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76篇
  免费   683篇
  国内免费   160篇
电工技术   7篇
综合类   915篇
化学工业   3134篇
金属工艺   66篇
机械仪表   72篇
建筑科学   132篇
矿业工程   126篇
能源动力   16篇
轻工业   10407篇
水利工程   29篇
石油天然气   242篇
无线电   19篇
一般工业技术   839篇
冶金工业   64篇
原子能技术   18篇
自动化技术   33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379篇
  2022年   382篇
  2021年   308篇
  2020年   340篇
  2019年   406篇
  2018年   247篇
  2017年   355篇
  2016年   356篇
  2015年   437篇
  2014年   702篇
  2013年   574篇
  2012年   745篇
  2011年   817篇
  2010年   751篇
  2009年   746篇
  2008年   968篇
  2007年   793篇
  2006年   771篇
  2005年   744篇
  2004年   610篇
  2003年   595篇
  2002年   463篇
  2001年   454篇
  2000年   390篇
  1999年   308篇
  1998年   309篇
  1997年   288篇
  1996年   267篇
  1995年   253篇
  1994年   199篇
  1993年   208篇
  1992年   196篇
  1991年   223篇
  1990年   183篇
  1989年   172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对我国西部某铁矿强磁选尾矿进行了反浮选回收铁资源的试验研究, 探讨了pH值、抑制剂可溶性淀粉用量、阳离子捕收剂十二胺用量对浮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矿浆pH=10、可溶性淀粉用量2 400 g/t、十二胺用量400 g/t条件下进行一粗一精(精选药剂用量减半)闭路反浮选, 可获得铁品位43.88%、回收率50.93%的铁精矿产品。  相似文献   
2.
3.
袁晓芸  杨波  杨光 《包装工程》2022,43(5):47-55
目的 为了提高糯米淀粉的粘度,以达到标签胶的要求。方法 对糯米淀粉进行丁二酸酐酯化改性,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优化确定出最佳酯化条件,测定其理化性质,并对其进行结构表征。结果 丁二酸酐酯化改性糯米淀粉的最优工艺条件:丁二酸酐添加量(丁二酸酐占淀粉干基的质量百分比)为10.3%,酯化温度为41.5℃,酯化时间为2.0 h,pH为9.0,在此条件下制得的糯米淀粉胶的粘度较高,可达到61.6 Pa·s,且溶解性与溶胀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电镜与热力学性质分析表明,酯化后淀粉颗粒结晶结构受到破坏,表面粗糙,出现凹陷与裂缝。结论 经过丁二酸酐酯化后,糯米淀粉胶的粘度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4.
以改性淀粉、海藻酸钠改性SiO2为单体,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了绿色环保型微球体系.改性淀粉微球目前仅用于钻井液中,易降解,不适合用于驱油.本文介绍了改性淀粉占比、交联剂、引发剂及油水配比对合成产品的影响,对微球的耐温抗盐、热稳定及封堵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交联剂质量分数为0.3% ~0.5%、引发剂加量为单体质量的0.5%、油水配比为1:1、改性淀粉占比为3%时,合成的微球体系为乳白色半透明均相液体,初始粒径0.3~3μm.该微球体系在温度90℃、矿化度2.0×105 mg/L条件下膨胀性能较好,膨胀倍数>4,可在渗透率小于0.5μm2的油藏中形成有效封堵.本次合成对其性能进行了提升,增强了其在地层内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以热烫面团为研究对象,通过凯氏定氮法、粒径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以及快速黏度分析等手段,研究55、65、75、85 ℃和95 ℃热烫温度下小麦面团中麦谷蛋白大聚体的质量分数、粒径分布、蛋白质二级结构以及面团中淀粉的糊化特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热烫温度的升高,面团中麦谷蛋白大聚体质量分数呈现显著增大的趋势(P<0.05),小粒径的麦谷蛋白大聚体向中粒径和大粒径转变;面团中蛋白质二级结构发生变化,部分α-螺旋和β-折叠结构转变为β-转角和无规卷曲。同时,面团中淀粉的糊化度随着热烫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大;淀粉的峰值黏度、最低黏度、衰减值、最终黏度、回生值和峰值时间均呈现出减小的趋势,在热烫温度高于75 ℃时,这种变化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6.
针对低渗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对储层微裂缝简单调驱后,注入水易沿高渗条带发生绕流造成开发效果严重受限的问题,评价了泡沫体系起泡、稳泡性能和一种改性淀粉凝胶成胶性能,开展了泡沫微观调驱和裂缝性低渗岩心复合体系协同驱油实验,并利用径向流模型模拟油藏实际井网对复合体系协同驱油适应性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起泡剂和稳泡剂最佳质量分数分别为0.5%和0.1%,改性淀粉凝胶体系成胶后具有较高强度和突破压力;注入泡沫体系后水驱,小孔隙微观驱油效果较前期水驱提高14.21%,其在渗透率级差约为30时具有更好的调剖性能;裂缝性低渗油藏水驱过程中,采用改性淀粉凝胶联合泡沫协同驱油效果最佳,其较注入单一改性淀粉凝胶或泡沫体系后水驱采收率可分别提高22.17%和46.07%,且径向流模型验证实验表明该协同驱油方法在裂缝性低渗油藏的适应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马铃薯淀粉-丙烯酸接枝共聚物(Potato starch acrylic acid graft copolymer,PSAAGC)的制备工艺及其吸水性能。以吸水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对PSAAGC的制备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对粗产物进行纯化,并研究了PSAAGC粗产物及纯化产物在Na Cl和NH4Cl溶液中的吸水性能,以及对染料靛红的清除性能。最优工艺条件为:在反应时间2h、反应温度70℃、丙烯酸∶淀粉=4.5、引发剂和交联剂分别为淀粉用量的3.5%和0.25%的工艺条件下,PSAAGC粗产物的吸水率达196.26g·g-1,PSAAGC纯化产物的吸水率达413.69g·g-1,表明PSAAGC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能。在实验范围内,PSAAGC在Na Cl和NH4Cl溶液中的吸水性能,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减弱。此外PSAAGC对染料靛红有一定的清除作用,随着染料靛红浓度的升高,清除效果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清除率最高可达91.54%,且纯化产物的性能优于粗产物。实验结果表明PSAAGC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能和清除染料靛红的能力,可为马铃薯淀粉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文探讨了冻融循环(以-20℃/22 h,25℃/2 h为一个循环)对锥栗淀粉理化性质的影响,旨在为锥栗淀粉改性和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锥栗原淀粉为对照,比较了3次、7次和10次冻融淀粉的基本成分变化;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淀粉结晶区比重;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淀粉的粒径分布范围;观察上清液体积变化分析淀粉糊凝沉性;快速黏度分析仪(RVA)测定淀粉糊化特性;流变仪进行剪切稀化的测定及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分析;质构分析仪(TPA)分析淀粉凝胶质构特性。结果:与锥栗原淀粉比较,锥栗冻融淀粉的蛋白质、脂肪和直链淀粉含量降低,破损淀粉含量升高。3次、7次冻融淀粉结晶区比重、粒径分布范围逐渐减少,但10次冻融淀粉又略有回升。在70 h内,原淀粉和冻融淀粉糊均完成凝沉,冻融淀粉糊的析水率降低。冻融淀粉的成糊温度降低,峰值黏度升高,回生值升高。3次、7次冻融淀粉的储能模量均低于原淀粉,而10次冻融淀粉随着剪切应力的增加,储能模量略高于原淀粉。冻融淀粉凝胶的硬度降低,弹性和黏着性升高。结论:冻融循环对锥率淀粉理化性质影响明显,本研究结果对锥栗淀粉基食品冻融机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牛博文  徐薇  张彧 《食品工业科技》2020,41(17):19-23,31
本文以红薯淀粉为原料,采用三种化学方法制备抗性淀粉。研究酶解性、持水性、透明度、溶解度、膨润度和冻融性等理化指标,并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淀粉被α-淀粉酶解4 h释放0.79 g还原糖,酯化淀粉、醚化淀粉和交联淀粉释放0.18、0.21和0.33 g还原糖,证明抗性淀粉具有较强抗酶解性;三种抗性淀粉持水性高于淀粉,醚化淀粉持水性最高;酯化淀粉比原淀粉透光率、溶解度和膨润度提高103.05%、14.56%、13.94%,醚化淀粉提高334.11%、356.97%、124.73%,交联淀粉却降低54.54%、67.75%、31.51%;三种抗性淀粉冻融性优于原淀粉,醚化淀粉冻融性最佳;原淀粉颗粒表面光滑,呈规律圆形,酯化淀粉和交联淀粉内外结构被破坏,失去原有形貌,醚化淀粉仍保持原淀粉原有形貌;红外图谱证明酯化淀粉引入乙酰基基团,醚化淀粉引入羧甲基基团,磷酸交联淀粉引入磷酸基团。  相似文献   
10.
目的微波制备淀粉-油酸复合物,降低大米淀粉消化速率,调控其消化特性。方法在微波作用下,将油酸引入淀粉体系使其与直链淀粉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分析比较复合物的短程有序度、结晶结构、晶粒大小、热稳定性与消化特性的关系。结果相比于原淀粉,油酸的引入提高了淀粉的抗消化性,淀粉与油酸形成的复合物呈典型的V型结晶结构,并显示出比原淀粉更好的热稳定性。淀粉油酸复合物的短程有序度、相对结晶度、晶粒尺寸与微波处理温度呈负相关,且较低温度下制备的复合物具有更好的抗消化性。结论淀粉和油酸复合后消化速率降低,较低微波处理温度下制备的淀粉油酸复合物结晶结构更好,因而赋予其更好的抗消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