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7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3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245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酸菌发酵对富源酸菜品质及安全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液态发酵方式,比较乳酸菌发酵和自然发酵的富源酸菜在整个贮藏过程中不同时段的感官、理化指标和微生物变化的规律,评价两种发酵方式对富源酸菜品质及安全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自然发酵相比,乳酸菌发酵的富源酸菜感官品质更优;亚硝酸盐含量较低且亚硝峰值出现得较早、pH值较低、总酸含量较高;乳酸菌活菌数量更多,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数量都较少;大肠杆菌未检出。说明乳酸菌发酵制作的富源酸菜在品质及安全性方面都优于自然发酵的富源酸菜。  相似文献   
2.
以东北传统发酵酸菜为样品,首先利用MRS-CaCO3选择培养基分离菌株,利用革兰氏染色、过氧化氢酶活性、16S rDNA序列分析做菌种鉴定;再用分离菌株制备直投发酵剂并用于发酵酸菜,最后根据产酸特性、降亚硝酸盐能力、抑菌活性、感官评价和风味成分分析筛选优良菌株。结果获得5株性能良好的植物乳杆菌。用这5株菌作为直投发酵剂,按白菜重量0.2%添加,20℃~25℃发酵20 d即可得到酸菜成品且具有传统发酵酸菜的风味和品质,总酸含量为(5.24±0.71)g/100 g~(6.41±0.69)g/100 g,亚硝酸盐含量在5.7 mg/kg~10.2 mg/kg,均符合国家标准,为东北酸菜实现高品质工业化生产提供菌种资源储备。  相似文献   
3.
酸菜的乳酸菌发酵作用、蛋白质分解作用以及风味形成过程赋予了产品特有的风味,因而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但是酸菜生产的季节性以及人们常年性需求之间的矛盾使得酸菜能够长期保藏显得尤为重要。但是酸菜在保藏过程中由于生物的、物理的以及化学作用使其容易腐败变质。为此,本文通过文献调研,分别从酸菜自身,外部工艺条件等角度出发,较全面地阐述了有效地延长酸菜保质期的方法,特别地强调了生物防腐剂以及拮抗微生物的应用前景。本文内容从食品安全以及市场化前景角度展望了未来酸菜腌制及保藏的发展方向,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酸菜为原料,采用固相微萃取与气-质谱联用技术(SPME-GC/MS)分析直投式菌种与自然发酵酸菜挥发性成分的变化,探讨两种方式发酵酸菜的风味差异。结果表明,酸菜盐渍发酵阶段,直投式菌种发酵酸菜与自然发酵酸菜挥发性成分组成差异不明显,3种直投式菌种发酵酸菜的总挥发性成分高于自然发酵酸菜;二次发酵阶段,直投式菌种-A(KHS)在感官香气评分和挥发性成分总量方面均低于自然发酵酸菜,而直投式菌种-B(SH)和直投式菌种-C(GFJ)发酵酸菜的挥发性成分明显高于自然发酵酸菜酸菜盐渍阶段主要挥发性物质为醚类与乙酸,而二次发酵过程中酸菜中酯类及醇类物质含量有所增加,挥发有机酸的种类更丰富。在酸菜盐渍发酵阶段和二次发酵阶段分别检测到挥发性物质47种和53种,其中有机酸、酯类、醇类和烯类是酸菜中重要的挥发性成分,可作为未来直投式菌种发酵酸菜品质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5.
为研制营养风味俱佳的发酵鹿肉干新产品,从东北自然发酵的酸菜汁中分离、纯化、鉴定乳酸菌菌株,分析该菌株与汉逊德巴利酵母菌的发酵特性,将二者以一定配比组成混合发酵剂用于块状鹿肉发酵并研究其发酵特性。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优选试验和响应面优化块状鹿肉发酵工艺研究表明,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接种量对鹿肉发酵特性影响显著;酸菜汁分离乳酸菌和汉逊德巴利酵母菌发酵鹿肉产酸快,利于风味物质形成,适宜作发酵鹿肉干发酵剂;得到发酵鹿肉的p H值、发酵鹿肉干感官评分与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接种量间关系的二次回归方程;鹿肉最佳发酵工艺条件:发酵时间20.86 h、发酵温度27.51℃、接种量2.16 m L/100 g;发酵鹿肉的平均p H值为5.07时,发酵鹿肉干感官评分最高。  相似文献   
6.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6,(12):222-226
酸菜贮藏期间的褐变严重影响了感官品质。实验针对酸菜贮藏期间的褐变机理进行探讨。测定酸菜在褐变前后还原糖、氨基酸、还原性抗坏血酸、总酚、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酸菜在发生褐变后还原性抗坏血酸、总酚、还原糖的含量发生显著性下降,氨基酸含量变化差异不显著,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性增高。实验证明,酸菜褐变包括抗坏血酸氧化、酚类化学氧化,不排除美拉德褐变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传统东北酸菜发酵过程中乳酸菌数量与基质中还原糖和可溶性蛋白等营养物成分变化进行同步分析,结果表明,在5~15℃条件下发酵35 d进入成熟期,乳酸菌数为6.61 lg CFU/m L,比细菌数量高出1个数量级,成为优势菌群;还原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至0.135%和0.073 6 mg/g,大部分营养成分被转化为小分子风味物质,其主体风味物质为含硫化合物,与乳酸等酸性成分构成东北酸菜独有的品质;亚硝酸盐含量3.21mg/kg,远低于国家标准限量要求。乳酸菌菌群对传统东北酸菜发酵过程中产品品质形成和安全性保障具有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孟繁博  张万萍  吴康云 《食品与机械》2017,33(3):179-183,206
以青菜为原料,选用鼠李糖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和发酵乳杆菌3种乳酸菌进行人工接种试验,设计了7个配方,发酵时间为8d,研究发酵菌种对酸菜总酸含量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确定最适合酸菜发酵的菌种,并研究接种发酵对酸菜的氨基酸含量和挥发性风味物质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鼠李糖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和发酵乳杆菌的比例为1:1:1时,酸菜总酸含量升高最快,亚硝酸盐含量最低且无明显的亚硝峰出现,为最适合酸菜发酵的菌种。接种发酵酸菜的氨基酸种类和含量均高于自然发酵的酸菜,挥发性风味物质成分的种类和相对含量均低于自然发酵的酸菜。  相似文献   
9.
秋实 《中国食品》2012,(17):70-71
说起金枪鱼,很多人都知道它做刺身很好吃。而今,在北京西便门附近却有一处可以吃到金枪鱼全宴的地方——天泰会馆。这是一家既时尚又现代的商务休闲会馆,可能因为这里漂亮的女老板曾是一位语文教师的缘故,会馆装饰的优雅舒适,又有几分书香气。这里配置了休闲的品茶区、高档的红酒屋、名家书画室和模拟高尔夫房,还有14间风格各异,华贵优雅的餐饮包间。餐饮以粤菜海鲜为主,湘菜为辅,最有特色的是金枪鱼菜肴。金枪鱼富含优质蛋白质,还富含铁质、维生素和许多微量元素,更是富含被称为"脑黄金"的DHA。常食对  相似文献   
10.
王霞 《烹调知识》2012,(11):14-15
蛤蟆咕咚儿这个名字是根据郧阳方言臆造的,它是一种郧阳地方小吃。正如它不登大雅之堂,不如满汉全席一样,在现代汉语中找不到与之相对应的名称,就姑且如此称之。不到长城非好汉,套用一句,没吃过蛤蟆咕咚儿和三合汤你就没到过郧阳。虽然蛤蟆咕咚儿不登大雅之堂,这并不影响它鲜香顺滑的味道和郧阳人世代为之自豪的传承。我从小吃着姥姥做的蛤蟆咕咚儿长大,可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