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31篇
综合类   10篇
化学工业   18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14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6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8篇
无线电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篇
冶金工业   2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圆弧形沉积河谷场地在平面SV波入射下的动力响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Fourier-Bessel级数展开法在频域内给出了圆弧形沉积河谷场地在平面SV波入射下动力响应的一个解析解,并分析了河谷宽度、河谷深度、入射波长和入射角度等因素对动力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单排空心管桩屏障对平面SV波的隔离效果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参考圆柱坐标系下一排圆柱体对弹性波的多重散射,根据桩土界面处应力和位移连续的条件,得到了非连续空心管桩屏障对入射平面SV波散射系数的理论解。通过引入无量纲位移幅值,即屏障后土体的竖向位移与入射平面SV波引起的竖向位移的比值,比较了不同形式的屏障对入射平面SV波的隔离效果。讨论了桩间距、屏障的位置和管桩的剪切模量(刚度)对单排空心管桩屏障对平面SV波隔离效果的影响,为非连续屏障的隔振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在P波、SV波和SH波入射下的局部不规则场地,如圆弧形凹陷地形、圆弧形沉积谷场地,地下衬砌隧道和地下双洞室造成的散射以及由此产生的放大及其他危害作用做了大致的概括。  相似文献   
4.
采用一种间接边界积分方程法求解了平面SV波入射下弹性半空间中三维洞室的动力响应问题。通过与已有结果的比较,验证了方法的计算精度。在此基础上,以半空间中圆球形洞室为例,对地表位移响应和洞周动应力集中特征进行了详尽的参数分析,并与二维模型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二维和三维模型对平面波的动力响应在平面内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在波型转换上存在显著差别,尤其体现在响应峰值及空间分布特征上,并且随着频率的升高,空间分布差异愈加明显;在出平面方向,三维洞室周围存在着显著的波散射效应,而二维模型难以描述这种出平面波型转换现象。  相似文献   
5.
多排弹性空心管桩屏障对平面SV波的隔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假定土体和管桩为各向同性的均质弹性体,将多排空心管桩构成的非连续屏障对入射平面SV波的隔离问题简化成二维平面问题,运用复变函数的保角映射方法和波场位移势函数展开法,根据管桩与周围土体介质完全联结(即应力和位移连续)以及管桩内侧自由的边界条件,得到了所研究问题的理论解。通过与有限元软件ABAQUS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上述理论解及其计算程序的正确性,并进一步分析了管桩的壁厚、排数、数量以及入射SV波的频率等因素对隔离效果的影响,结论表明:隔离效果随着管桩壁厚的减小而提高;管桩由一排增加到两排时,最佳隔离区域向远处扩展,而由两排增加到三排时,最佳隔离区域则向两侧扩展;管桩排数不变,而数量增多时,屏障宽度范围内的隔离效果明显提高;入射频率增大时,隔离效果有所减小。这为多排桩屏障的隔振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7.
介绍了智能变电站网络结构,综合分析了谐波监测、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MSP430单片机的智能变电站电能监测单元。按照IEC 61850-9-2和IEC 61850-8规约分别实现了SV网协议栈和MMS网协议栈。以满足电能监测单元与智能变电站间隔层SV网和站控层MMS网的数据交互要求。通过高精度SV网数据采集实现了电力系统实时数据的精确计量。同时,在对谐波监测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采用快速傅立叶变换(FFT)方法通过电能监测单元完成高速谐波监测,并对谐波评价关键参数进行计算。通过试验测试,验证了该智能监控单元测量精度满足国标要求,对接入点20次谐波的测量误差小于1%,可以正确反映谐波含有率和总谐波畸变率水平:与SV网、MMS网稳定通讯,且具有良好的抗电磁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8.
新一代智能变电站SV直采和GOOSE共口传输方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了SV采用点对点直采方式的收发处理方案和GOOSE的传输机制,分析了SV和GOOSE的通信模型和报文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SV直采和GOOSE共口传输的方法,过程层设备对传输通道进行时分复用,在SV报文传输的空闲时间完成GOOSE报文的发送;间隔层设备利用以太网控制器的接收机制并采用FPGA对其直接控制,解决了通用型以太网控制器无法区分SV和GOOSE报文导致的重采样时标混乱的问题。从理论分析和实际应用可知,该方案不涉及硬件改动、软件处理简单、可靠性高、易于实现,有着广泛推广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现代配电网大量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使得传统三段式过流保护整定困难。基于光纤通信的差动保护建设成本高,难以大范围应用。5G通信的大带宽、低延时、高可靠特点为配电网差动保护业务提供了一种新的通信方式。通过分析5G通信承载配电网差动保护的技术手段,结合配电网差动保护对通信的技术要求,提出一种基于5G无线通信通道、UDP协议SV采样值报文格式、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授时采样同步法的配电网差动保护方案。该方案在多个5G通信环境进行了验证,差动保护性能满足配电网系统要求。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