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8篇
  免费   386篇
  国内免费   297篇
电工技术   478篇
综合类   201篇
化学工业   1083篇
金属工艺   56篇
机械仪表   161篇
建筑科学   194篇
矿业工程   252篇
能源动力   132篇
轻工业   360篇
水利工程   72篇
石油天然气   306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825篇
一般工业技术   213篇
冶金工业   375篇
原子能技术   30篇
自动化技术   3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148篇
  2019年   179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135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66篇
  2014年   265篇
  2013年   249篇
  2012年   235篇
  2011年   229篇
  2010年   202篇
  2009年   214篇
  2008年   186篇
  2007年   160篇
  2006年   155篇
  2005年   152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162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103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96篇
  1992年   77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粉末冶金法将纳米单质铜(Cu0)、硅铁(FeSi)、四氧化三铁硅涂层(Fe3O4@SiO2)混合煅烧并制备出新型磁性硅铁载铜吸附剂MagFeSi-Cu0。实验研究不同烟气温度下MagFeSi-Cu0吸附能力基础上,结合颗粒内扩散模型、准二阶动力学模型、Elovich模型及Bangham模型分析了MagFeSi-Cu0吸附Hg0过程的主要控制步骤。在此基础上,依据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不同反应温度下FeSi表面Cu0原子与Hg0原子的齐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Bangham模型的拟合值与MagFeSi-Cu0吸附实验值拟合度最高,MagFeSi-Cu0表面痕量Hg0吸附由的外扩散和表面铜齐吸附共同控制;通过密度泛函计算,发现Cu0颗粒表面Cu-Hg齐吸附能为-0.534 eV,当烟气温度从80℃上升至200℃时,Hg0原子与单质Cu原子的吸附自由能从-22.47 kJ/mol下降至-13.96 kJ/mol,这些结果为深入了解Hg0在Cu(111)表面的反应机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3.
通过水浴消解与微波消解2种前处理方法的对比实验,使用原子荧光法测定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实验。参加环保部组织的测量审核,运用水浴消解与微波消解2种前处理方法的处理样品,2种方法的测试结果没有显著差异,能力评价满意。  相似文献   
4.
以沁水盆地高阶煤3^#煤层为研究对象,借助高压压实验对高阶煤的孔隙参数进行测试,研究了高阶煤的孔隙结构特征,采用解吸速率实验对高阶煤的解吸速率和解吸量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孔隙结构对煤层气解吸产出的控制规律。结果表明:3^#煤层的孔隙半径较小,煤层孔隙结构复杂;煤层主要以气体吸附孔和气体扩散孔为主,气体渗流孔占比很少,煤层的吸附气体体积大、吸附性能强、气体的扩散、渗流条件差。3^#煤层孔隙结构分形特征曲线呈"两段型",孔径大于940.7 nm时,不具有分形特征;孔径小于940.7 nm时,分形维数介于2.67~2.76之间,具有很好的分形特征。高阶煤的煤层气解吸特征具有快速解吸和慢速解吸2个阶段,快速解吸时间短,解吸量占比低;慢速解吸时间长,解吸量占比高,煤层气解吸困难。煤层的孔隙结构对煤层气的解吸具有重要影响,高阶煤较差的孔隙结构控制着煤层气解吸速率慢、解吸量低、产出程度低,煤层气井生产实践中表现为开始阶段产气量增长快,产气高峰时间短,稳产气量低、生产时间长,煤层气开发难度大。研究结果为高阶煤的煤层气抽采效果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热裂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又称直接测法,与环保行业标准HJ694-2014原子荧光法测定水中的总进行了比对研究。结果表明,热裂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检出限为0. 05μg/L,略高于原子荧光法的检出限0. 01μg/L;精密度、准确性及加标测试均能满足实验室分析要求,该方法快速、准确、无污染,是一种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总快速测定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7.
分析了在自然界中的分布特征,燃煤电厂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后,原有烟气净化设备潜在的脱除能力,通过锅炉、脱硝、除尘、脱硫协同脱除后,烟气中大部分的将被脱除,同时大大降低了污染物脱除的费用,对其它同类锅炉脱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致密油的勘探开发在石油勘探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由此对其展开的研究也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有效储层物性下限是评价致密砂岩储层含油有效性的重要参数,对有效储层的评价和预测有重要的意义。前人对下寺湾地区有效储层物性下限方面的研究较少。确定储层物性下限的方法有很多,本文以下寺湾长7组为例,利用压参数法确定研究区有限储层物性下限。  相似文献   
9.
10.
为了研究不同变质程度煤全孔隙结构特征,选取6组煤样分别进行煤镜质组反射率R0,max测试、压实验和低温氮吸附试验,并联合压-低温液氮吸附试验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2种试验的联用孔径分界点分别为BD01(38.4 nm)、PMBK07(46.8 nm)、HBM03(35.0 nm)、ZZ01(45.8 nm)、SHE02(34.6 nm)、FH03(23.8 nm);随着变质程度的增加,煤样全孔隙总孔体积整体呈现高-低-高的变化趋势,且受煤中可见孔及裂隙的控制作用明显。微孔对全孔隙总孔比表面积贡献最大,且随着变质程度的增加总孔比表面积呈"W"型变化,到无烟煤FH03(Ro,max=3.77%)阶段达到最大值;试验所测煤样的孔隙形态与变质程度关系不明显,孔隙多以开放孔为主且孔隙连通性较好。无烟煤FH03孔隙中较多发育两端开放的平行板状微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