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9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完全免费 | 30篇 |
专业分类
金属工艺 | 306篇 |
出版年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17篇 |
2013年 | 11篇 |
2012年 | 31篇 |
2011年 | 22篇 |
2010年 | 25篇 |
2009年 | 20篇 |
2008年 | 26篇 |
2007年 | 22篇 |
2006年 | 28篇 |
2005年 | 26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直流电机双闭环调速系统仿真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详细讨论了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的工程设计方法。基于直流电机基本方程,建立了直流电机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数学模型,给出了系统动态结构图并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验证了控制方案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Ni-Fe-Cr-Ti及Co-Ni-Fe-Cr-Ti(Si,B)系高温钎料对Si3N4陶瓷的润湿与界面连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座滴法研究了Ni-Fe-Cr-(14-29)Ti(质量分数,%,下同)合金在Si3N4陶瓷上的润湿行为结果表明,在1493 K,10 min的真空加热条件下,随着含Ti量的增加,合金的润湿性逐渐改善,含Ti量为24%-29%时合金的润湿角达到27.3°.微观分析表明,钎料中的元素Cr向Ni-Fe-Cr-(24-29)Ti/Si3N4界面区扩散和富集,生成了复杂的Cr-Ni-Fe-Si四元化合物.分析了Ti元素含量的增加对于合金润湿性改善的原因.合金中加入元素Co并降低Ni含量可增强Ti,Cr的活性,导致形成不同的界面反应产物并对合金润湿能力及界面结合能力产生重要影响.成分调整后的Co-Ni-Fe-Cr-(14-20)Ti合金对Si3N4的润湿角可达到20.0°,形成牢固的润湿界面. 相似文献
3.
DD6单晶合金过渡液相扩散焊工艺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对国内自行研制的第二代单晶合金DD6的过渡液相扩散焊(TLP扩散焊)工艺进行了研究。所采用中间层合金的主要成分与DD6母材基本一致,同时加入一定量的B作为降熔元素。试验结果表明,在文中的试验条件下,很难获得微观组织与DD6母材完全一致的TLP扩散焊接头。1290℃/12h规范扩散焊接头的连接界面,约一半区域为与DD6母材类似的γ γ’组织,其它区域则为γ固溶体基体上分布着不同形态的硼化物,其980℃的持久性能接近母材性能指标的90%。延长扩散焊保温时间至24h,连接界面上的不均匀区域减少,其980℃及1100℃的持久性能分别达母材性能指标的90%~100%和70%~80%。 相似文献
4.
5.
6.
7.
低温等离子体聚合对超细陶瓷粉体的表面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低温等离子体聚合的方法在超细ZrO2及SiC粉体表面聚合了聚乙烯、聚苯乙烯以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不同的聚合物层。透射电镜(TEM)、热重(TGA)及漫反射红外光谱的结果表明3nm~8nm厚的聚合物膜存在于超细陶瓷粉体的表面。经低温等离子体聚合处理过的ZrO2粉体在有机载体中的分散性显著提高。液体石蜡体系中,经低温等离子体聚合处理过的ZrO2粉体体系的粘度要远远小于未处理的ZrO2粉体体系。 相似文献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