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8篇
金属工艺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21篇
冶金工业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类石墨烯MoS2基材料的研究进展。简要介绍了其晶体结构、制备方法、嵌锂反应机理,并详细介绍了2H-MoS2基材料在锂离子电池负极领域的研究进展,包括水热法、硬模板法和溶剂热法制备特殊形貌的2H-MoS2,以及无定形碳、介孔碳分子筛、碳纳米管、石墨烯/2H-MoS2复合材料及高分子聚合物/C/2H-MoS2复合材料的最新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2.
采用燃烧合成法制备了ZnFe_2O_4。Ni-ZnFe_2O_4和MnFe_2O_4尖晶石型软磁铁氧体粉体。通过Mssbauer谱对燃烧合成产物及其热处理后的物相组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燃烧合成MFe_2O_4(Mo为Mg~(2 ),Mn~(2 ),Ni~(2 ),Zn~(2 )等)是在非平衡状态下进行的,其特点是燃烧温度高,降温速率快,因而使产物中存在部分亚稳相和中间相。燃烧合成的MnFe_2O_4在1100℃热处理2 h后,产物中的Fe_2O_3与Mn的氧化物几乎未发生反应生成尖晶石相;1200℃热处理2 h的产物经空气和水中淬火后,均可得到结构较为完整的单相MnFe_2O_4铁氧体,但与传统固相反应法的本质区别是阳离子趋向反型分布,说明MnFe_2O_4的形成与周围气氛及温度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电沉积乙炔黑 / 锗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提高锂离子电池锗基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方法采用电泳和离子液体电沉积制备乙炔黑/锗负极材料,用SEM,Raman和充放电循环等手段表征其结构和性能。结果乙炔黑/锗负极材料在0.2C倍率下循环100次,比容量依然可达到600 m Ah/g以上。结论乙炔黑/锗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明显优于单独锗材料和碳材料。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利用挤出式3D打印技术制备纺织物结构的自支撑柔性锂离子电池电极的新方法。并采用高浓度的聚偏氟乙烯(PVDF)作黏度调节剂,碳纳米管(CNT)作导电剂,磷酸铁锂和钛酸锂作电极活性材料,配制了具有可打印性的"墨水",其表观黏度接近10~5Pa·s,并且表现出明显的剪切变稀;同时此"墨水"的存储模量平台值也高达10~5Pa,其优异的流变学性质对于打印和固化过程十分有利。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2种打印电极具有稳定且十分匹配的充放电比容量,因此由二者组装的软包袋装全电池也具有高达约108 mAh/g的放电比容量(50 mA/g),弯曲后,在同样的电流密度下其放电比容量保持在约111 mAh/g。  相似文献   
5.
电致变色器件(ECDs)在外加电场下颜色可以发生可逆改变,通常ECDs需要接入外部电路提供驱动电压,这限制了ECDs的应用。近年来,研究者将供电器件与ECDs整合,制备成为自供能的ECDs,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太阳能、化学能和力学能均可通过合理利用作为ECDs变色的驱动能源,有效满足了ECDs的实际使用需求,极大地促进了ECDs研究领域的发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自供能ECDs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自供能ECDs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燃烧合成ZnFe2O4的相转变与反应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气窒"法实现燃烧波的"淬熄",获得了燃烧合成Zn铁氧体粉体不同阶段的燃烧产物.采用XRD、SEM和mossbauer谱研究燃烧产物的相组成和微观结构的变化.提出了燃烧合成Zn铁氧体的溶解-析出机制,即铁粉在氧气中燃烧,被氧化成Fe2O3.在高温下,Fe和Fe2O3部分熔化成液相.高熔点的ZnO颗粒悬浮于液相中并逐渐溶解,最后Zn铁氧体逐渐从液相中析出.此外,结合上述分析,给出了燃烧合成Zn-Fe2O4的反应机制模型.  相似文献   
7.
细径铜丝超声键合焊点高温存储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塑封后的20 μm细径铜丝超声键合焊点进行了高温存储可靠性研究.采用SEM观察了老化后键合焊点界面微观组织及金属间化合物,采用EDS对反应物的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老化9天或250℃老化9h,键合焊点界面生成了大量Cu-Al金属间化合物,并出现可见的微裂纹和Kirkendall孔洞;250℃老化16 h后,环氧塑封料中微量的Sb元素与铜球焊点发生反应,生成以Cu3Sb为主的反应物;当老化时间超过49h,铜丝破碎,铜键合焊点产生严重腐蚀.250℃老化超过24h或300℃老化超过4h会发生银迁移现象.  相似文献   
8.
稳定的BaTiO3陶瓷浆料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采用胶体"静电位阻稳定机制",以磷酸酯作为分散剂,以沉降高度作为衡量浆料稳定性的参数,研究了BaTiO3粉末的悬浮流变特性及分散剂磷酸酯加入量对BaTiO3浆料稳定性的影响.在最佳pH值和分散剂加入量条件下,制备了高固相含量(50vol%)、稳定性和分散性好的BaTiO3浆料.  相似文献   
9.
10.
利用模压成型法制备了碳纤维增强聚酰亚胺复合材料(CF/PI),研究了不同碳化温度下,CF/PI复合材料的结构以及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500~800℃,热失重显著,对应亚酰胺环沿着C-N键断裂,先后发生脱羰基、脱氢反应。碳化后,分子处于无序态,力学性能大幅下降;800~1000℃,分子内官能团进行重组,900℃碳化后出现了表征碳材料(110)面的衍射峰,且力学强度达到最大值,复合材料的碳层结构逐渐形成。随着碳化温度的增加,基于聚酰亚胺与碳纤维的相互作用,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情况得到改善,且900℃碳化后,复合材料具有最佳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