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金属工艺   2篇
冶金工业   4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通过电化学阻抗与循环动电位极化的方法研究了在CO2/Cl-以及CO2/H2S/Cl-溶液体系中、长期时效前后N10276合金的腐蚀机理。结果表明,阻抗弧的低频区间出现了一个不完整的容抗弧,并且随H2S浓度的增加(10~100 μL/L)转变为Warburg阻抗,其主要原因是高含量H2S相关吸附物。H2S可以增加合金腐蚀速率。相比较而言,长期时效处理主要作用于合金点蚀的形成,其中,经过长期时效处理的奥氏体组织内存在大量的第二相(富含Mo与Ni的μ相),而析出物周围的区域成为优先腐蚀区域,进而导致了N10276合金点蚀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王鑫潮  庄迎  王贵平 《特殊钢》2020,41(4):48-52
从成分和组织稳定性,探讨了冷变形(0%~80%)及1000~1090℃固溶处理对0Cr18Ni12与0Cr16Ni14奥氏体不锈钢组织及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0Cr18Ni12与0Cr16Ni14不锈钢奥氏体稳定性优于SUS304,其中0Cr16Ni14奥氏体稳定性最佳;0Cr18Ni12与0Cr16Ni14不锈钢冷变形过程中均产生形变马氏体,0Cr16Ni14冷变形过程中相对磁导率始终保持在1.010以下,0Cr18Ni12形变马氏体比例最大可达3.5%,相对磁导率增大至1.353,经固溶热处理后,相对磁导率可控制在1.010以下;结合现场生产条件,制定出两种奥氏体不锈钢的固溶处理工艺为1060℃每毫米保温80s。  相似文献   
3.
4.
针对以EAF-VOD-LF-模铸工艺流程生产的20Cr13不锈钢热轧棒材,利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别对棒材横纵截面的边缘部位、1/2半径处和中心部位的夹杂物进行了检测,分析了夹杂物的尺寸、数量、分布、形貌和成分。结果表明:20Cr13不锈钢热轧棒材中的夹杂物主要有锰铝酸盐类夹杂物、硫化锰夹杂物和以硅酸盐为核心、外围为MnS或锰铝酸盐的复合夹杂物3种。从边缘到中心,夹杂物总数呈递增趋势,复合夹杂物的数量和比例也相应呈递增趋势。棒材横截面上的夹杂物大部分小于3μm,长宽比小于3;棒材纵截面上的夹杂物明显变长,中心部位夹杂物平均长为9.53μm,平均长宽比为8.22。  相似文献   
5.
王鑫潮  王岩  李吉东 《特殊钢》2022,43(2):36-39
采用3 t VIM真空冶炼+3 t电渣重熔双联工艺生产的镍基耐蚀合金N10276在开坯过程中极易出现开裂缺陷。采用微观组织表征、能谱检测以及透射电镜标定等方式对缺陷进行了分析,并用热力学计算与差式扫描量热法确定析出相重新固溶条件,并通过热压缩模拟对改进措施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合金中析出的μ相是造成锻造开坏过程中开裂的直接原因;合金在1 110℃以上长时间退火,可使析出相重新回溶;将均匀化处理工艺由1150℃ 24 h改进为1 190℃ 36 h后,合金中析出相充分回溶,热压缩试验模拟开坯生产表明工艺改进后合金热加工性能明显提升,可避免开坯开裂发生。  相似文献   
6.
以实际工艺流程30 t EAF-VOD-LF-模铸冶炼20Cr13不锈钢为背景,通过热力学计算,对VOD精炼硅脱氧处理后,重新造渣过程中炉渣碱度、合金含量以及钢液温度对钢液中平衡氧含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钢液中的氧含量随炉渣碱度的增加呈现明显的减小趋势,实际生产中炉渣碱度一般应确保在2以上;为了保证添加合金进行脱氧的冶炼效果,应保证钢液中的硅的质量分数在0.3%以上;降低冶炼温度有利于降低钢液平衡氧含量;炉渣碱度对平衡溶解氧含量和实际生产全氧含量的影响规律基本相同,拟合出平衡溶解氧含量与实际全氧含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