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9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9篇
综合类   92篇
化学工业   502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4篇
轻工业   136篇
石油天然气   32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40篇
冶金工业   6篇
原子能技术   12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DMAP+I_2作为催化体系,考察了其在叔丁醇与乙酸酐的酰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可使乙酸酐与高位阻的叔丁醇顺利进行酯化反应,乙酸叔丁酯收率可高达70%以上,并且反应条件温和、催化体系易被回收和重复使用。同样通过实验验证该催化体系也可高效作用于正丁醇、仲丁醇与乙酸酐的反应。DMAP+I_2催化体系经核磁共振、质谱仪进行表征分析,发现DMAP和碘单质之间发生了配位或者酸碱反应,重复反应多次,催化剂组分没有发成改变。  相似文献   
2.
李永振  吕明哲  李志锋  刘贵昂 《橡胶工业》2020,67(10):0758-0762
采用胶乳共混法,分别以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BPO)、过二硫酸钾(KPS)、偶氮二异丁腈(AIBN)、硫黄体系(VS)为引发剂,制备马来酸酐酰化壳聚糖(MCS)/天然橡胶(NR)复合材料。试验结果表明:KPS和VS引发的MCS/NR复合材料凝胶较少;VS引发的MCS/NR复合材料的物理性能比过氧化物预硫化MCS/NR复合材料大幅提高;MCS/NR复合材料的亲水性、耐热性能和抗菌性能与NR相比明显提高,有望作为制备医用NR制品的材料。  相似文献   
3.
正一种2-乙酰呋喃的制备方法,包括呋喃乙酰化的反应步骤,所述乙酰化反应是在乙酸存在条件下,以氯化锌为催化剂,乙酸酐与呋喃进行酰化反应。本发明选用无水氯化锌作为催化剂,降低了酰化反应温度和酰化时间,减少呋喃聚合的条件,提高产率。乙酸的加入克服了使用路易斯酸作为酰化反应催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重组H21G蛋白的化学修饰方法及化学修饰与免疫原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琥珀酸酐和己二酸二酰肼(adipic acid dihydrazide,ADH)分别修饰重组H21G蛋白制备衍生物,赖氨酸单位减少率法测定重组H21G蛋白琥珀酰化物的琥珀酰化率;2,4,6-三硝基苯磺酸(2,4,6-trinitrobenzenesulfonic acid,TNBS)法测定重组H21G蛋白衍生物的-AH衍生率;SDS-PAGE及HPLC法分析重组H21G蛋白各衍生物的纯度及分子量分布。用各衍生物分别经皮下免疫小鼠,免疫浓度为25μg/ml,共免疫3次,于末次免疫后2周,经小鼠眼眶采血,分离血清,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血清IgG含量。采用非还原型SDS-PAGE分析重组H21G蛋白衍生物在制备初期、制备后4℃储存2周及6个月的稳定性。结果随着重组H21G蛋白与琥珀酸酐质量比(10∶1、10∶3、10∶4和10∶5)的提高,琥珀酰化率也逐渐升高,但质量比为10∶4和10∶5时无明显差异。重组H21G蛋白ADH衍生1和2 h的衍生率无明显差异。质量比为10∶4及10∶5的琥珀酰化物与原蛋白分子量分布差异较大;ADH衍生后,原蛋白的分子量分布也发生改变。重组H21G蛋白与琥珀酸酐质量比高于10∶3时,对蛋白的降解作用明显,当质量比达到10∶5时,重组H21G蛋白几乎不再以单体形式存在;而ADH衍生1和2 h对蛋白聚合作用无明显差异,均产生了二聚体和多聚体。重组H21G蛋白及其衍生物免疫小鼠后表现明显的剂次加强效应,且ADH衍生的产物的免疫原性高于琥珀酰化产物。琥珀酰化产物的稳定性较差,目标蛋白均明显降解,而ADH衍生的产物在4℃储存6个月后未见明显聚合或降解。结论重组H21G蛋白经ADH衍生的产物免疫原性及稳定性均优于琥珀酰化产物。  相似文献   
5.
以2-苄基吡啶氮氧化物和三氟乙酸酐为原料,通过“一锅三步法”(串联“酰化、[3,3]σ重排和水解”反应)合成了关键药理活性中间体苯基-2-吡啶基甲醇,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n(2-苄基吡啶氮氧化物):n(三氟乙酸酐)=1 : 1.2、N, N-二异丙基乙胺(DIPEA)为碱、甲苯为反应溶剂,室温反应6小时,经硅胶柱层析分离即可得到苯基-2-吡啶基甲醇,收率为81.0%。产物经1H NMR,13C NMR 和HRMS进行结构表征。本文以原子经济学的理念首次实现了由2-苄基吡啶氮氧化物到苯基-2-吡啶基甲醇的直接转化。  相似文献   
6.
我国轻工行业标准QB/T 2853-2007《脂肪胺》采用了气相色谱法分析脂肪伯胺组分,该方法在分析饱和类伯胺较准确快速,但在分析不饱和类脂肪伯胺时无法实现不饱和组分的完全分离,难以满足生产者和客户越来越需了解不饱和组分详细分布的要求。为此我们根据某些气相色谱柱的分离特性,尝试了对不饱和伯胺进行衍生化前处理后再实现色谱分离的方法:先用乙酸酐对不饱和伯胺进行乙酰化处理,再利用氰丙基聚硅氧烷柱虽不能直接分析伯胺但对酰胺组分具有良好分离的特性,间接实现了脂肪伯胺中不饱和组分的完全分离分析。试验过程验证了该方法具有较强可行性,比较适用于分析含有同碳链多个不饱和组分的脂肪伯胺样品,有助于指导工业控制和产品质量改进。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2):59-60
头孢菌素C酰化酶能直接将头孢菌素C(CPC)转化为7-氨基头孢烷酸(7-ACA),此一步酶法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所以得到很多研究者的关注,特别是提高CPC酰化酶活性及专一性的研究。以CPC酰化酶基因ecs50为基础,利用重叠延伸PCR,对文献报道的活性提高的突变体酶S12的6个位点分别进行突变,将得到的6个突变体V122A、G140S、F297N、I314T、I415V、S710L进行诱导纯化后,检测酶活,以此来研究不同突变位点对酶活力的影响。结果 V122A的比活为106U/mg,它的转化效率比初始酶提高23.7%。  相似文献   
8.
以2,4-二乙酰基间苯三酚为基础,通过改变一个酰基碳链的长度,合成了三个间苯三酚乙酰基衍生物,目标化合物经LC-MS进行了确证,室内生测试验结果表明,2-乙酰基-4-丙酰基间苯三酚与2-乙酰基-4-丁酰基间苯三酚对立枯丝核菌、禾谷丝核菌、灰葡萄孢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黄胡阔  李范霞  高源  张力平 《现代化工》2011,31(Z1):275-278
以林产废弃物落叶松树皮为原材料,丙酸酐为化学改性剂,在无溶剂化学反应体系中以氮气为保护气,采用酰化改性的方法制备生物质吸油材料。研究了落叶松树皮粒径大小和改性时间对材料吸油性能的影响,并对吸油材料进行了可重复利用性的测试。结果表明,随着材料颗粒的变小和酰化改性时间的增加,材料比表面积增大,毛细管吸附作用增强,酰化改性程度更加充分,使材料的吸油性能增强,采用该法制备的吸油材料通过脱吸附处理,可重复利用。通过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分析(TAG)和X-射线衍射仪(XRD)分别对材料官能团、微观形态、材料的热稳定性能和材料的结晶度进行了分析表征。  相似文献   
10.
采用间苯二甲醚为原料,经酰化、脱甲基、磺化一系列的反应合成2-羟基-4-甲氧基-5-磺酸基二苯甲酮,并对其物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等因素作了探索.结果表明酰化反应较佳条件为:以二氯甲烷为溶剂,n(间苯二甲醚)∶n(苯甲酰氯)∶n(无水AlCl3)=1∶1.05∶1.05,反应温度0~5℃,反应时间3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