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74篇
  免费   1013篇
  国内免费   563篇
电工技术   2139篇
综合类   769篇
化学工业   2133篇
金属工艺   1037篇
机械仪表   748篇
建筑科学   1157篇
矿业工程   1256篇
能源动力   201篇
轻工业   1645篇
水利工程   645篇
石油天然气   640篇
武器工业   77篇
无线电   1426篇
一般工业技术   830篇
冶金工业   704篇
原子能技术   68篇
自动化技术   97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72篇
  2022年   388篇
  2021年   359篇
  2020年   482篇
  2019年   482篇
  2018年   206篇
  2017年   308篇
  2016年   325篇
  2015年   475篇
  2014年   920篇
  2013年   724篇
  2012年   938篇
  2011年   942篇
  2010年   817篇
  2009年   915篇
  2008年   946篇
  2007年   841篇
  2006年   686篇
  2005年   766篇
  2004年   606篇
  2003年   518篇
  2002年   455篇
  2001年   404篇
  2000年   368篇
  1999年   283篇
  1998年   264篇
  1997年   313篇
  1996年   231篇
  1995年   229篇
  1994年   193篇
  1993年   148篇
  1992年   135篇
  1991年   125篇
  1990年   109篇
  1989年   113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低压自然循环系统内产生的闪蒸现象为研究对象,对闪蒸驱动的稳定两相自然循环流动阶段的空泡份额变化规律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上升段入口流体温度及水箱液位高度都会对流动闪蒸汽化过程的规律产生影响,使得空泡份额径向和轴向分布不一样。通过分析,得出影响汽化过程的主要因素是流体过热度,可知减小上升段入口流体过热度,闪蒸起始点会下移,闪蒸两相段变长;随着闪蒸汽化的不断进行,流体过热度逐渐减小,轴向空泡份额先迅速增加而后逐渐变缓,径向空泡份额分布由“壁峰”型衍变成“核峰”型。然后,然后基于流体当地过热度变化,拟合给出了不同工况下轴向空泡份额计算关系式,与实验数据对比符合较好,相对误差在±15%以内。   相似文献   
2.
根据生产实践介绍油田固井大量使用的一种高性能G级高抗硫酸盐基本油井水泥在2 500t/d新型干法生产线、Φ4.2m×13m闭路水泥磨系统的工艺质量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3.
用高温梯度定向凝固液态金属冷却技术(LMC,GL=310 K/cm)制备NiAl-43V-x Dy(质量分数x=0,0.05%)过共晶合金,研究定向凝固生长速率对两种成分合金固液界面形态和稳态区组织演变影响,同时对比研究微量Dy对NiAl-43V合金定向凝固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150μm/s内两种合金固、液界面均为胞枝共存界面;两种合金凝固组织均由初生V相和共晶组织(片层V相+NiAl相)组成,随生长速率增大,合金凝固组织中枝晶析出增多,枝晶体积分数增大,共晶组织和枝晶得到细化。在NiAl-43V合金中加入质量分数为0.05%的Dy使Gibbs-Thompson系数减小,在相同生长速率下,微量Dy可使共晶层间距减小,溶质原子重新分配,枝晶尖端过冷度降低,枝晶体积分数减小,枝晶间溶质原子浓度增加使一次枝晶间距增大;微量Dy可抑制初生枝晶生长。  相似文献   
4.
针对油气井开采过程中的出砂问题,提出采用温敏性形状记忆聚合物材料填充射孔孔道的新型防砂方法,以达到简化施工程序、降低防砂成本和延长防砂有效期的目的。优选形状记忆聚氨脂泡沫作为原料,加工成粒径3~6 mm的不规则颗粒,并在颗粒外表面涂覆环氧树脂和固化剂,制备成膨胀颗粒防砂材料,试验评价了该防砂材料的膨胀性能、耐温性能、抗压强度、过流性能、挡砂性能和耐介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防砂材料在温度60~70 ℃下开始膨胀,最高适应温度90 ℃;膨胀系数200 %,在约束空间中膨胀胶结后可形成整体硬质挡砂屏障,抗压强度4.5 MPa,渗透率90 D,可阻挡粒径大于0.15 mm的地层砂;其过流性能和抗堵塞能力明显高于树脂涂覆砂防砂材料。该防砂材料防砂形成的挡砂屏障具有高渗透、高强度和抗堵塞的特点,利用该材料防砂具有成本低、施工简单和不留管柱等优点,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探究土壤理化性质对总石油烃(TPH)污染土壤氧化修复效果的影响,进而寻求针对TPH污染土壤的高效氧化体系。 方法选用西南地区紫色土分别配制不同土壤有机质含量、粒径、阳离子交换量的TPH污染土壤,选取CaO2类芬顿、活化Na2S2O8、CaO2/Na2S2O8复合氧化体系,以各自最优氧化条件在室温25 ℃的条件下进行氧化实验,考查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TPH负载能力及氧化修复效果的影响。 结果在TPH投加量均为15 000 mg/kg的条件下,土壤TPH负载能力与土壤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呈正相关,与土壤粒径呈负相关,其影响程度为:有机质含量>粒径>阳离子交换量;土壤TPH降解率与土壤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及粒径皆呈负相关,其影响程度为:粒径>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 结论在各体系最优氧化条件下,CaO2/Na2S2O8复合氧化体系对土壤TPH修复效果优于CaO2类芬顿、活化Na2S2O8单一氧化体系。 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碳纤维混凝土硫酸盐冻侵蚀损伤,以川藏铁路喷射纤维混凝土工程环境为依托进行室内盐冻试验,盐冻最低、最高温度设置为(-37.12、17℃),(-32.12、12℃),(-25.12、5℃),(-20.12、0℃),硫酸盐质量分数分别为5%、7.5%、10%,纤维体积分数分别为0、0.10%、0.20%、0.24%、0.30%。通过宏观强度试验结果和微观分析可知,随着硫酸盐浓度的增加,碳纤维混凝土损伤越严重。与普通混凝土相比,碳纤维混凝土能够有效阻止开裂,其中0.3%的体积分数为最佳掺量。通过微观分析,揭示碳纤维在混凝土结构内起到类似梁的作用机制,并据此建立损伤模型。  相似文献   
7.
郭克星  赵红波  李泽轩 《焊管》2022,45(2):57-63
为探究碳源对油田环境下管线钢微生物腐蚀的机理,研究了不同浓度有机碳源在模拟CO2饱和油田产出水中SRB细胞的存活情况及其对管线钢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细胞数量随着碳源减少(carbon source reduction,CSR)而减少,但与100%CSR(极端碳饥饿)相比,80%CSR(中度碳饥饿)下存活的浮游细胞更多。即使在碳源饥饿后,细胞生存所需的能量可以通过胞外Fe氧化和胞内硫酸盐还原来提供。在局部腐蚀过程中形成氧化亚铁膜和FeS/MnS团聚体。失重和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结果表明,与乳酸和柠檬酸盐同时存在的培养基相比,在80%CSR范围内培养时,钢的腐蚀更严重。在培养期末,观察到严重的钢溶解现象,这是由SRB主导的MIC(微生物腐蚀)和CO2腐蚀造成的。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数值模拟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得到的数值模拟应力变化与实际相差较大的问题,开展ASR-氯盐-硫酸盐腐蚀协同作用下混凝土损伤过程数值模拟分析研究。通过ASR-氯盐-硫酸盐腐蚀协同作用下的混凝土材料取样检测、构建混凝土材料细观数值模型和混凝土损伤过程中应力传递细观数值模拟,提出一种全新的数值模拟方法。通过实验进一步证明,新的数值模拟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精度更高,更符合实际混凝土损伤变化,具有较高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9.
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TSR)作为溶蚀作用的一种重要机制在储层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测井等资料的分析,研究了柴达木盆地英西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TSR特征及其对储层的改造作用。研究结果表明:①TSR反应物主要为烃类与硫酸盐岩,生成物为高含量的H2S,CO2及蚀变烃类、方解石、单质硫、黄铁矿、含硫有机物等,反应起始温度为100~140℃,对应英西地区地层深度为3 113~4 536 m。②英西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TSR造成了碳酸盐岩孔缝充填物种类繁多,主要包括晶粒状和块状黄铁矿、单质硫及沥青等蚀变矿物,含硫矿物的δ34S值偏大;天然气烃组分具有甲烷含量高、重烃含量低的特征,干燥系数偏大,碳同位素δ13C1值和δ13C2值较大,并且常见H 2S及相对较高含量的CO2等TSR生成物,地层水盐度降低。③TSR相关流体对碳酸盐岩储层进行了改造,埋藏溶蚀作用发育,形成了不同规模的孔洞系统,平均增孔率可达3.5%,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储层物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失超保护系统转移并消耗失超状态下超导磁体中储存的巨大能量,使其免受损坏。为了满足CFETR失超保护系统的设计需求,文章进行了系统总体设计。  方法  介绍了失超保护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动作逻辑,分别描述了纵场线圈(TF)失超保护单元以及极向场/中心螺管线圈(PF/CS)失超保护单元的系统设计参数。  结果  对当前所设计的两种不同方案进行分析,主要介绍了失超保护开关的拓扑结构、开关动作逻辑以及其他部件的设计需求。  结论  对于系统总体设计方案,由于成本低、占地少、技术相对成熟且可行性高,电流人工过零关断的机械式直流开关作为首选方案。考虑到良好的发展前景,机械开关和固态开关相结合的混合直流开关作为备选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