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46篇
电工技术   7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141篇
金属工艺   152篇
机械仪表   11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6篇
能源动力   12篇
轻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2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1篇
冶金工业   21篇
原子能技术   6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5年   8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聚苯乙烯(PS)为模板、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表面改性剂、正硅酸四乙酯(TEOS)为硅源,采用硬模板包裹法结合乙酸乙酯浸蚀的工艺,制备了微米级 SiO2 中空微球,并进行垂直沉积自组装成微米级 SiO2 中空微球光子晶体,研究了 TEOS 含量、浸蚀条件对中空微球形貌的影响,以及垂直沉积自组装溶液浓度对微米级 SiO2 中空微球光子晶体红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 TEOS 含量的增加,SiO2 包覆层表面由疏松变得致密,进一步增加会生成次生 SiO2 颗粒,导致均匀性变差;在 60℃乙酸乙酯中浸蚀 10 min时,微米级SiO2 中空微球分散性好、球形度高,直径达到 1 570 nm、壁厚达到 65 nm;随着自组装溶液质量浓度的增大,微米级SiO2中空微球的排列变得整齐、层数增多,红外反射率升高,在溶液质量浓度为 0.005 g/mL时反射率最高为 85%.微米级SiO2中空微球光子晶体除实现红外辐射调控之外,还具有隔热性能好、比重小等优点,在航空航天飞行器的红外隐身涂层、建筑保温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具有高能量转化效率、环境友好性等特征,是全球能源环境问题的重要解决方案。电解质作为SOFC的关键组件,决定了电池的工作温度与输出性能。首先,以典型的氧化锆基电解质材料为例,介绍了其导电机理和导电性能的影响因素。为促进SOFC的商业化,电解质材料需在较低的工作温度下有较低的欧姆阻抗,电解质薄膜化是降低电池工作温度的有效方法。而后,从固相粉体成型、液相成型、气相成型3个方面综述了氧化锆基电解质薄膜的常见制备方法,并分析各种方法的优劣势。最后,对电解质薄膜的制备方法做简要展望。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压铸AlSi10MnMg合金为基础,重点关注压室预结晶(ESCs-αI和ESCs-IMCI)的组织特征和断裂行为。研究发现,粗大的压室预结晶组织在压铸AlSi10MnMg合金断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微合金化的方式细化ESCs-αI并优化ESCs-IMCI,开发出了新型免热处理THAS-1压铸合金并实现了其在减震塔零部件上的试制。  相似文献   
4.
5.
陶瓷支撑体是多孔陶瓷膜应用的基础。对于传统陶瓷支撑体(如氧化铝),昂贵的原料价格及较高的烧结成本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因此,选用合适的天然矿物原料来实现陶瓷支撑体的低成本制备成为当前研究重点。本工作以高岭土、滑石、碳酸钙为原料,制备出系列多孔陶瓷支撑体。采用热膨胀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压汞仪、万能试验机对坯体的烧结特性以及多孔陶瓷支撑体的物相组成、显微结构、孔径尺寸分布、抗弯强度和耐酸碱腐蚀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坯体具有优良的低温烧结特性,通过化学反应烧结机制实现了多孔陶瓷支撑体的制备。烧结温度在1 000~1 200℃间较为适宜,所得支撑体的显微结构均匀,孔径呈单峰分布,开口气孔率、平均孔径尺寸、抗弯强度、0.1 MPa气体压力差下氮气通量分别为49.8%~49.4%、1.09~1.83μm、40.57~28.85 MPa、119~340 m3·m–2·h–1,同时具有良好的耐碱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6.
碳海绵具有低密度、大孔体积、高导热系数等优点,可作为相变材料的良好载体。采用脱脂棉及MgO为原料,合成了具有一定石墨化特性、孔隙率达到96.3%的碳海绵为载体,以Na2SO4·10H2O/Na2HPO4·12H2O为相变介质,制备出多孔碳海绵封装的复合相变材料。结果表明:在700、800℃和900℃制得的碳海绵对相变材料的吸附量分别达到了自身质量的60、75倍和102倍。同时探讨了在不同温度下制得碳海绵封装的材料在5~60℃之间固液相变循环性能,经5 000次循环后,该相变材料的潜热仍在200 J·g–1以上,下降值均在13%以内,导热系数提升率均大于50%。该多孔碳海绵封装的复合相变材料在太阳能储能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研究凝固过程中冷却速度对Al-7Si-0.3Mg-0.15Fe合金凝固参数和组织的影响。为了获得不同的冷却速度,设计了5个不同厚度阶梯的阶梯间。通过计算机辅助热分析法得到冷却速度和凝固参数。结果显示,冷却速度越高,初生α(Al)的形核温度、共晶反应温度以及固相线的温度都越低。当冷却速度由0.19℃/s增加到6.25℃/s时,二次枝晶臂间距(SDAS)从68μm下降到20μm,初生相的体积分数也下降5%。铁相的平均长度由28μm下降到18um,并且提高了铁相在基体中的分布均匀性。此外,冷却速度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共晶硅向纤维状分支结构的转变,减少了基体中的块状和板状共晶硅。  相似文献   
8.
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分析了时效参数对铝青铜硬度的影响.用“舍一法”训练了模型.模型对训练样本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在散点图中沿着45°角平分线分布,统计学指标为:均方误差(MSE)为2.1388,相对均方误差(MSRE)为6.59%,拟合分值(VOF)为1.8301.用训练后的网络模型进行预测,得到的散点大致分布于45°角平分线附近,统计学指标为:均方误差为1.9512;相对均方误差为5.62%;拟合分值为1.7783.对时效参数的影响分析表明:时效温度和时效时间对硬度的影响,都存在一个最佳值,在时效温度和时效时间分别为450℃和30 min时,铝青铜的硬度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9.
10.
吕正中  周震涛  邱新平 《电池》2005,35(5):403-405
锂离子电池电极表面膜的形成、结构和组成与电池性能有很大的关系.综述了近年来电极表面化学研究的进展,阐述了电极表面膜的形成、结构和组成与电解液的关系,并对表面膜的导电机理和电解液的氧化模型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