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2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33篇
电工技术   203篇
综合类   120篇
化学工业   94篇
金属工艺   110篇
机械仪表   216篇
建筑科学   77篇
矿业工程   61篇
能源动力   23篇
轻工业   84篇
水利工程   48篇
石油天然气   122篇
武器工业   18篇
无线电   115篇
一般工业技术   76篇
冶金工业   37篇
原子能技术   8篇
自动化技术   95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相邻工作面开采会导致复杂的漏风情况,浮煤易自燃,增大防火工作的难度。为明确相邻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特征及确定最佳注氮防灭火参数,以贵州某矿4244工作面为背景,结合现场实测,应用Fluent流场分析软件,模拟研究不同注氮方案下采空区氧气浓度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实测结果与模拟相吻合,验证了模拟的可靠性;当注氮位置为X=50 m,注氮流量为100 m3/h时,采空区进、回风巷侧氧化带宽度分别为7 m和38 m,能明显减少本采空区氧化带面积,且能防止氧化带距工作面太近;此工作面进风侧注氮对相邻采空区氧化带影响范围较小,这要求在回采过程中需要对煤柱进行加固,降低孔隙率,控制漏风,减少氧气进入相邻采空区,降低煤自燃风险。模拟结果为相邻采空区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该文将多微电网系统中的所有微电网设为地位对等的能量管理实体,赋予每个微电网与其他微电网功率交易的定价权和交易电量决定权,构建不含中央管理单元的分布式能量管理架构。提出关于电价和功率交易量的约束协议,建立多微电网系统的合作博弈模型,并提出效益妥协算法,使所有微电网通过效益妥协的方式接受彼此制定的能量调度策略,以统一多微电网系统的能量管理方案。结果表明,按照约束协议找到的电价策略是唯一不损害所有微电网利益的电价集合,基于该电价策略执行效益妥协过程得到的微电网间的功率交易方案是在兼顾所有微电网利益的前提下,唯一使所有微电网都接受的能量调度方案,验证了该文建立的合作博弈模型可有效实现多微电网系统的分布式能量管理。  相似文献   
3.
分布式光伏的大规模接入引起配电网电压越限问题。光伏作为新型调压主体,其自主性及多主体交互耦合增加了配电网调压的难度。因此,文中提出面向光伏用户群的多主体分级电压调控方法。首先,根据光伏的调压容量与电压支撑度建立分级模型。然后,在分级基础上利用主从博弈模型研究配电网调压过程中多主体之间的交互耦合特性:配电网运营商作为主侧,在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下分级设定调压补偿电价;光伏用户作为从侧,跟随调压补偿电价以调压收益最大为目标来优化无功调节策略。最后,通过仿真分析证明了所提方法能够有效解决电压越限问题并提高光伏用户收益。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极寒天气下灭火救援实战效能,对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极寒天气条件下消防指战员灭火救援行动能力、灭火救援器材装备防冻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灭火救援难度,提出了强化预警预报、强化训练演练、强化低温保障、强化水源管理、强化装备研发等灭火救援行动对策,对进一步提升极寒天气下灭火救援作战效能及保障作战行动安全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了避免加工过程中碳/碳化硅复合材料的异形、深腔燃烧室构件出现分层、撕裂和毛刺等缺陷,提出一种超声辅助锉削加工系统。首先基于多级放大原理,应用传输矩阵法,推导了多级变幅杆的频率方程,并利用MATLAB7.1软件对该频率方程进行求解,实现了多级变幅杆的超声振动;基于薄板弯曲振动原理,应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带有直槽的锉削刀具进行结构优化设计,实现了锉削刀具的超声振动;之后,分别对设计和制造出的超声辅助锉削系统进行有限元分析与振动特性测试,结果显示二者与理论分析结果较好的一致性,谐振频率的误差在0.68%~1.75%。最后,利用研制的超声锉削系统对超声速推进器燃烧室进行切削试验,获得了较好的加工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不同解冻方式对生食鱼片品质的影响,以虹鳟鱼为研究对象,对冷藏室解冻、水浴解冻、微波解冻和常温空气解冻4 种不同解冻方式下生食鱼片的感官、解冻速率、解冻损失率、色泽、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含量、微观组织结构、质构特性、水分迁移和挥发性气味特征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冷藏室解冻的生食鱼片感官得分虽显著高于其余3 种解冻方式(P<0.05),但其解冻速率明显低于其余3 种解冻方式;水浴解冻组的解冻损失率显著低于其余3 种解冻方式(P<0.05),有利于生食鱼片水分的保留,且其TVB-N含量及菌落总数仅较微波解冻组分别高1.02 mg/100 g、0.46(lg(CFU/g)),其感官得分仅较冷藏室解组冻低3.19 分;微波解冻组的白度、菌落总数和TVB-N含量结果虽均优于其他3 种解冻方式,能有效抑制解冻过程中色泽的改变、微生物的滋生和缓解生食鱼片中氨及胺类等碱性含氮物质的产生,但微波解冻使生食鱼片受热不均导致其部分熟化的现象明显,其感官和质构指标均较差,不适宜用于解冻生食鱼片;相较于其他3 种解冻方式,常温空气解冻各个解冻品质指标整体上较差。综上,水浴解冻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其在解冻中的不良变化,更有利于保证生食鱼片的解冻品质。  相似文献   
7.
以并网光储电站为研究对象,以充分发挥储能系统灵活调节作用并提高系统运行经济性为出发点,在考虑度电成本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实时调整储能系统运行状态的控制策略,建立以净收益最大、向大电网取电量最少为目标的优化模型,采用基于精英策略的带有惩罚函数的遗传-蚁群算法对优化模型进行求解,从投资人角度对并网光储系统进行投资收益分析。最后通过对江苏省某地区实际数据仿真分析,给出该地区“光伏+储能”优化控制策略及其经济效益分析结果,验证了该模型及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面向配电网弹性提升的需求响应优化配置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对电力系统供电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与用户相连的配电网易受扰动影响,需加强其供能弹性。随着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通过优化资源配置、灵活调度需求响应资源,可以提高电网供能弹性。采用基于力学映射模型的多阶段弹性评估模型量化需求响应的优化配置对配电网弹性的提升效果,并通过遗传算法求解该非线性优化问题。最后,以IEEE 33节点系统为例验证该模型在需求响应配置问题中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并分析优化配置方案对配电网弹性的提升效果。  相似文献   
9.
赵波  王涛  肖潇 《塑料科技》2019,(4):88-92
采用串联模型热流计法,即通过叠加试样间接测量的方式,对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橡塑泡沫塑料及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在平均温度10℃、15℃、25℃下的导热系数进行了测试,并分析比较了导热系数测试值与模型计算值。结果表明:在不同平均温度及材料条件下,导热系数的串联模型计算值与测试值的误差均较小,因此该串联模型可用于薄层材料导热系数的测试。  相似文献   
10.
K4208高温合金中W、Mo含量比较高,通常会形成碳化物和金属间相。为了对K4208高温合金中析出相做定性定量分析,通过实验选择了合适的电解条件:电解液为10g/L氯化锂-40g/L磺基水杨酸-5%(V/V)甘油甲醇溶液,电流密度为0.04~0.06A/cm2,电解温度为0~-5℃。采用电解萃取方法将析出相从合金基体中分离,研究了析出相的分离方法,将碳化物溶解,得到了单独新相。通过X射线衍射(XRD)测定了析出相的点阵常数,用X射线小角散射法测定析出相的粒度分布。采用扫描电镜(SEM)研究了析出相的形貌和元素组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了析出相中各元素含量及析出相总量。结果表明:电解条件对析出相的萃取量影响明显,K4208高温合金中有新相、γ′、M6C和M12C这4种析出相。新相的稳定性比较高,不溶于6%(V/V)H2SO4-20%(V/V)H2O2溶液和20%(V/V)HCl乙醇溶液,在50%(V/V)H2SO4中部分溶解。M6C和M12C相呈块状,粒径相对较小,混合相的平均粒径为170.7nm;新相呈片状,颗粒粗大,平均粒径为216.6n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