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1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6篇
矿业工程   3篇
轻工业   54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烨  胡秋辉  郁志芳  裴斐  马宁  杨文建 《食品科学》2018,39(23):192-198
本实验针对冷冻双孢蘑菇在冻融过程中的品质劣变问题,研究了柠檬酸、L-半胱氨酸、抗坏血酸、异抗坏血酸钠等护色剂对双孢蘑菇褐变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冷冻温度(-80、-40、-20℃)和解冻温度(25、4℃)对双孢蘑菇的汁液流失率、质构特征、微观结构、水分含量与分布及过氧化物酶活力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护色剂配比为3.0 g/L异抗坏血酸钠、1.5 g/L L-半胱氨酸、0.4 g/L抗坏血酸、10 g/L柠檬酸时具有最佳护色效果;-80℃冷冻、4℃解冻的冻融条件下,双孢蘑菇汁液流失率为1.98%,显著低于其他各处理组;水分含量、质构特征值均高于其他冻融条件处理的双孢蘑菇;因此,-80℃冷冻、4℃解冻的冻融条件是较合理的冻融处理方式。本研究为冷冻双孢蘑菇产品的开发及冻融技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采用钢渣砂和钢渣石大掺量(50%或100%)取代天然砂石制备混凝土。钢渣砂和钢渣石的掺用对混凝土的和易性有一定不利影响。钢渣砂石的取代量为100%时,混凝土近于离析,和易性差,且7 d强度比不掺用钢渣砂石的混凝土低2.8 MPa。长期海水浸泡条件下,钢渣混凝土的强度和标准湿气养护条件的混凝土强度相近,养护180 d时,也未表现出海水对钢渣混凝土的侵蚀现象。在海水浸烘循环条件下,由于80℃高温加速了水泥的水化反应,使得在前30次循环中循环组试件强度高于标准湿气养护试件的强度。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循环组试件强度出现倒缩现象,破坏特征为表面剥落和孔洞,但未出现由于骨料安定性不良造成的爆裂或开裂现象。  相似文献   
3.
硒对杏鲍菇营养品质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明洋  方勇  裴斐  夏季  赵尔敏  汤静  胡秋辉 《食品科学》2016,37(11):208-213
为了研究硒对杏鲍菇子实体硒含量、营养品质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通过向培养料中添加Na2Se O3的方式培育富硒杏鲍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富硒杏鲍菇子实体中的硒含量,分析硒在子实体中的分布情况,并且以普通杏鲍菇为对照,对富硒杏鲍菇的主要营养成分及抗氧化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杏鲍菇子实体中的硒含量与培养料中硒含量成正相关性,当培养料中硒含量在40~50 mg/kg范围内时,杏鲍菇子实体对硒的生物富集因子最高,达到0.46~0.47,有机化率达到83.00%~84.00%,并且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总糖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显著提高了12.02%和25.76%(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增强(P0.05)。杏鲍菇子实体菌盖和菌柄的硒含量并没有显著性差异。本实验研究表明,适宜的施硒量可以提高杏鲍菇子实体中硒含量,有助于改善其营养品质和生理特性。  相似文献   
4.
王沁芳  裴斐 《砖瓦》2011,(12):44-46
从苏锡常地区的气候特征出发,结合《建筑节能工程施工验收规范》等相关节能检测规范,对苏锡常地区建筑节能检测工作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利用电子鼻气体传感器技术,初步建立了小麦霉菌侵染程度定性定量同步分析方法。小麦样品经辐照杀菌后接种5种谷物中常见有害霉菌,于85%相对湿度和28℃的环境中储藏至重度霉变。在样品储藏的不同阶段,选取时间节点0、1、3、5和7 d采集其电子鼻气味响应信息,建立了其响应信号和霉菌侵染程度的相关关系模型。结果显示,依据带菌量的不同,基于电子鼻信号的主成分分析法(PCA)可成功区分未霉变[2.7 log(CFU/g)]、轻度霉变[2.7~4 log(CFU/g)]与重度霉变[4 log(CFU/g)]的小麦样品;线性判别分析(LDA)对受单一霉菌侵染的小麦样品霉变程度的识别率达90.0%以上,对所有小麦样品的识别率达84.0%。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PLSR)对小麦菌落总数的模型决定系数(R_p~2)和预测误差(RMSEP)及相对分析偏差(RPD)分别为0.852,0.504 log(CFU/g)和2.30。结果表明,利用电子鼻技术实现小麦霉菌侵染程度的快速识别是可行的。下一步应不断补充不同来源的小麦样品,以不断提高模型的精度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裴斐 《煤》2010,19(4):75-76
论述了企业核心竞争力来自于技术,技术源于管理,管理体现于企业文化。阐述了技术创新和企业文化在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关系,两者的统一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生姜油树脂对过氧化氢引起的RAW264.7巨噬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以生姜油树脂为研究对象,建立RAW264.7细胞的过氧化氢损伤模型,测定质量浓度分别为1、3、5μg/mL的生姜油树脂联合过氧化氢对RAW264.7细胞和细胞培养液中丙二醛、谷胱甘肽、超氧化物歧化酶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等抗氧化指标的影响。结果:生姜油树脂各剂量组均能显著缓解过氧化氢引起的RAW264.7细胞的损伤,降低细胞及细胞培养液内的丙二醛含量,提高谷胱甘肽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其中5μg/mL生姜油树脂对过氧化氢引起的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效果最好。结论:生姜油树脂对过氧化氢引起的RAW264.7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生姜油树脂通过调节细胞氧化还原系统,提高抗氧化能力,有效清除自由基的产生,从而对细胞的氧化性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籼米碎米和金针菇菌根为原料,设计正交试验优化同步提取混溶蛋白工艺条件,利用氨基酸分析仪和体外消化实验对其进行营养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同步提取最优工艺条件为:籼米碎米和金针菇菌根原料比9:2(g/g)、超声提取功率500 W、提取温度50℃、碱提料液比1∶20(g/mL)、提取时间25 min,提取率为(69.30±1.30)%。获得的蛋白纯度达到(80.07±0.63)%,混溶蛋白的色差值为50.31±0.48,其赖氨酸含量提高,16种氨基酸得到互补,氨基酸比值系数分为79.70,高于2种原料蛋白,体外消化率为(89.40±0.90)%。超声波辅助同步提取是一种可以改善籼米和金针菇蛋白营养组成的有效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9.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炎症性肠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从饮食中寻找抑制炎症成分是防控炎性肠病的有效途径。本实验以金针菇蛋白聚糖(Flarnmulina velutipes proteoglycans,FPG)1-1为原料,建立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人结肠腺癌细胞(Caco-2)、巨噬细胞(RAW264.7)共培养炎症模型,测定FPG1-1对一氧化氮(nitrite oxide,NO)、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及细胞因子的影响,以分析其对炎症的作用。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质量浓度为200 μg/mL FPG1-1可以极显著降低RAW264.7 NO、ROS的生成(P<0.01),同时可以上调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0、下调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IL-1β、IL-6的分泌。以上结果表明,FPG1-1能够有效抑制LPS诱导的Caco-2/RAW264.7共培养模型炎症反应。本研究结果可为金针菇功能成分利用和抑制炎性肠病功能食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热风恒温干燥、热风变温干燥和微波真空干燥对干香菇甲醛含量及品质的影响,采用不同干燥方式对香菇进行处理,并测定干燥产品的甲醛、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收缩率、复水率等指标。结果表明:不经预处理直接热风恒温干燥的香菇的甲醛含量高于热风变温干燥。经过预处理后再进行热风干燥的香菇中甲醛含量与直接热风干燥相比都有显著降低,但香菇的感官品质较差,收缩率较大,复水性较差,可溶性糖和蛋白质都有所损失。微波真空干燥的香菇甲醛含量比直接热风干燥低,与经预处理后热风干燥的香菇甲醛含量相近,香菇复水性适中,质地疏松。经预处理后再微波真空干燥的香菇与直接微波真空干燥相比,甲醛含量较低,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较低,体积收缩率和复水率差别不显著。本研究为香菇干燥过程中品质和甲醛含量的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