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56篇
  免费   1496篇
  国内免费   747篇
电工技术   319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1551篇
化学工业   13744篇
金属工艺   782篇
机械仪表   292篇
建筑科学   412篇
矿业工程   1194篇
能源动力   200篇
轻工业   5674篇
水利工程   43篇
石油天然气   2595篇
武器工业   49篇
无线电   69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894篇
冶金工业   2355篇
原子能技术   241篇
自动化技术   157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675篇
  2022年   697篇
  2021年   608篇
  2020年   802篇
  2019年   901篇
  2018年   361篇
  2017年   620篇
  2016年   713篇
  2015年   874篇
  2014年   1773篇
  2013年   1412篇
  2012年   1640篇
  2011年   1655篇
  2010年   1434篇
  2009年   1563篇
  2008年   1828篇
  2007年   1535篇
  2006年   1387篇
  2005年   1559篇
  2004年   1404篇
  2003年   1187篇
  2002年   967篇
  2001年   855篇
  2000年   858篇
  1999年   710篇
  1998年   599篇
  1997年   545篇
  1996年   492篇
  1995年   459篇
  1994年   400篇
  1993年   311篇
  1992年   362篇
  1991年   318篇
  1990年   268篇
  1989年   236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和聚乳酸(PLA)进行共混,然后添加竹粉、木质素和秸秆粉,利用混合熔融造粒、挤出吹膜工艺制备了PBAT/PLA/生物质粉(BP)(质量比74.26/4.95/19.80)复合垃圾袋,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SEM)、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测试(XRD)、热重分析仪(TG)及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等对垃圾袋的微观形貌、组成、耐热性能、拉伸性能及抗漏性能进行了测试和表征,对其实用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3种BP在PBAT/PLA基体中分散性较好,对薄膜结构和热性能几乎没有影响;添加竹粉和木质素材料的垃圾袋相比于添加秸秆粉的垃圾袋有明显的强度优势,强度提高了40 %以上。本研究对于降低PBAT/PLA垃圾袋的生产成本、促进生物降解材料的产业化应用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玉米淀粉、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为主要原材料,甘油为主增塑剂,山梨醇、聚乙烯醇200(PEG200)、二甲基甲酰胺等为辅增塑剂,通过挤出机造粒再吹塑方法制成淀粉填充PBAT薄膜。研究对比了不同增塑剂在淀粉填充PBAT材料中的塑化效果,同时探究了不同塑化剂对复合薄膜力学性能、表面粗糙度、吸水率、溶出率及熔体流动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山梨醇与甘油组成的复合增塑剂的塑化效果要优于PEG200和二甲基甲酰胺,淀粉在PBAT薄膜中的粒径最小、分散最均匀,且薄膜的拉伸强度、断裂生产率、摆锤冲击强度得到明显提高。PEG200和二甲基甲酰胺与甘油的复合增塑剂对淀粉的塑化未起到作用,但二甲基甲酰胺能与淀粉分子形成较为稳定的氢键,可以大幅度降低薄膜中淀粉的溶出率。薄膜的吸水性主要取决于淀粉的吸水性。熔体流动速率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体现淀粉的塑化情况。  相似文献   
3.
采用酸浸法从新疆紫金低品位氧化锌矿及含锌废石制备碱式碳酸锌。在磨矿细度为-74μm占30%,液固比2,硫酸用量52kg/t矿,浸出时间2h,终点pH 1.5~2.0,锌浸出率为63%,氧化锌浸出率97%左右;浸出液采用碳酸钙预中和—碳酸钠沉锌工艺回收锌,在预中和终点pH 4.5~5.0、碳酸钠沉锌终点pH 8.0左右,最终获得锌沉淀率为99%,锌品位约50%的碱式碳酸锌产品,该产品可作为生产电锌的原料。  相似文献   
4.
采用乙二醇做萃取剂,150℃加热回流2.5 h处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切片试样,再以异丙醇为内标物,采用气相色谱内标工作曲线法测定了PBT切片中游离四氢呋喃(THF)的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加标回收率为96.3%~98.6%,相对标准偏差为2.6%~3.5%,均符合国家标准对化学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的要求;与现有的方法相比,该方法不需要使用昂贵的顶空进样器,试样不需要粉碎剪切等复杂的处理操作,具有操作简便、结果可靠等优点,完全可以应用于PBT实际生产中。  相似文献   
5.
光催化燃料电池(PFC)对有机污染物的高效能量回收方面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研究提出了一种由BiVO4为光阳极和Si-NW为阴极的新型单光照PFC系统.探讨了不同表面活性剂作为诱导剂对钒酸铋晶面生长的影响,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了具有不同形貌的钒酸铋材料.采用XRD、SEM对所制备的BiVO4进行表征.在AM 1.5G的模拟太阳光照下,研究了PFC污水处理和产电协同作用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球状纳米钒酸铋对亚甲基蓝溶液的降解效率可达49%/4 h;本实验所构建PFC系统在以亚甲基蓝为模拟有机污染物的条件下达到的最大功率密度为0.034 mW·cm-2,是该体系以葡萄糖为模拟有机污染物条件下达到的最大功率密度的3.1倍.  相似文献   
6.
锂离子电容器一个电极采用电池型负极,一个采用电容型正极,因而兼具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的优点,有望成下一代新型储能器件。基于Faraday反应的电池型电极与电容型电极动力学不匹配是锂离子电容器的一个巨大挑战,因此研究者们发展了多种倍率性锂离子电池材料。在这些材料中,钒基材料以其成本低、比容量大、倍率性能优异等优点被认为是锂离子电容器的理想负极材料。综述了包括Li3VO4、VN、Li3V2O5在内的多种不同类型钒基锂离子电池材料的储锂机理与性能优化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锂离子电容器中钒基负极材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植物界富含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天然物质,并对人体健康起到一定的辅助功能。鞣花酸是一种存在于多种水果与坚果中的天然多酚二内酯,其具有抗氧化、抗炎、抑制细菌生长等多种生物活性,并在癌症治疗和疾病预防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国内外众多学者对鞣花酸生物活性进行深入研究,其在人类疾病、肿瘤治疗以及生产生活中应用前景十分广泛。本文对鞣花酸的提取方法、纯化方法以及抗癌、抗氧化、抗炎等多种生物活性的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为后续鞣花酸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9.
砂岩中不同时期形成的碳酸盐胶结物的矿物组成、结构特征、碳氧同位素组成各不相同,利用胶结物中碳稳定同位素组成可指示成岩流体中碳的来源,用氧稳定同位素可估算其结晶时的温度和流体来源。为了获得砂岩胶结物中不同种类碳酸盐的碳氧同位素组成,一般采用离线式选择性酸提取法,分步提取并测试各自的碳、氧同位素组成。针对离线法过程繁琐、效率低的缺点,配制不同比例的石英砂、方解石及白云石混合物样品,采用连续流装置Gasbench与同位素质谱(IRMS)联用技术进行混合物样品与100%磷酸反应的温度及时间优化实验。样品主要粒度范围为63~75 μm,反应温度为25 ℃,反应时间2 h时生成的CO2表示方解石的碳、氧同位素组成;反应温度为25 ℃时,白云石与100%磷酸反应1 h几乎没有CO2生成,2 h时CO2的产率仅约3%。混合物实验表明,在方解石含量大于白云石时,Gasbench-IRMS可以利用选择性酸提取法对方解石、白云石混合物样品进行在线分离,并且分别测试方解石、白云石各自的碳、氧同位素组成。25 ℃反应2 h生成的CO2代表方解石的碳、氧同位素组成,之后再反应2 h后将CO2气体去掉,升温至50 ℃反应18 h测试CO2可代表白云石的δ13C、δ18O。本方法的分析精度δ13C 优于±0.15‰(1σ)、δ18O 优于±0.20‰(1σ)。  相似文献   
10.
针对超深井酸化压裂改造形成的酸蚀裂缝易闭合、导流能力衰减快的问题,合成了新型酸化压裂屏蔽保护剂,并对其自聚性、油溶性、黏附性等关键指标进行了评价。该技术通过对水力裂缝表面非连续的、暂时性屏蔽,阻断酸岩反应,实现酸蚀裂缝由点支撑向面状支撑转变,裂缝有效支撑高度可提高3倍。采用CFD软件模拟优化了屏蔽保护剂颗粒在裂缝中的分布形态,确定了屏蔽保护剂用量、注入排量、携带液种类等工艺参数。该技术在塔河油田高温超深井进行了应用,压裂后效果表明,屏蔽剂在地层温度下黏附性、油溶性达到设计要求,自支撑裂缝的导流能力和有效期明显延长。该技术对提高超深井酸化压裂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