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3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29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55篇
化学工业   1256篇
金属工艺   7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34篇
矿业工程   12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80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141篇
武器工业   22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80篇
冶金工业   7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氯化胆碱/草酸和氯化胆碱/草酸/乙二醇2种低共熔溶剂(DES)体系预处理竹粉以分馏提取木质素,并通过多种表征手段探究木质素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在110 ℃反应180 min的条件下,氯化胆碱/草酸二元DES体系提取的木质素(二元DES木质素)中β-O-4芳基醚键的相对含量仅为0.26/Ar,氯化胆碱/乙二醇/草酸三元DES体系提取的木质素(三元DES木质素)此值则为0.43/Ar。同时,二元DES木质素中的缩合结构(β-ββ-5=3.11/Ar)及缩合的芳环C—C连接(Aromatic C—C=2.18/Ar)多于三元DES木质素(β-ββ-5=2.02/Ar,Aromatic C—C=1.99/Ar)。利用超声辅助三元DES体系预处理过程,发现反应20 min后木质素脱除率即可达76.0%。采用水相电位滴定法测定不同反应条件下的三元DES木质素的酚羟基和羧基含量;并提出乙二醇在三元DES体系预处理竹粉过程中抑制木质素缩合的机理,证实乙二醇与对香豆酸和阿魏酸反应生成了酯化的木质素结构。  相似文献   
2.
3.
以邻苯二胺和丙二酸为原料,在3 mol/L盐酸催化下合成双(1H-苯并咪唑-2-基)甲烷中间体,然后与月桂醛通过Knoevenagel缩合反应合成了双苯并咪唑衍生物——1,1-双(1H-苯并咪唑-2-基)-1-十三碳烯。利用元素分析、FTIR和~1HNMR对合成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常规碱催化剂对目标产物收率的影响,并通过UVVis和荧光光谱(FL)测定了目标化合物的光学性能。结果表明:六氢吡啶催化效果最好,产物收率可达76.33%。目标化合物在243、315和361 nm 3处有紫外吸收峰,可有效覆盖日光紫外线UVA和UVB波段;目标化合物溶液在λem=464.5 nm处有蓝紫色荧光,固体薄膜在λ_(em)=476.5 nm处有蓝紫色荧光,荧光量子产率为0.47。标题化合物荧光增白效果与常用荧光增白剂VBL相当。  相似文献   
4.
针对体育场用顶棚用材质,因其所处环境恶劣复杂,常年风吹日晒以及高强度的冲击性能,对材质的韧性及强度要求极高,本文以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作为平台,设计合成了氨基功能化的Cu3(BTC)2,并对合成的材料进行XRD表征分析、FT-IR表征、材料形貌和结构表征、孔径结构的表征,最后以苯甲醛和氰基乙酸乙酯的缩合反应作为反应底物,考察了合成材料以碱为催化剂的催化反应能力。结果,多次碱催化反应后,材料的结构发生了变化,材料性能得到优化。  相似文献   
5.
王祉诺  王辉  庞纪峰  刘世民  郑明远 《化工进展》2019,38(12):5380-5389
乙醇的规模化生产和其在汽油中有限的添加量推动了乙醇的高值化利用。由于丁醇具有独特的物化性能,将乙醇一步催化转化为丁醇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主要综述了乙醇催化转化到丁醇的最新研究进展,阐述了不同均相催化剂、羟基磷灰石、氧化物和金属促进氧化物催化剂对乙醇转化率和丁醇选择性的影响,探讨了典型催化剂上乙醇催化转化到丁醇中的双分子机理和Guerbet机理,总结了乙醇催化转化到丁醇中存在的问题、机遇和挑战。提出未来乙醇催化转化的研究重点应该放在高乙醇转化率下丁醇的选择性控制上,即利用均相催化剂研究策略,借助近原位条件下反应机理研究的结果,设计合成新型催化剂体系,实现乙醇到丁醇的高效转化。  相似文献   
6.
以1-甲基咪唑、1,3-丙磺酸内酯、硫酸、磷酸、四氟硼酸、对甲苯磺酸为原料,合成4种Br?nsted酸性离子液体(ILs),通过FTIR、NMR和TG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采用UV-vis测定了离子液体的酸度H0。将离子液体应用于双酚芴(BHPF)的合成反应中,离子液体的酸度H0≤1.94时有催化作用,H0≤1.69的ILs催化剂有应用价值。采用单变量优化法考察了反应参数对9-芴酮和苯酚缩合反应的影响,确定较优反应条件为:苯酚、9-芴酮和IL1的物质的量比为6∶1∶0.125,IL1和助催化剂巯基乙酸的物质的量比为5∶2,反应温度110℃,反应时间6 h。在上述条件下,考察了4种离子液体催化剂对双酚芴合成反应的催化效果,使用IL1、IL2、IL4催化反应时,9-芴酮转化率均为100%,双酚芴的选择性约为87%。此外,离子液体IL1连续使用5次催化效果无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天然大豆甙元提取设备复杂、存在溶剂残留的问题,本研究以羟基苯乙酸和间苯二酚为原料,采用两锅法化学合成工艺制备大豆甙元,分别探讨了物质的量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缩合反应和合环反应产率的影响,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缩合反应产品脱氧安息香和合环反应产品大豆甙元相应官能团进行了定性分析,确定缩合反应最佳反应条件为物质的量比3∶1∶1.3,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4 h,产率56.2%,合环反应最佳反应条件为物质的量比1∶2.1,反应温度90~95℃,反应时间3 h,产率72%,为大豆甙元的工业化生产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不同皮渣浸渍时间对葡萄酒中缩合单宁的影响,以赤霞珠和西拉为材料,进行不同浸渍发酵时间处理,对葡萄皮和葡萄籽以及葡萄酒中缩合单宁的含量、组成、缩合单宁以及相关口感指标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葡萄品种中缩合单宁的初始含量、聚合度及没食子酰化率都有显著差异(P<0.05)。葡萄皮中缩合单宁的平均聚合度显著高于葡萄籽(P<0.05),而葡萄皮缩合单宁的没食子酰化率则显著低于葡萄籽缩合单宁(P<0.05)。葡萄皮和葡萄籽中缩合单宁组成的最大差异是葡萄籽缩合单宁中不含有(?)-表棓儿茶素亚单元,而且末端单元主要是由(+)-儿茶素、(?)-表儿茶素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组成。皮渣浸渍时间对葡萄酒中缩合单宁的组成及含量都有明显影响。随着浸渍时间的延长,葡萄酒中缩合单宁的总含量呈上升趋势,而平均聚合度则呈下降趋势。不同品种的葡萄酒之间缩合单宁含量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这与不同葡萄品种中酚类物质的可浸提率有关。葡萄酒中葡萄皮缩合单宁的占比一直显著高于籽粒缩合单宁的占比(P<0.05),说明葡萄皮中缩合单宁比葡萄籽缩合单宁更容易浸提到葡萄酒中。相对于苦味和酸味,不同浸渍时间处理对葡萄酒的涩味影响更为显著(P<0.05),综合考虑酒体的丰满度和口感的平衡,皮渣浸渍时间选择14 d左右更好一些。  相似文献   
9.
10.
首次在深共熔溶剂(氯化胆碱/草酸)中,通过2-氨基芳基酮与α-亚甲基酮之间的Friedländer缩合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喹啉衍生物;在80 ℃和无催化剂条件下油浴加热反应1 h,取得了62-94%的产率,深共熔溶剂重复利用3次性能无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