剂BS以及3%的传统油基钻井液降滤失剂有机褐煤和氧化沥青。  相似文献   
4.
内部侵蚀是造成堤防、大坝、路基等诸多结构失稳的主要原因之一。现有对土体内部侵蚀特性的研究大多基于静态加载,且无法定量描述细颗粒迁移的相关规律。为此,采用自主研发的土体渗透试验装置,对2组不同级配的染色标定砂土开展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内部侵蚀试验,探究循环荷载下砂土内部侵蚀过程中的水力响应机制,并定量描述流失颗粒的粒径组成及成分来源。试验结果表明:循环荷载–水头作用下,在现有土体稳定性判别方法中表现为稳定土体的试样A仍发生了一定质量的颗粒流失,之后又会达到新的平衡状态;而表现为不稳定土体的试样B则会发生持续且显著的颗粒流失,渗透系数显著增加。随着外部水头的提升,流失颗粒平均粒径逐渐增大、且流失颗粒所来源于土层逐渐加深。循环荷载–水头作用下,砂土试样间产生上下波动的孔隙水压力,在各层位间形成振荡的水力梯度,从而影响土体内部稳定性。研究结果加深了对内部侵蚀特性的认识,为完善相关病害的发展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与试验支撑。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微硅粉液体地膜的降解性,对比了两种交联膜的降解失重率,结构形貌和对土壤微量元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预交联微硅粉液体地膜(预交联地膜,下同)在降解过程中具有良好的耐久性,不产生微孔结构,而直接交联微硅粉液体地膜(直接交联地膜,下同)耐久性较差,两种交联地膜在光照条件下具有较低的失重率,在实际应用中,微硅粉能够提高土壤中Si、K、Ca、Mg的含量,有助于植物生长。  相似文献   
6.
7.
原液着色PLA生物基纤维解决了PLA纤维的传统染色的色牢度及颜色局限性问题,赋予纤维抑菌、凉感、亲肤、吸湿排汗、绿色健康和可完全生物降解等性能,同时更加绿色环保,减少了废水及CO2的排放,从根本上保证了PLA纤维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势必成为未来生物基纤维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8.
采用水浸提法从苦丁茶及黄芩中提取天然黄酮类物质,并按一定比例将两者复配制得复合物对纯棉针织物进行染色,通过测试浸提液吸收光谱曲线、染后样品K/S值及UPF值优化复合物复配比例,并研究了在最优化复配比例复合物的条件下,纯棉针织物染色时温度、时间、电解质用量及固色剂用量等对织物防紫外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配制得的天然黄酮类复合物均可强烈吸收280~400 nm紫外线,当复配比例为2∶8时,复合物紫外线吸收性能最强;采用复配比例为2∶8的复合物进行染色,最佳染色工艺:80℃染色90 min,氯化钠用量20 g/L,染色后织物具有良好的防紫外线性能;使用无醛固色剂DM-2518提高染色织物耐洗性,织物经30次皂洗后防紫外线性能仍能满足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9.
采用叶绿素铜钠盐对羊毛、蚕丝和锦纶针织物进行染色。探讨了染色pH值、温度、氯化钠用量、染色时间、染料用量对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测试了染色织物的色牢度。结果表明,叶绿素铜钠盐染料适合在酸性条件下上染羊毛、蚕丝和锦纶,染色温度越高织物表观色深越深,氯化钠在酸性条件下起缓染作用;叶绿素铜钠盐对羊毛、蚕丝和锦纶直接染色的最佳工艺是染液pH值为4,升温至100℃保温60min,染色织物的耐皂洗色牢度和耐摩擦色牢度均在3级以上。  相似文献   
10.
王慧  赵志军 《针织工业》2020,(11):44-48
采用水煎法萃取五倍子染液,选取后媒染染色工艺,探讨染色时间、温度、染液质量分数、媒染剂浓度、染色次数等最佳工艺,并确定五倍子染制柞蚕丝黑色调的显色范围。结果表明,五倍子染制柞蚕丝染色工艺条件:浴比1∶50、染色温度80℃、染色时间40 min、五倍子染液质量分数12.50%~50.00%、皂矾媒染剂质量浓度0.01~5.00 g/L、媒染时间15 min、染色次数2~7次;通过调整五倍子染液质量分数、皂矾媒染剂质量浓度、染色次数,可以染制明度L~*值为10.00~80.00不同色阶的黑色调;将五倍子柞蚕丝染制的15种不同色阶与潘通色卡进行比照后发现,其色调对应关系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