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9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1篇
金属工艺   55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6篇
原子能技术   5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非晶Nd_6Fe_(81)B_(13)合金的磁性和晶化及其对样品结构和磁性的影响。讨论了非晶样品的低温磁性和Nd对昌化温度和Curie温度的影响。在873K退火的样品中得到一个新相。  相似文献   
2.
通过测量磁致伸缩的道效应─—压磁效应,计算出Fe90Zr10纳米晶软磁合金的强制体积磁致伸缩。  相似文献   
3.
用快淬方法制备了单相(Er1-xSmx)2Fe17cy(x=0.2,y≤3.0;x=0.5,y≤2.0)化合物,研究了它们的形成、结构、稳定性及内禀磁性。结果表明,它们在高温是稳定的,随碳含量的增加,晶体结构由六角的Th2Ni17型向菱方的Th2Zn17型转变。间隙碳原子的引入导致了单胞体积的膨胀、室温饱和磁化强度和Curiei温度的增加。当y≥1.0时,(Er1-xSmx)2Fe17Cy样品在室  相似文献   
4.
本文系统研究了室温下Tb0.3Dy0.7(Fe1-xAlx)1.95(x=0,0.05,0.1,0.15,0.2,0.25,0.3,0.35)合金中金属Al替代Fe对晶体结构、磁致伸缩、内禀磁致伸缩、各向异性和自旋重取向的影响.结果发现,x<0.4时,Tb0.3Dy0.7(Fe1-xAlx)1.95完全保持MgCl2立方Laves相结构,晶格常数a随Al含量x的增加而增大.磁致伸缩测量发现,随着替代量x的增多磁致伸缩减小,x>0.15时超磁致伸缩效应消失;x<0.15时磁致伸缩在低场下(H≤40kA/m)有小幅增加,高场下迅速减小,而且易趋于饱和,说明添加少量Al有助于减小磁晶各向异性.内禀磁致伸缩λ111随[111]替代量x的增加大幅度降低.穆斯堡尔效应表明,Tb0.3Dy0.7(Fe1-xAlx)1.95合金的易磁化方向随成份和温度在{110}面逐渐偏离了立方晶体的主对称轴,即自旋重取向.室温下,当x=0.15时,Tb0.3Dy0.7(Fe1-xAlx)1.95合金中出现了少量非磁性相;x>0.15时,合金完全呈顺磁性.  相似文献   
5.
非晶态Fe_80B_(20),Fe_(17.84)B_(16.81)Si_(3.49)C_(1.36),Fe_(65.66)Co_(17.3)B_(15.84)Si_(1.2)和Fe_(6(?).92)Co_(17)B_(19.29)Si_(1.59)C_((?).(?))P_((?).(?))合金用单辊急冷法制备.测量了饱和磁化强度与温度的关系.得到0K时的原子磁矩(?)都在2.03—2.07μ_B之间.非晶态Fe_(80)B_(20)和Fe_(77.84)B_(16.81)Si_(3.49)C_((?).(?))合金的室温饱和磁化强度σ_s(R.T.)和Curie温度Tc相近,而含Co样品的σ_s(R.T.)和T_c分别高于Fe_(80)B_(20)约6%和13%.由热磁、电阻率、差热分析和X射线衍射的测量结果分析了样品的晶化转变.含Co样品的晶化温度T_(cr)与Fe_(80)B_(20)相近,而Fe_(77.84)B_(16.81)Si_(3.49)C_(1.86)的T_(cr)高于Fe_(80)B_(20)约80K.用化学键、T_(cr)与e/α的关系以及晶化过程的复杂性讨论了影响高饱和非晶态合金稳定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在2:17型稀土-铁-碳化物中,用Ga替代Fe,可稳定稀土碳化物的晶体结构。本文讨论了Sm2Fe17-xGaxCy(2≤x≤6,0≤y≤3.0)化合物的形成。结果与磁性,给出了单胞体积V,室温饱和磁化强度σs居里温度Tc和室温各向异性场Ha与Ca和C含量的关系,发现在低Ga和高C样品中,居里温度一般大于620K,室温各向异性场高于120KOe,快淬方法获得在室温轿顽力大于13KOe。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形变对Ni-Mn-Ga合金马氏体相变及其组织形态的影响,并应用马氏体相变热力学和动力学探讨了适当塑性变形后马氏体相变滞后得以大幅度提高的微观本质。结果表明,随着应变量的增加,马氏体相变温度几乎保持不变,而其逆相变温度则迅速升高,塑性应变导致储存在界面处的弹性应变能的释放是塑性变形提高合金相变滞后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8.
用四端引线法测量了4.2K到室温的非晶态(Fe_(1-x)Co_x)_(18)Si_(9.5)B_(12.5)(x=0—1.0)合金的电阻率。结果表明,x=0—1.0的所有样品都出现了电阻率与温度关系的极小值。电阻率极小值温度T_(min)随Co含量x的增加而增加,在x=0.9时出现极大值。在T_(min)温度以下,电阻率与温度关系符合-lnT规律。x=0.5—1.0的样品,电阻率与-lnT关系出现两个斜率。在T_(min)温度以上,约100K以下电阻率符合T~2规律,在约100K以上电阻率则按T~(3/2)规律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约在9.5K和100K温区,电阻率与温度关系可近似表达为:ρ/ρ_(min)=ρ_0+AlnT+BT~2。显现类Kondo型电阻极小。电阻率的T~2关系来源于电子-声子散射。  相似文献   
9.
沈保根  章志英 《金属学报》1990,26(4):B261-B266
非晶态Fe_(90-x)Si_xZr_(10)(x=0,4,7,10)合金是用单辊急冷方法制备的,用提拉样品磁强计测量了样品的磁化曲线和热磁曲线。发现每个磁性原子的平均磁矩μ和Curie温度T_c随Si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与相应的非晶态FeSiB合金相比,非晶态FeSiZr合金的μ和T_c明显偏低,认为这一反常现象是Fe-Fe原子间的反铁磁耦合的存在所致。低温下样品的磁化强度与温度的关系较好地符合Bloch T^(3/2)定律,得到自旋波劲度系数D从x=0时的0.37meV·um^2增加到x=10时的0.538meV·um^2,计算出交换相互作用范围都是在最近邻原子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10.
用四端引线法测量了4.2K到室温的非晶态(Fe_(1-x)Co_x)_(18)Si_(9.5)B_(12.5)(x=0—1.0)合金的电阻率。结果表明,x=0—1.0的所有样品都出现了电阻率与温度关系的极小值。电阻率极小值温度T_(min)随Co含量x的增加而增加,在x=0.9时出现极大值。在T_(min)温度以下,电阻率与温度关系符合-lnT规律。x=0.5—1.0的样品,电阻率与-lnT关系出现两个斜率。在T_(min)温度以上,约100K以下电阻率符合T~2规律,在约100K以上电阻率则按T~(3/2)规律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约在9.5K和100K温区,电阻率与温度关系可近似表达为:ρ/ρ_(min)=ρ_0 AlnT BT~2。显现类Kondo型电阻极小。电阻率的T~2关系来源于电子-声子散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