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61篇
  免费   2277篇
  国内免费   1513篇
电工技术   2911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2606篇
化学工业   4478篇
金属工艺   2246篇
机械仪表   2973篇
建筑科学   3127篇
矿业工程   2030篇
能源动力   783篇
轻工业   3447篇
水利工程   1456篇
石油天然气   2071篇
武器工业   546篇
无线电   3298篇
一般工业技术   2504篇
冶金工业   1436篇
原子能技术   462篇
自动化技术   3376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942篇
  2022年   827篇
  2021年   902篇
  2020年   1182篇
  2019年   1461篇
  2018年   1391篇
  2017年   596篇
  2016年   716篇
  2015年   968篇
  2014年   2459篇
  2013年   1645篇
  2012年   1887篇
  2011年   1957篇
  2010年   1866篇
  2009年   1813篇
  2008年   1733篇
  2007年   1699篇
  2006年   1687篇
  2005年   1518篇
  2004年   1422篇
  2003年   1249篇
  2002年   1076篇
  2001年   988篇
  2000年   878篇
  1999年   709篇
  1998年   588篇
  1997年   466篇
  1996年   588篇
  1995年   559篇
  1994年   555篇
  1993年   350篇
  1992年   363篇
  1991年   355篇
  1990年   375篇
  1989年   365篇
  1988年   229篇
  1987年   218篇
  1986年   167篇
  1985年   167篇
  1984年   159篇
  1983年   166篇
  1982年   110篇
  1981年   106篇
  1980年   67篇
  1979年   46篇
  1978年   23篇
  1964年   12篇
  1959年   15篇
  1957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在复杂、狭窄的非结构化地形下跳跃机器人存在的着陆稳定性和运动连续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简称SMA)智能材料驱动的柔性跳跃机器人,它具有轻质小型、结构简单及连续运动的优点。利用对称的折纸柔性身体减少着陆振动,保证着陆稳定;利用对称的双SMA弹簧拮抗系统实现弹性元件交替变形和储能释能的功能;建立了柔性机器人跳跃运动的理论模型,研究了关键结构尺寸对能量储存和跳跃性能的影响机制,并研制了一款尺寸为6 cm×4 cm×2.5 cm、质量为3.8 g的原理样机。实验结果表明:柔性机器人依靠SMA驱动能够实现跳跃触发和形态恢复,最大跳跃高度和远度分别为8.67 cm和18 cm,并且可以适应不同工作面。该机器人跳跃性能优越,控制顺序简单,可为非结构化地形下完成侦察探测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高性能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依托先进的超级计算机和数学物理计算方法,对核反应堆开展多物理、多尺度计算成为前沿研究热点。根据反应堆堆芯多物理耦合分析需求,研究了多物理耦合算法,构建了基于中子输运、燃耗、热工子通道的堆芯多物理耦合系统,完成耦合程序开发,实现中子物理、燃耗、热工子通道的多物理耦合计算。利用压水堆组件模型与快堆模型开展输运-燃耗耦合计算测试和核-热耦合计算测试,初步验证了耦合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3.
结合间接竞争反应机制,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从抗原(antigen,Ag)包被时间、体系反应温度、酶标二抗作用时间、显色时间等主要因素开展快速检测黄曲霉毒素改进方法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的优化条件为:采用Ag包被20 h、反应温度24℃左右、酶标二抗作用时间30 min、底物显色时间15min。通过对饲料等11种样本的检测得出:半抑制浓度IC50<0.1μg/L,添加回收率在67%~116%,灵敏度达到0.03μg/L,线性系数>0.99,板内变异小于5%。检测试验结果良好,表明该改进方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以硫脲作为S、N源,采用溶胶凝胶低温煅烧法制备得到硫氮双掺杂二氧化钛(S/N-TiO_2),以水溶液中的Cr(Ⅵ)为目标污染物,探究S/N-TiO_2在可见光下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在以甲醇为电子供体的光还原反应体系中,掺杂量(以S计)为7%,煅烧温度为250℃条件下制备的S/N-TiO_2对溶液中Cr(Ⅵ)离子的催化还原效果最佳。采用XRD、XPS、SEM、TEM等手段对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S/N-TiO_2表面粗糙呈不规则厚片状结构,其中TiO_2为锐钛矿型,S元素主要以S6+形态存在,N元素主要以间隙N (N-O-Ti-O)存在于TiO_2晶格之间。  相似文献   
5.
目前,唐诗宋词在文学角度的研究成果较多,然而采用基于超图的超网络方法对唐诗宋词进行研究的成果较少,且仅有的这种研究局限于对字频和词频的研究。采用超网络数据分析方法对唐诗宋词进行分析研究有助于探索传统文学角度无法涉及的广度,也有助于发现唐诗宋词所折射出来的文学组词规律和时代背景。因此,首先基于全唐诗和全宋词这两个古文本语料库,分别建立了唐诗超网络和宋词超网络。在构建该超网络时,将一首诗或一首词作为超边,将唐诗中的字或宋词中的字作为超边内的节点。然后,对唐诗超网络和宋词超网络的拓扑指标和网络特性,如节点超度、节点超度分布、超边节点度、超边节点度分布,进行了实验分析,旨在发现唐代诗人和宋代词人的用字、用词和审美倾向。最后,基于李白诗词集、杜甫诗词集、苏轼诗词集、辛弃疾诗词集的诗词作品构建了作品集超网络,并计算了相关网络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唐诗宋词超网络中的最大超度与最小超度相差较大,且其超度分布近似为幂律分布,该结果表明唐诗宋词超网络的无标度特性。另外,唐诗宋词超网络的超边节点度也存在明显的分布特性,具体来说,唐诗超网络的超边节点度较多分布在20~100,宋词超网络的超边节点度较多分布30~130。并且,通过分析发现作品集超网络具有较小的平均路径长度和较大的集聚系数,该结果反映作品集超网络具有小世界特性。  相似文献   
6.
矿产的形成受地质条件控制,与矿产所在地区的地质发展史密切相关。一定的构造环境、地质条件、成矿作用,将形成一个互相关联的成矿系列,在此系列中,矿种组合及矿点分布均有其自身规律。这些规律的综合反映主要表现为成矿的空间分布规律、时间分布规律、共生关系及内在成因规律等方面,与成矿物质来源密切相关。根据区内已发现各类矿产的空间分布、赋存特征、控矿因素和形成时间以及成矿条件等特征,划分出调查区内成矿远景区,进行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提出下步找矿地质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针对素描教学与设计构思能力培养脱节,平面构成理论知识的学习缺少感性体验的分析与归纳过程,导致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基础课教学效果不佳的问题,尝试将两门课程从课程定位、目标和实训等方面进行有机整合,提升学生对物象的观察、分析、认识和想象能力,提升造型能力和设计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培养敏锐的视觉感受力和根据需求灵活运用形式美法则进行设计构思的初步能力.  相似文献   
8.
为了消除传统谐波电流提取环节对APF动稳态性能的影响,本文提出一种dq坐标系下基波电流与谐波电流分环解耦的新型控制结构.通过分环解耦,基波电流控制环只跟踪控制直流量,以实现直流侧电压稳定.谐波电流控制环利用改进谐振控制的选频特性,将负载电流直接送入谐波电流环,无需进行谐波分量提取,从而消除谐波提取环节带来的指令信号误差和延时.为提高系统相位裕度,本文提出一种新型改进谐振控制器,在余弦内模谐振控制器基础上引入一个实轴右半侧的零点,并在离散域下展开频率特性对比和参数影响分析.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自主开发的旋转盘离心雾化实验装置进行雾化制备增材制造用铝合金粉末实验研究,通过开展雾化盘实验研究优选出粒度分布较均匀收得率较好的盘形,并获得其结构和工艺参数的影响规律;通过对制得的铝合金粉末性能和3D打印成型件物理性能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离心雾化制备的铝合金粉末具有高流动性、窄粒度、高球形度、高松比,表面光洁无卫星粉,无空心粉等特点,同时3D打印离心雾化样件熔覆道均匀,孔洞缺陷少,致密度和力学性能明显优于气雾化样件,尤其是抗拉强度和屈服强达到495和320 MPa,相比气雾化粉打印样件提高近10%。  相似文献   
10.
为提升纺纱质量,介绍智能纱管的性能优势、探索其应用技术,从纺纱车间夜班、白班运转情况详述车间应用智能纱管的操作要点,以及对质量排查问题的处理措施。生产实践表明,应用智能纱管后,疵品纱显著减少、二等品纱由原来的0.08%降低到0.04%;细纱机和纺纱器材制造企业应积极研发自动化、智能化纺纱设备和器材,纺企积极引进并做好应用和管理,才能提升纺纱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