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金属工艺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铀合金作为一种重要核燃料,其体心立方结构的高温稳定的γ-U合金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是合金设计所追求的目标。本文引入描述稳定固溶体结构的"团簇加连接原子"模型,用于建立γ-U固溶体合金的结构模型和相应成分式,指出其结构单元为体心立方第一近邻配位多面体团簇加3个连接原子构成。进而利用该结构单元对现有合金成分进行了解析,能够稳定形成体心立方bcc结构的合金均满足上述模型,如[Mo-U14]Mo3(U-10.7Mo),[Zr-U14]Nb3(U-7.5Nb-2.5Zr,即不锈铀)等,这些合金实际上均在各自体系中具有最优良的结构稳定性,显示出优异的耐蚀性。本文证实,基于团簇加连接原子模型的成分设计方法在预测γ-U合金成分与性能上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U-Co系具有较宽非晶成分区间,但其玻璃形成能力(GFA)较差。针对该体系的U_(69.2)Co_(30.8)合金,选择不同类型的元素M(M=Sn,Si,Be,Cu,Pd,Y,Zr)进行微合金化,采用铜辊甩带方法制备U_(69)Co_(30)M_1非晶合金条带样品,结合X射线衍射与差示扫描量热技术研究了微合金化对合金GFA的影响。结果表明,Sn添加对U-Co合金的GFA具有明显改善作用,Si次之,Be、Cu影响不大,Pd、Y、Zr起到恶化效果。结合合金熔化行为的改变和GFA与M元素的熔点、电负性、原子尺寸及M-C混合焓等参数的关联性分析,初步揭示出微合金化对U-Co合金GFA的影响机制,其本质应该与改变合金液体稳定性和晶化驱动力有关。  相似文献   
3.
针对U-Co与U-Fe体系中非晶形成能力最佳的合金U66.7Co33.3与U69.2Fe30.8,通过调整合金熔体的冷却速率获得一系列非晶样品,结合XRD与DSC技术研究了样品的相组成随冷却速率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这些合金在较高冷却速率下几乎都能够完全非晶化,而当冷速降低到一定程度时都会析出U6Mn型晶体相。相比而言,U-Fe合金形成完全非晶需要更低的临界冷却速率,从而直接证实U-Fe体系比U-Co具备更强的非晶形成能力,其原因是前者在非晶形成过程中兼具热力学与动力学优势。  相似文献   
4.
张鹏国 《A&S》2007,(11):50-52
2006年,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H3C)基于在IP网络、IP视频应用及IPSAN存储领域的技术积累,推出了iVS(IP Vleo Surveillance)IP智能监腔解决方案,并提出了“让监控变得简单”的口号。2007年,凭借整体解决方案的优势其方案在多个平安工程及其嘶亍业用户端得到了广泛应用,发展速度之快令人瞩目。此次,我们邀请到H3C公司副总裁张鹏国先生,请他分享对IP监控市场的看法及H3C的企业经营理念。[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变局     
张鹏国 《A&S》2013,(12):63-63
其实,安防产业当前的形势还是很严峻的!到今天为止.我们已无法在投资市场和消费市场两线取得优势,也很难在行业价格战与企业创新中取得平衡.海外市场和民用市场两线都取得成功更是艰难.所以.我们都应该做好未来十年能够“活下去”的准备。  相似文献   
6.
针对U_(66.7)Co_(33.3)二元合金,采用小型亚稳合金炉制备样品,结合X射线衍射和热分析技术,研究了不同甩带速率对该合金形成非晶相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合金在50 m/s的甩带速率下几乎形成完全非晶相,在25 m/s速率下出现了体心四方结构的U_6Co相,在20 m/s以下主要形成了U_6Co相;提高合金熔体的冷却速率可有效增大非晶形成的驱动力,促进非晶相形成。  相似文献   
7.
膨胀石墨是重要的工业应用材料,但其微观形貌、成分与晶体结构随膨胀倍率的变化规律认识仍不足。选择 H 2 SO4+HNO3+KMnO4+FeCl3作为插层氧化体系,通过对鳞片原料石墨化学氧化制备出可膨胀石墨,分别在400℃、600℃、800℃、1000℃下膨化处理获得不同的膨胀石墨。针对上述几种石墨,采用 OM、SEM、EDS、XRD等技术对比研究了其形貌、成分与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原料石墨、可膨胀石墨与膨胀石墨分别呈现层片状、褶皱状和蠕虫状的微观形貌,插层物主要由 S 与 O 组成,膨胀石墨的 S 与 O 含量显著低于可膨胀石墨,且其含量随着膨化温度提高逐渐降低。这些石墨具有相同的密排六方结构,其中可膨胀石墨的晶格常数显著大于原料石墨,反映出插层后石墨结晶度的严重劣化。膨胀石墨的结晶度稍差于原料石墨,但压片处理后得到改善,更高温度膨化的石墨改善更加明显,且优于原料石墨,这预示着高温膨化石墨的应用可塑性更强,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张雷  施韬  黄火根  张培  张鹏国  吴敏  法涛 《金属学报》2022,58(2):225-230
用TEM、SEM等对U30.03Zr28.83Ti9.66Ni7.00Cu8.75Be15.73铀基非晶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成分分布进行了表征,发现该复合材料是α-U相和以Zr、Ti为主的非晶相的双相复合材料,其中两相均以球形析出相的方式构成多层次嵌套结构.复合材料在降温过程中,首先发生以形核-长大机制为主的U、Cu两...  相似文献   
9.
由于拥有优秀的综合力学性能和抗腐蚀性能,淬火态U-5.7Nb (质量分数,%) 合金是核工业领域重要的结构材料。为了提升其较低的屈服强度,本文通过电弧熔炼制备了不同Ti含量的U-5.7Nb-xTi系列合金样品,并对其相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随着Ti含量的上升,淬火态U-5.7Nb-xTi合金内首先会在α″相中形成γ0相,随后完全转化为γ0相,当Ti含量进一步上升至1.8% (质量分数) 时整个材料表现出高温奥氏体的体心立方相。将Ti等原子换算为平衡铌浓度Nbeq后,各相成分的边界与U-Nb合金十分吻合。与此同时,U-5.7Nb-xTi合金的硬度随着总合金含量的上升其硬度先下降后上升。通过分析U合金马氏体相变机制及金属材料固溶强化理论,发现U合金的相结构和力学行为分别由高温母相的屈服强度和马氏体相的孪晶能所决定。由于Ti和Nb的原子半径和体模量等物理参量非常相近,导致两者在对母相的固溶强化和对马氏体相孪晶能的贡献相当,进而使得Ti可以等原子替换Nb而对相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较小。根据相同的物理机制,U-Nb-X三元合金(或更多元合金)可通过分析合金元素X的原子半径和体模量等物理参量,较为准确地预测不同X元素添加量对相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这为U-5.7Nb合金的进一步强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0.
郭俊利  郝宗林  张鹏国  赖伟 《黄金》2023,(12):23-25
缓倾斜薄矿体作为一种难采矿体,一直是国内外各矿山的研究重点。基于早子沟金矿缓倾斜薄矿体,开展了长壁式连续采矿法试验研究。该方法具有连续采矿、采矿回采率高、安全性好等优点,普遍应用于水平、近水平及缓倾斜矿体。通过与早子沟金矿原有房柱采矿法采矿工艺对比,长壁式连续采矿法在万吨采掘比、回采周期及采矿回采率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可作为一种高效的采矿工艺在非煤矿山领域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